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巨鱷想做電視 華爲醉翁之意不在酒?

最近,關於手機巨鱷華為或將涉足電視業務的消息,在家電業界傳的沸沸揚揚。據第一財經報道,華為已經重設電視項目小組,從硬件以及UI等層面進行研究,也在與上游面板商進行接觸。

手機巨鱷想做電視 華為醉翁之意不在酒?


為何報道稱“重設”?原來,早在2014年,華為就聯合創維共同推出過一款55寸英寸的4K智能電視——酷開榮耀A55智能電視;而在2015年,華為還推出一系列電視盒子產品,並開放了使家電互通更為便捷的Hilink連接協議。可見,當時華為對於發展電視業務還是有一番想法的,只不過可能由於種種原因暫時擱置了。而現在,華為又打算重新開闢這條道路了。

只不過,如果華為想以做互聯網電視的方式進入這個市場,可能會遇到一些阻力。曾經熱火朝天的互聯網電視市場,由於遇到發展模式的瓶頸,和價格戰的泥潭,讓不少缺乏競爭力的互聯網電視品牌慘遭洗牌。那麼在這個慘淡的背景下,華為為何想要借電視入場?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華為發展電視業務,很有可能是想效仿小米。

從做手機做到電視 小米或成華為模板

從互聯網硬件公司起家的小米,一開始也是推出互聯網手機產品,並以其高性價比迅速在市場上走紅。在從手機業務大獲成功之後,小米逐漸將觸角伸向了筆記本電腦和智能電視,也在市場上激起了波瀾。其中特別是小米電視,現在已經成為小米品牌中不可忽視的一支力量。

來自奧維雲網數據指出,小米電視出貨量快速提升,上半年出貨3.5M,同比增長316.3%,印度出貨超過0.4M,在互聯網品牌中遙遙領先。在第二季度財報發佈之後,小米甚至打出“大陸電視市場銷量第一名”的旗號進行宣傳,這一舉動引起了多方爭議。不少人認為,小米並未公佈電視的具體銷量,因此這一表述存在水分。可不管怎麼說,小米電視的成績還是有目共睹,這證明了從做手機到做電視,不但可以做到,而且還可以做出一番成績,而這一切,華為都看在眼裡。

醉翁之意不在酒 華為意在智能佈局

然而對於華為來說,可能就不僅僅是做電視這麼簡單了。從小米的發展佈局可以看出,小米的產品線是以核心單品自研(智能電視、筆記本電腦、人工智能音箱、智能路由器)為主線,其他大量產品為輔線(小米手環、米家空氣淨化器、米家掃地機器人、米家智能攝像機等等),構成了一套智能家居模式。而這,或許才是華為真正的發力點。

也許在智能家居方面,華為相對小米而言算是個“後來者”,但華為的野心可並不小。2018年3月,華為正式對外宣佈智能家居方面的目標與願景,希望能在三年裡超越小米,成為行業第一,從中不難看出,華為不但想要在智能家居方面有一番作為,而且是將小米視為“假想敵”。

從這個角度而言,發展電視業務就非常有必要了。在智能家居模式中,智能電視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其作為智能大屏入口和智能家電管理中樞的重要地位不可代替,想要完成智能家居閉環,就勢必要有智能電視的存在。因此,做智能電視對華為來說並不僅僅是做電視,更是發展智能家居,而且很可能是發展智能家居的最重要一步。

身為後來者 華為要面對什麼?

不管是要挑戰小米,還是想完成智能家居佈局,華為確實是後來者,那麼在發展電視業務的道路上,它將會面對一些什麼問題?對此有行業人士分析,華為可能會遇到如下問題:1、在經歷過互聯網電視的衝擊之後,彩電市場已經趨於飽和,產品也是高度同質化,如果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很難在市場上立足;2、如果華為走互聯網電視路線,很可能需要以互聯網的低價銷售模式作為開端,而這注定要經歷一段“燒錢”時期,前期投入很大;3、在如今的彩電市場中,視頻資源的儲備也對彩電產品有著重要影響,而剛開始做電視的華為,可能要在視頻內容資源建設方面下一番功夫。

當然,華為本身的一些特點和條件,也讓它能夠在發展電視業務上獲得一些優勢:1、華為旗下的海思芯片,早在多年前都已經用在了其他品牌的電視上面,而且現在一些品牌的電視依然在採用海思芯片。而身為近水樓臺的華為電視,自然能夠藉助海思芯片獲得更多的優勢。2、華為具有強大的技術實力和研發團隊,而在物聯網領域的深耕也讓華為有著很好的深度。如果目標是智能家居,華為電視能夠做到什麼程度,也是令人期許的。3、作為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還對即將到來的5G技術早有佈局,並取得了一定進展。眾所周知,在未來的智能家居路線中,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的5G技術將成為重要的網絡基礎,而獲得5G支持的產品,也將為智能家居的打造帶來更多優勢。

當然,做電視也罷,做智能家居也罷,華為既存在不足,也存在優勢,而這樣的華為進軍電視市場,也勢必對整個行業帶來影響,然而究竟是產生怎樣的影響,這個在目前來說還是未知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