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第二家上市公司」四環生物:上市25年,淪落爲第一殭屍股

四環生物(000518.SZ),前身為江蘇三山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地處江蘇省無錫市,簡稱“蘇三山”。1993年9月8日在深交所上市,作為江蘇省第二家上市公司,只比同在無錫的太極實業(600667.SH)晚一個多月登陸資本市場。

兩家公司前後腳上市,從財報上看,25年後交出的答卷卻截然相反。2017年,太極實業以120.34億的營收和5.52億的淨利潤遠超四環生物,而後者營收僅有3.46億,淨利潤少的只有1065.03萬。

上市後,四環生物很快就變成了一位不折不扣的“重組專業戶”,開始了自己的A股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25年時間裡,四環生物頻繁變換大股東,而且,在歷任大股東的運作下,四環生物先後講了毛紡織、生物醫藥、房地產、文化傳媒、新能源、大農業……等數個完全不同行業的題材故事。

但從最後結果來看,四環生物業績都比較平庸,甚至遊離在虧損的危險邊緣。

“江蘇第二家上市公司”四環生物:上市25年,淪落為第一殭屍股

其中,2001年,崑山國資委成為四環生物股東之一,崑山國資委便開始思考著四環生物的發展,歷年來更是多次增持,但最終並未能拯救四環生物。

萬般無奈之下,這位堅守了十七年的痴心人,終於還是決定走了。

這只是其中一位堅持者的無奈背影。

“江蘇第二家上市公司”四環生物:上市25年,淪落為第一殭屍股

一、曾經的蘇三山

四環生物,上市初期主營業務是化纖紡織品,由崑山三山紡織集團公司、上海二紡機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銀行蘇州分行發起設立。

自1995年以來,由於化纖行業整體不景氣,公司在1995、1996年連續兩年出現虧損。

1997年初,深圳市創世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受讓法人股股權成為蘇三山第一大股東。按照原計劃,這位新股東為蘇三山量身定製了資產重組方案。如果能成功,虧損的蘇三山或許還能改變命運。

實在是時運不齊,由於種種因素,這項重組計劃最終無法實施,蘇三山還得另覓它路。雪上加霜的是,蘇三山所在的化纖行業越來越不景氣,1997年,蘇三山已經連續三年虧損了。

沒辦法,必須暫停上市了。1998年9月14日,蘇三山此成了“股市第一家暫停的上市公司”

就這樣,蘇三山日趨癱瘓,主營業務完全停止。

“江蘇第二家上市公司”四環生物:上市25年,淪落為第一殭屍股

二、毛紡織廠跨界醫藥業

蘇三山日後進行了反思,公正地說,它頗有勇氣的直面問題,在各種方案中表示,其連續虧損的內在原因是經營管理不善。

蘇三山決定放棄自我掙扎,藉助外部力量進行重組,拯救自己。

1998年,蘇三山找來新的合作伙伴——江陰市振新毛紡織廠。二者商量進行資產置換。

這江陰市振新毛紡織廠是什麼來頭呢?原來,這家毛紡織廠主要銷售振新羊絨面料,也是與蘇三山同為紡織品企業。不過,經營還算不錯,起碼是盈利的。

收購蘇三山後,蘇三山原有的供銷市場網絡恰好可以為毛紡織廠所用,同時毛紡織廠還能借此進入資本市場,可謂是“一舉兩得”。

1998年10月16日,江陰市振新毛紡織廠收購了蘇三山20%的股權,正式成為蘇三山第一大股東。

資產置換後,蘇三山主營業務也由化纖產品變為毛紡織品。

置換資產為蘇三山注入了新鮮的血液,1999年,蘇三山淨利潤達到3872.03萬。2000年4月10日,蘇三山成功恢復上市交易,改名為“振新股份”。

但是,資產置換後,作為蘇三山第一大股東的振新毛紡織廠,也立即玩起了跨界,並且,更大膽的是,竟然決定進入醫藥行業,並把“醫藥事業做大做強”設立為自己的小目標。

“江蘇第二家上市公司”四環生物:上市25年,淪落為第一殭屍股

2001年,上市公司通過增發募資7.24億,其中3.11億整體購北京四環生物工程製品廠;9807萬整體收購江蘇省江陰製藥廠。

藉此,上市公司進入醫藥行業,“四環生物”時代開啟。隨後,四環生物對上述兩家醫藥公司原來的生產線進行改造升級。

毛紡廠做醫藥,能專業嗎?這種跨界,擱沒上市的實體企業,就像個笑話,放在A股的上市公司裡,那就大不同了——果然不出所料,經過各方共同努力,四環生物業績僅好轉了一年,2003年,由於製藥車間搬遷減產,四環生物醫藥業務收入下滑。

轉回來經營毛紡織品吧,回頭路也太難,回頭草也不會獨守空房就等你回來接著吃:在醫藥收入下滑的同年,毛紡織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銷量也日趨減少,這一趨勢一致延續了好幾年,四環生物盈虧交替,活得好生艱難。

2007年,四環生物狠狠心直接砍掉了毛紡產業,決定在生物醫藥行業最後拼搏一把。然而,四環生物根本無力迴天,2007 、2008 年又是連續兩年虧損。2009年,通過大力銷售,四環生物相當驚險地完成了最重要的保殼任務。

在A股市場混日子的上市公司都很清楚,業績好不好的都無所謂,殼才是最重要的,沒了殼,才是滅頂之災,才是真正的一枕黃粱。

“江蘇第二家上市公司”四環生物:上市25年,淪落為第一殭屍股

風雲君發現,此時的四環生物基本上處於苟延殘喘的狀態,其旗下所有子公司業務均已癱瘓,只有北京四環生物一家在盈利。然而,就是這唯一一個盈利的主體,在2010年11月,四環生物卻仍要將其45%股權對外轉讓,以換來維達法姆公司提供的白介素 2、干擾素、EPO、G-CSF 等技術,交易作價1億元。

天不遂人願,這項技術未能達到合同中約定的商業化生產條件等諸多原因,四環生物一紙訴狀後,維達法姆歸還45%的股權。

因為這筆訴訟,四環生物於2011年再次虧損。

事實證明,從最終結果來看,江陰市振新毛紡織廠當時的決策,確實是走偏了。

三、與業績無關的套現盛況

做醫藥這幾年,江陰市振新毛紡織廠還曾帶領四環生物投資過房地產業務和新能源業務,不過收購的兩家公司均是虧損公司。

2009年6月,四環生物用900萬元收購天祥房產旗下靖江銀泰100%的股權。蹊蹺的是,2009年上半年,靖江銀泰無營業收入,虧損254.1萬。

2011年6月,四環生物全資子公司四環投資以 5000 萬元收購新疆愛迪新能源,這家公司2010年虧損 213.35萬。

“江蘇第二家上市公司”四環生物:上市25年,淪落為第一殭屍股

四環生物這是要鬧哪樣?

收購愛迪新能源的方案顯示,愛迪新能源“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20 萬噸/年煤焦油製備清潔燃料油工業示範工程項目”處於建設期,預計於 2011 年底完成主體建設於 2012 年6 月正式投產。預計投產後年營收可達 11 億元,年利潤可達 2.74億。反正都是個數字,又不會實現,你們當真說明自己傻。

理想終究是理想,現實還是很殘酷的。愛迪新能源的“新能源概念”雖然好,但實現起來還是需要時間的。無奈之下,江陰市振新毛紡織廠決定賣殼退出。

2011年9月5日,江陰市振新毛紡織廠將其持有的4000萬股四環生物股票,作價2億元轉讓給廣州盛景投資有限公司。

新晉四環生物大股東的廣州盛景也因持股比例僅有3.885%,而成為“A股最弱小的大股東”。

插句題外話,風雲君發現,2010年9月至2010年11月之間,藉著股價一路走高的機會,江陰市振新毛紡織廠開始在二級市場多次減持四環生物,共套現共計5.13億。

“江蘇第二家上市公司”四環生物:上市25年,淪落為第一殭屍股

那麼,此筆交易對於廣東盛景又有多划算呢?

算起來,這5元/股的轉讓價相當於四環生物停牌前收盤價8.81元/股的56.75%,以此計算,交易的時點上,廣州盛景就已經賬面浮盈1.524億。

而事實上,廣州盛景只是一家連續兩年虧損、總資產只有1.93億的小公司;同期的四環生物2011年上半年的淨利潤為214萬元。

不僅是空手套白狼,還是妥妥的“蛇吞象”啊。

有讀者就問了,那廣州盛景入主四環生物後,是否改善業績了呢?風雲君覺得,問這樣的問題其實也很傻——這是A股股民應該問的問題嗎?裝什麼歸國華僑啊。

2011年~2014 年間,四環生物歸母淨利潤基本上是盈利一年虧損一年。更嚴重的情況是,由於建設項目資金不足,新疆愛迪能源的項目一直在延後。

到了2015年,該項目基本處於停工狀態,說好的 2.74億預計淨利潤,也宣佈泡湯。隨後,廣州盛景以1100萬元將愛迪股權折價賣出,相比 5000 萬元的收購價,足足少了近4000萬。

“江蘇第二家上市公司”四環生物:上市25年,淪落為第一殭屍股

四、“兄弟鬩牆”

廣州盛景的事這就完了?彆著急,壓軸好戲還在後面。

轉眼間到了2017年,四環生物要按計劃於1月19日召開2017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這次會不會搞大事情呢?股東大會莫非是要決議個年度經營方針?

要知道,公司之前的業績可並不樂觀,換成任何一個負責任的當家人,這個時候都應該拿出行之有效的決策,為股東們負責吧?

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股東大會前幾天(1月9日),四環生物兩大股東廣州盛景和德源紡織,開始互相揭黑了!

“江蘇第二家上市公司”四環生物:上市25年,淪落為第一殭屍股

二者分向四環生物董事會提交增加臨時提案的函,在函件中互相指責。其中,廣州盛景的議案多達25條之多,而且雙方一致申請對對方進行調查。

要想更清楚理解雙方撕逼的原因,我們先來看看四環生物這幾年的股權變動情況。

風雲君發現,正是在這幾年時間,四環生物的股東陣營漸漸分化成“崑山系”和“陽光系”兩大派別。

2015年,四環生物第一大股東多次變更。當年9月,因第二大股東崑山市創業投資的增持,廣州盛景從大股東的位置滑落至次席,持股比例為3.89%。2015年11月,在歷經崑山市創業投資、中微小企業投資兩位大股東更替後,四環生物的大股東變更為崑山市創業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即“崑山系”,背後是崑山國資委。

與“崑山系”同時入場的還有“陽光系”。

2015年,四環生物第三大股東陸宇、第四大股東王洪明進入四環生物,而陸宇與陽光集團董事長陸克平兒子同名,王洪明則擔任江蘇陽光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多年。

據廣州盛景於2017年1月的質疑,德源紡織與王洪明、陸宇、徐瑞康或為陽光系成員,只是,後者拒不承認罷了。

這或許意味著,“崑山系”和“陽光系”,一個在明處,一個在暗處。一家公司的股東分別兩大派系,股東博弈的結果就是四環生物的未來——當然這是冠冕堂皇的說法,總不能說我是來玩殼的吧?

誰真正掌握四環生物的話語權呢?我們來看持股比例。

2015年年報顯示,崑山市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是四環生物第一大股東,但持股比例僅有6.25%;相反,“陽光系”成員陸宇、王洪明持股比例合計4.33%。到了2017年,四環生物第一大股東則變為“陽光系”代表王洪明,持股14.00%,崑山市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8.60%,位列第二大股東。

不難看出,“陽光系”已經處於優勢。

2015年,四環生物認為原有醫藥業務不好做,計劃佈局大農業,因此設立了江蘇晨薇生態園這樣一家園林綠化公司。2017年,四環生物繼續在大農業領域的佈局。

同年1月10日,四環生物計劃以持有的北京四環12%股權與廣西陽光林業發展有限公司持有的廣西洲際林業100%股權進行置換。

這項議案遭到董事許琦反對,許琦認為,以往的股東會決議表明,公司股東反對公司投資苗木資產的意願。而且,北京四環是四環生物盈利最好的子公司,怎麼能把好東西拱手讓人呢?

風雲君發現,許琦作為四環生物第七屆董事會成員,是由廣州盛景提名的。

“江蘇第二家上市公司”四環生物:上市25年,淪落為第一殭屍股

讓風雲君不解的是,參與投票的6名董事中,孫國建、江永紅、程度勝同樣也是由廣州盛景提名的。盧青為陽光系成員。

不過,該項方案最終通過,這或許意味著,四環生物的做農業的事情,大概率也許可能是由“陽光系”操盤。

那麼,四環生物的大農業究竟發展的如何呢?風雲君發現,真是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2015 年 12 月- 2016 年 3 月期間,四環生物與新設立的子公司晨薇生態園與春輝生態等共計5家公司分別簽訂了七份《苗木購銷合同》,合同金額 3億餘元。這幾筆連續簽訂的苗木購銷合同,金額已超過四環生物近一期審計淨資產的 50%。

說做農業就買樹苗,四環生物怎麼就突然這麼有錢了呢?之前的業績可真是拿不出手啊,這錢哪來的呢?

事實上,當時四環生物及子公司根本沒有履行苗木購銷合同的經濟能力。2015 年,四環生物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 -1.36億元,同時,子公司晨薇生態園由於註冊資本金尚未實繳到位,也無經營性資金流。

最終,2016 年 10 月 14 日,五交易方聯合就上述購銷合起訴四環生物,江陰市人民法院判決四環生物及晨薇生態園向五交易方合計支付苗木款 2.91億元及鉅額違約金。

四環生物在大農業領域的失敗,成為上述兩大派系互懟的導火索。

“江蘇第二家上市公司”四環生物:上市25年,淪落為第一殭屍股

五、誰傷害四環生物更多一點?

廣州盛景認為,造成四環生物農業投資失敗的原因在於董事工作重大失職,獨立董事林梅作為具有會計師資質,擁有豐富的會計財務知識和經驗,但對於上述鉅額苗木採購行為卻全然不知,違背了獨立董事勤勉義務。

代表“陽光系”的德源紡織則把矛頭指向廣州盛景。

據德源紡織披露,當初把股權轉讓給廣州盛景,是為了支持四環生物的發展,希望其促進上市公司良性發展。沒想到廣州盛景自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後,在公司經營、公司治理方面毫無建樹,相反,通過委派高管等形式實際掌握了新疆愛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控制權,以此為平臺,不斷侵佔公司利益。

“江蘇第二家上市公司”四環生物:上市25年,淪落為第一殭屍股

德源紡織挑刺廣州盛景有理有據,給出了四項證據:

(1)在成都設立所謂的“工程研究技術中心”,以代購代建的名義向長青建設預付了 1,600 多萬元款項,至今未收到土地房屋等資產,預付款也未收回。

(2)在北京設立所謂的“辦事處”,假借新疆愛迪的名義,實際為廣州盛景其他產業服務,巧立名目,員工工資、費用巨大,據瞭解,北京辦事處各項支出達到了 1,300 萬元,僅機票費用就達四百萬之巨。

(3)掌控新疆愛迪期間,在未向上市公司彙報、未經過任何審議程序的情況下,挪用公章,私自對外擔保,對公司造成了 550 萬元損失。

(4)據瞭解,目前廣州盛景債務纏身,所持有的四環生物股權均被司法凍結,在利益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四處勾結,汙衊,造謠,嚴重干擾了公司的正常經營。

德源紡織和廣州盛景將矛頭直指對方,真假難辨,究竟是誰在撒謊呢?

風雲君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發現,一位曾任職四環生物的監事曾於2017年5月向證券時報“蓮花財經”實名舉報廣州盛景。據其揭露,廣州盛景在其控制期間,多次採取虛構事實、虛假訴訟等手段,套取新疆愛迪4000餘萬元資金。

很明顯,這位監事更支持德源紡織的立場。

“江蘇第二家上市公司”四環生物:上市25年,淪落為第一殭屍股

結尾

2017年12月13日,崑山國資企業大舉減持四環生物。崑山創業控股以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其持有四環生物股份合計600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83%。

12月25日,作為“陽光系”代表的王洪明通過大宗交易系統增持,成為四環生物第一大股東。

看來,“ 崑山系”這是準備退出的節奏。崑山創投自2001年11月就出現在四環生物的十大股東名冊上,算起來,已經17年了。

風雲君梳理發現,2015年至今,“崑山系”企業一直在增持四環生物。這樣的反差,讓風雲君感受到了崑山國資委對四環生物滿滿的絕望。

另一邊,截至2018年1月20日,王洪明已累計質押其所持有四環生物14,413.00萬股,累計質押數量佔其持股比例達到99.99%。

“江蘇第二家上市公司”四環生物:上市25年,淪落為第一殭屍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