如何看待乒乓球解说员杨影,解说比赛中不断的夸领导辛苦?

散兵有勇


杨影应该更多关注比赛本身,而少说些与比赛无关的话题。

作为前乒乓球国手杨影的解说风格,一直就是褒贬不一的。她也一直凭借自己特立独行的言语,而在很多球迷间引起热议。

在昨天最后一天乒乓球的单打比赛中,杨影又是语出惊人。本来直播的好好的,她突然间的夸起了中国乒乓球队的领队雷军,直言雷队非常的不容易,这几天非常辛苦的奔波于各个比赛的场馆。而收看直播的电视观众被她这一番语言,显然有点雷倒了。都纷纷直言,在比赛的过程中,突然的表扬领导好像有点突兀啊。

不是说不好,这种情况应该在开赛前介绍一下,在比赛的解说过程中,就应该更多关注比赛本身。我们说体育解说员带有一点个人特色风格是好事,但是观众更喜欢看你的专业解说,而不是歌功颂德赞扬。

我看到很多球迷说,这已经不是杨影第一次,有这样的举动了。之前有一次比赛中,她花了很长时间介绍了多位在主席台观看的领导。这直观的给人的印象就是有点和比赛格格不入,球迷和观众是来看比赛的,而不是听你表扬或者介绍谁的。

而且杨影之前的比赛解说中,有着很明显的个人喜好倾向,她喜欢某位球员会猛烈的夸。其实作为球迷来说,我们更喜欢你用自己的专业观点来解读比赛本身,这些比赛中的花絮能免就免了吧。也希望杨影能在以后的解说过程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客观、公正、专业这是一个体育解说员必须要具备的素质。我觉得作为前国乒球员,杨影应该可以做到。国球要壮大,我们的体育评论员队伍也需要一些精英人才啊。


散兵有勇


经常挂在嘴边的词语自然而然也就从嘴巴里说出来了,承认她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却不是一位合格的解说。

在直播当中带着有色眼镜个人色彩严重,不认识她的观众还以为是个不专业的业余球手在解说。亚运会乒乓球最后一天的比赛中,双方打到白热化时,作为解说也应当用专业的角度去解读比赛的,可是杨影还是以前那个杨影,话风突变,不好好说比赛,竟然说起了本届亚运会中国乒乓球队的领队雷军,说什么雷军既是乒协的副主席还是本次亚运乒乓球军团的领队,他也为中国代表团取得了好成绩,身体力行,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如今还要各地来回奔波真的非常辛苦,我被雷军的所作所为给打动了。

我只能说杨影在“夸人 ”这一方面真的很在行,说的是头头是道,有理有据,让人无法反驳,让人可笑的是竟然分不清场合,比赛就是比赛,聊一些题外话说给谁听呢?观众想要了解的是比赛的形势、比分以及胜负,作为解说员连最基本的都做不到,真的令观众以及球迷来说太失望了。
希望杨影能否取长补短,多学学刘国梁、张怡宁怎么解说的,同样都是乒乓球出身,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


时刻体育


亚运乒乓球男单半决赛,伊朗运动员阿拉米扬对阵中国小将林高远。比赛进行到第二局,解说员杨影讲起了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主任雷军的故事。她用了近一分钟的时间,真情实感地夸了波领导:“雷主任除了是领导,同时在这次比赛也给很多人做了后勤保障服务,让我们非常感动。因为有一些教练每天要接送、吃住行,和运动员的后勤保障,工作量很大,但雷主任是任劳任怨,确实做好了、做了很多,对运动员、对队伍的这种保障。”

在狠狠地夸领导时,杨影一定忘记了,雷军还有另外一层身份:雅加达亚运会中国乒乓球队领队。既然是领队,就应该给球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按理说这是雷主任的分内之事,却被杨影狠狠的表演了一番。不知道雷主任听到之后,是不是会觉得不自在?反正,广大电视观众都觉得不太舒服。

在雅加达亚运会上,姚明担任中国男篮、女篮的领队,每场比赛都会到场观战,必要时还会私下里提醒队员。姚明是这样给自己定位的:尽全力最好后勤保障工作,把技战术层面的事情交给教练,自己搞好服务就行了。如果杨影解说篮球的话,会不会也把姚主席狠狠地表扬一番?

杨影是与邓亚萍同时代的运动员,拿过世界杯女团冠军、女单亚军,奥运会女双亚军。离开国家队后,于2002年进入大学学播音主持,2006年进入央视体育频道,现在是央视头牌乒乓球解说员。由于是半路出家,杨影的文化水平和播音功底都不够扎实,对于这一点,她本人亲口承认过。比如,本届亚运会乒乓球男子团体半决赛中,杨影多次将王楚钦的“钦”,念成xin。


马宏观



其实无论是解说中夸领导、夸比赛主办方、夸运动员的培养单位,其实都算是某种程度的“夹带私货”,有其他的利益目的。对于解说来说,都是不合适的,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的解说,几句话可能就比“十几秒的广告”还有用。

不过这次杨影的举动,只是赞扬“乒羽中心主任、中国乒协副主席雷军”,可以说只是pmp,没有商业目的,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事实上雷主任作为领队的确是很忙碌很费心,只是杨影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场合夸奖了一个值得夸奖的事情。显得不那么职业。


那么央视的乒乓球解说为啥总显得不太职业呢?理由有以下几点:

1)市场因素。

愿意在央视长期担任乒乓球解说的人中间,杨影老师无疑是水平最高的一位。我也知道很多人的解说都比杨影的强,譬如张怡宁、刘伟、刘国梁等等,但他们绝对不可能长期全职从事这个行业,侧面反映出这个行业不挣钱,市场潜力太小。

2)央视选拔人才不是以专业素养为第一位

3)监督机制不够,没有机制来对解说员的评价打分,只要没有大的错误,就能够一直解说下去。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同意我观点的请点赞,不同意的可以在下方评论,说出您的想法。

您的点赞和关注,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哟~


乒乓社交开球网


杨老师很辛苦的!

辛苦归辛苦,事情归事情,杨影杨老师可谓解说界的一道奇葩的“长青树"!向来以解说独特,前言不搭后语,东拉西扯,颠三倒四,语无伦次,多少还带点口吃的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本来出身是乒乓球球员,应该很专业,当年球打得一般,没想到摇身一变,化身央视“名嘴",真不知道那块云彩有雨。


从出道以来,始终一个风格,从未改变,不是不好做到,偶尔一次二次不靠谱或者口误在所难免,可是难得的是一惯作风如比,任凭外界如何评价,我自安然顾我,尔等能耐我何?不行你上啊?真不好理解,背后究竟有什么力量在支撑她。

杨影的特点!

常用成语,但是很少恰如其分,往往是词不搭意,把你说的昏头转向,不知所云。个人色采浓重,倾向性很明显,只要她认为好的球员,完全不顾事实,任意夸张甚至夸大,可以把她心中的人化成神,无所不能、三头六臂,就像哪咤一样,谁愿意听?听你说这些不如去听单田芳老师了。


不专业,很少听到说关于乒乓球专业知识的言论,你比如器材,可以简单说一两句,毕竟我国是乒乓球大国,不乏专业及业余球手不在少数,从来没听说过一回!规则一般也不讲,比如简单的术语,球桌面积、网高,这都是最基本的,一两句人们就能明白,偏不说。

上来就是二五八、回去就去三六九,初一十五不出门,老生常谈,乐此不疲,烦不烦啊? 昨天解说亚运会时,又爆出冷门,大谈乒乓球中心主任雷军如何如何不容易,后勤工作如何困难!这跟比赛本身有关系吗?


找到话题说两句行了,不!喋喋不休,没完没了,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解说比赛,把观众弄的云里雾里,这到底在干什么?说领导无所谓,你是公务员,谈领导两句好话,可以理解,一代而过好了,谁不知道雷主任,说多了就味同嚼蜡了。

所以奉劝杨老师,咱能不能改变一 下风格,在解说上专业点,少一点个人喜好,你喜欢谁不代表观众认同,观众不认同,说明你很失败,虽然你家境很好,老公也有钱和地位,但那是你的事,你来解说是工作,弄不好,观众有权力否定你,可以说,不!


不知道朋友们怎么看,观点相同请关注我们,不尽相同请留言,您的支持永远是我们的动力哟!谢谢大家! (胡是一哥)


微乒乓


我认为:乒乓球比赛的解说,刘伟的水平要比杨影高很多。可不知为什么,央视大部分重要的乒乓球比赛直播,都是由杨影来解说的。难道这个岗位是终身制的?

刘伟的解说很专业!尤其是乒乓球专业技术方面的解说,说得非常内行、非常到位!特别值得肯定的是: 刘伟还精通运动心理说,对于运动员在比赛各个阶段的心态了如指掌。把技术和心理结合在一起进行讲解,让观众对比赛进程,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喜欢听她的解说,觉得很有意思!

相比之下,杨影的讲解就显得大而空洞、废话连篇。技术也讲得不到位,对运动员的心理也不甚了了。有关无关的、东拉西扯的、拐七拐八的说了一大堆,让人不得要领、不知所云。我看乒乓球比赛时,干脆把她的解说调为静音!由着她瞎说,还不如我自己琢磨呢!一个体育解说员,混到这水平,真是让人无语!也不知她是怎么混进这个岗位的?而且混了一个终身制、永远不换的铁饭碗!

唉!什么事情都怕比较,“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刘伟是北大副教授,学识渊博。杨影还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




临时客


作为一名解说员,不仅在于将比赛解释清楚,同时还有引导舆论的功能。杨影在解说工作中应该更多的关注于比赛本身,而不是关注和比赛不相关的问题。夸领导辛苦没有错,但是不应该在解说任务中体现。

杨影,也是一个比较知名的解说员了,众多的乒乓球大赛中,我们都能听到杨影的解说声音,同时由于杨影的解说比较专业,声音辨识度比较高,所以很快就得到了社会大众的接受。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杨影对于队员的特点比较了解,因此也会在解说中时不时的爆料一些趣闻和秘事,丰富了解说的内容,让人不会感到枯燥。

但是,在亚运会乒乓球比赛的最后一天,杨影的解说词和内容却让不少观众有些哭笑不得。因为她在解说的同时,一段时间内不仅和比赛内容无关,反而是夸赞起了中国乒乓球队的一些领导。这本身没有错误,乒乓球队的领导在为球队和队员做好后勤组织工作等工作中,确实承担了比较大的责任和压力,也付出了很多的辛苦。但是杨影作为比赛的解说员,更多的应该关注于比赛内容,而不是这些场外的因素。所以,很多人都会觉得有些别扭。


辽足小将


没办法,我们的文化,领导永远是英明的,正确的。杨要保住饭碗,只能这样说。军事电视剧里常看到这样情节,敌人跑了,我们的战士总要面向领导问,怎么办?然后领导大手一挥,追。至少延误战机一分钟。


_ZC259388597


杨影,外号“杨大嘴”,前中国职业乒乓球运动员,1994年拿到了第4届世界杯女团冠军,96年夺得首届世界杯女单亚军,还在2000年澳大利亚的奥运会上还拿到了女双亚军。06年在北京广播学院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央视频道CCTV5,成为了乒乓球赛事评论员。

说到杨影,咱们对她的第一印象就是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但是一提到她的乒乓球解说,很多球迷直摇头。说实话,杨影的解说风格一致就存在比较大的争议,有人喜欢她那种特立独行的解说风格,也有人不断吐槽质疑她的解说能力。

最近杨影的解说又引起了球迷们的热议,甚至有球迷说她简直是语出惊人。因为在昨天的一场乒乓球单打比赛中,杨影提到了国乒的领队雷军,而且多次提到雷军非常不容易,夸他不辞辛苦奔波于各大比赛的场馆之间。

在很多球迷看来,我这是看乒乓球比赛,你老给我扯那些场外的事情干嘛?而且一个劲儿的夸领导,有点唐突啊!我认为赛事解说提到场外的人和事物是经常的事情,比如以擅长解说足球英超比赛的詹俊老师,他就经常提及场外的一些人物和发生的相关事情。但是詹俊能够很好的把控球场上的解说局面,而且能客观事实的把事情讲得很通透,很少有个人主观情绪在里面,球迷们听起来也觉得很过瘾。

而杨影的解说有点太激进了,观众在听专业解说比赛的同时,也喜欢听一些场外有趣有料的人和故事,但是不喜欢听到太多歌功颂德的言语。据悉,杨影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解说了。

为什么杨影的解说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还是和她的解说经验不足造成的,其实优秀的赛事评论员并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杨影作为一名退役不久的乒乓球运动员,能够解说这种大型赛事已经实属不易,但是她的解说能力,或者说是解说词汇量不够啊。所以也只能反复的说一些和比赛不太相关的话题,免得冷场。

应该说,优秀的赛事评论员应该具备公正、客观和专业这几大要素,我认为杨影在这一点上还需要不断加强自己的解说能力。希望“杨大嘴”以后解说尽量多专注比赛的本身,尽量少提一些比赛之外的事情,尤其是夸领导的那种。


让足球飞


央视直播的乒乓球比赛通常都是高级别、很精彩的比赛,对于广大乒乓球迷观众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同时,央视由于其独特的行业地位,掌握着(甚至是垄断着)类似重要比赛的资源,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比赛的吸引力、如果其他电视台同时直播,我铁定不看杨影解说的比赛,因为我的感受她不是在服务球迷、服务观众,对直(转)播节目不但没有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反而对观众欣赏比赛造成了干扰。建议杨影虚心向刘国梁、邓亚萍、刘伟讨教讨教。很多观众们提意见真不是对杨影个人有成见,当年杨影代表中国队出场赢了球我们也视她为英雄的。因为论球技杨影虽然当年有实力进国家队,但作为体育评记员其业务能力和素质修养恐怕在央视这个平台上明显就不达标了,至少部分观众是这么认为。当然,我们这部分观众代表不了所有观众,更代表不了相关负责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