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党建引领 助力脱贫攻坚

四平新闻网讯(通讯员

谭成刚)王奔镇地处双辽市东南部,有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940户,贫困人口1902人。近年来,王奔镇党委始终坚持把抓党建促脱贫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精心谋划、精准发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7年末,已实现2个贫困村摘帽,498户1018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7.9%下降到3.7%。

狠抓基层基础

筑牢组织支撑

王奔镇党委始终坚持把阵地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全面推进村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镇党委协调落实281.9万元用于村党组织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建设,全镇15个村全部实现了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同时,依托“新时代传习所”,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群众对脱贫攻坚政策知晓率明显提升。二是严肃党内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日等制度,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村管人管事,进一步提高了村党组织的公信力和号召力。三是开展“强村带弱村”活动。选派宝山村党组织书记兼任光明村党组织书记,将宝山村的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做法复制到光明村,结合光明村实际制定了发展棚膜经济等脱贫措施,使光明村脱贫攻坚工作思路和措施更加精准,成效更加明显。

狠抓干部队伍

筑牢人才支撑

王奔镇党委牢牢抓住村党组织书记、村级后备人才和外出返乡创业人员这三个重点,从解决人的问题入手,锻造一支脱贫攻坚铁军。一是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充分发挥能人带动作用。二是加强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三荐一考”的方式,2017年共选拔村级后备人才225名,全部纳入镇优秀青年农民学校培训计划,实行档案化管理。制定出台了《王奔镇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关于从村级后备人才队伍中选拔村书记、主任助理的通知》,经过严格考核选拔和挂职锻炼,确定28名后备人才作为村书记和村主任助理参与村内工作,现已有4人当上了村干部,24人成为村脱贫攻坚工作骨干。三是注重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充分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节或者探亲访友的有利时机,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鼓励他们返乡创业,并进行重点培养,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目前,已有18名外出人员有返乡创业意愿,1人返乡创业。

狠抓项目引领

筑牢产业支撑

村党组织牵头,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因镇因村施策,把党建引领转化为带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在一产发展上,突出抓好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养殖项目增收。今年全镇共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6万亩,增加水稻、豆类、花生、瓜菜等其他作物种植面积,预计人均可增收800元。去年以来共发放鹅雏19700只,鸡雏4800只,饲料15吨,实现贫困户人均增收300元。坚持因村制宜上项目,实现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在二产发展上,积极筹措资金,先后建设了光伏电站、花生脱壳厂、笨面加工厂等14个扶贫产业项目,着力做大做强王奔牌有机大米、留久牌香瓜等品牌。目前,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光伏电站全部建设完成,并网发电后可连续15年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去年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户均分红1500元,非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户均分红420元。在三产发展上,今年投资400万元建设了王奔“红色”旅游项目,并依托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一马树森林公园,发展集采摘、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绿色”主题新农村旅游项目,全力打造王奔镇至一马树森林公园特色旅游精品线。同时,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共新增流转土地面积1.5万亩,解放劳动力1130人,其中有860人选择了外出务工,人均可增收3000元以上。

狠抓综合治理

筑牢环境支撑

王奔镇党委通过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整治力度,建立长效机制,村屯环境全面改善。全面推广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村级后备人才包街路的路长制管理模式,达到每屯至少配备1名保洁员,聘请1名监督员专门从事环境整治工作。镇党委指导各村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和星级户评定,作为全年各村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通过一系列环境整治常态化建设,使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得到进一步锻炼,全镇15个村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