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言獻策 堆溝港鎮新增耕地450畝

人大代表建言獻策 堆溝港鎮新增耕地450畝

8月10日上午,江蘇省灌南縣堆溝港鎮人大主席團組織16名駐鎮市縣人大代表分別視察了境內八尺、東腰和四圩村土地復墾項目現場,人大代表們看著經復墾平整的土地變得水平、田間溝渠筆直且相互貫通後,高興地說,“鎮政府重視人大代表的建議,實施土地項目復墾,昔日望天收的低產田變成了旱澇保收的高產田。”

今年以來,堆溝港鎮政府落實人大代表建議,重視土地綜合利用,開展土地平整,增加耕地面積,先後實施了八尺村土地平整項目和四圩村土地平整項目,累計淨增耕地454.7畝,群眾以後每年可增加種田收入80多萬元。

堆溝港鎮境內土地屬於海泥沙衝擊扇形地低平原區,土壤富含鹽鹼,導致農作物難以生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群眾紛紛挖深塘取黑土,覆蓋田地表面鹽鹼以改善土壤結構,增產效果明顯,但也因此導致田間溝塘星羅棋佈,無法及時排灌,造成相當一部分的土地資源被摞荒。經過多年耕作,土地的鹽鹼層下降,實施土地平整的時機成熟。今年初,在堆溝港鎮九屆人民代表大會三次會議上,縣人大代表劉洪偉、周井海等10多人向鎮政府提出建議:實施土地平整行動,填平田間廢溝渠,增加耕地。

代表的建議,得到了鎮政府的高度重視,鎮長金兵亭及時與縣國土局進行聯繫,並多次實地論證,決定將田間廢溝塘較多、群眾平整積極性高的八尺村和四圩村兩塊連片田地列為土地復墾項目進行實施。

堆溝港鎮採取上級投入和鎮財政配套相結合的辦法,做到土地復墾不需要群眾負擔。在土地復墾中,該鎮打破群眾原來的田址地界,實行土地連片治理,全部機械化施工,填平田間廢溝渠,確保田地達到同一高度標準,便於農作物的排灌。工程施工期間,土地復墾項目區內的個別不能擺正小家與大家的關係,對土地復墾工作不配合,鎮人大代表唐加舉、劉洪偉等採取分工包乾的辦法,深入群眾 家中做思想工作,使問題迎刃而解。堆溝港鎮田間用水以往都是自流灌溉,渠道寬達十幾米,效率低、成本大,而且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結合土地平整,堆溝港鎮人大代表及時建議政府增加投入,在田間修建水泥防滲渠,將多餘的渠道整理成耕地。

在土地平整結束後,堆溝港鎮又在鎮人大代表的監督下,除了按照農民手中土地承包經營證載明的實有面積,將土地一釐不差分給農戶外,還將復墾過後新增的耕地平均分攤給土地復墾項目內的群眾。在具體的土地分配過程中,堆溝港鎮人大代表張志榮、孫如和等主動做好協調工作,在群眾自願的基礎上,對群眾土地田塊進行合理的調整,保證群眾到手的田地能夠集中連片,便於耕作和管理。

今年春季,堆溝港鎮在八尺村土地整理項目區修建了600米的水泥防治渠,先後完成土方10.5萬方,填平坑塘120畝,填掉廢溝渠90畝,項目區新增耕地面積220畝。現在,該鎮在東腰村土地項目區正修建1200多米水泥防滲渠,已完成土方6萬多方,填平廢塘65畝,填平廢溝渠110畝,實現新增耕地170畝。(胡可群 翟玉軍 朱貴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