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夏帝中康建都于邓

引经据典提出“夏帝中康建都于邓”,现论述如下,以期就教于方家和修正史志。

一、论夏帝中康建都于邓

论夏帝中康建都于邓

1、从史料中论证夏帝仲康建都于邓

俗话说“盛世修志”。我国西汉武帝时最强盛,因而有司马迁《史记》问世传于后人。我国的唐宋两代是历史的鼎盛时期,因而唐宋时的史学著丰,史志也很发达,尤其在宋代,认为《旧唐书》写得不好,又组织编写了《新唐书》,并编出了《资治通鉴》、《路史》、《太平寰宇记》等质量较高的史书,唐宋的史书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就夏代中康建都于邓,在唐代史学家杜佑的《通典》中就有:“邓州为禹都”。宋人史学家罗泌在《路史·国名记·已》中云:“邓,仲康之国,楚之北境,史云阻之以邓林,今之南阳(宋代的邓州),故杜佑以为禹都。”

现存西安碑林的《华夷图》——中国最早的石刻地图中,也标记为邓州为夏朝国都。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颖川、南阳、夏人之居也”。

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中记载,颖川、南阳为夏人之居也。

论夏帝中康建都于邓

颖川即今河南省禹州、登封一带,史家共识,夏代确曾在登封告城镇建都。“南阳夏人居”,实指南阳郡的邓州一带,为夏代中康之居地。古人说一年成聚(居),二年成邑,三年成都①,可见夏人之居就是夏之都城。

南阳史家李保铨先生著的《领袖与南阳》、《南阳通史》、《毛泽东瞻目南阳》几本书中,均引经据典认为邓州为夏代中康之国都。

既然众多史料认为邓州为夏中康国都,为何《嘉靖邓州志》认为“夏帝仲康封子于邓”呢?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错误,是理解的错误,或雕版时的错误,误把《路史》中的“仲康之国”作“仲康子国”,一字之差造成了历史的误会,把立于邓州的夏朝都降为夏代的诸候国,这实在是一个遗憾,故笔者撰论文以纠正之。

2、“夏帝仲康封子于邓”于史无据

论夏帝中康建都于邓

“夏帝仲康封子于邓”于史无据,也不符合实际情况。我查遍了许多史籍,从来没有这一观点或史料。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载:“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讷,作《五子之歌》……太康崩,弟中康立,是为帝中康。帝中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注征之,作《胤征》。

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由此可见,太康时,夏人已失国,太康和昆弟五人居于伊洛河一带。太康死,弟中康立。当然,这种记述不过是司马迁的正统思想而已,夏既失国,无国无政,称帝已是虚名,在没有国都和实权的情况下,中康自己尚不能左右,又怎能封子于邓呢?再者,仲康封子于邓,子为何名?没有任何信息。而有名字的相,可能叫姒相,但没有姒相封邓的历史信息。因此,笔者认为,“夏帝仲康封子于邓”于史无据,也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嘉靖邓州志》中的此论不可采信,而应当采信大家名著的《通典》、《路史》、《史记》、《太平寰宇记》的“邓州为禹都”,或邓州为“仲康之国”。

3、邓州清代旧志认为夏都于邓

最近笔者翻阅了邓州清代几本志书,都认为邓为夏之国都。如《康熙邓州志》知州赵德在序中有:“……德前夏自山右街命量移至邓。望山川之秀错,慕贤哲之接踵,以为当必有可观者……

今之邓昔之邓也,山川未改,陵谷依然”。

论夏帝中康建都于邓

《乾隆邓州志》知州蒋光祖序曰:“不侫自虞量移穰牧”。

《顺治邓州志》序中曰:“民俗厚,风气淳,昔所称三代遗风,不减邹鲁”。

这些旧志都说明,邓州古为夏代国都或夏人之居。这三本志书没有承袭《嘉靖邓州志》中“夏帝仲康封子于邓”之说,也未加批判,但又重新提出了新的观点,有的直接地,有的间接地说到邓州是古邓地,是夏人都居地。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颖川、南阳、夏人之居也……犹有先王之遗风……故至今谓之夏人”,这些与清顺治、乾隆邓州志记述相同,若不是夏先王居都于邓,何有夏代先王遗风?如上说明,邓州清代旧志认为邓州为夏之国都。

4、邓州为中康、相、少康三帝之夏墟

笔者在1998年3期《河南社会科学》上发表的《试论邓州与夏文化渊源》,是研究夏我国文化,认为夏文化发祥地在伊洛河流域,后又出现夏文化发源于浙江稽计的东南第二说,笔者此论文为夏文化发祥地第三说,其中也论及邓为夏朝都。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其国家形态具有相当的原始性,国都常处于流动状态,学者们认为的夏都有阳城、老丘、商丘、西河、原、帝丘等,邓州当是“太康失国”后的仲康之都。

《左传·襄公五年》引《夏训》说“……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钽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结合《史记·夏本纪》,太康失国,确为天子,但虚为帝王,无都无政。夏帝启死后,由他的长子太康继位,由于太康昏庸淫乐,终被穷石部落首领后羿打败而代夏政,太康流落到伊落河一带,和他的先辈舜一样过着结交好友的流亡隐居生活。太康死后,他的弟弟中(有的写为仲)康继帝位。中康虽为天子,而实为“流亡政府”。中康和他的幕僚们商议,暂避后羿之锋芒,到远离国都没有政敌“弥广千里”的邓林,在这里蓄积实力,待机抗战,光复大夏。中康在邓州一带建都,由于其实力薄弱,所建都城相当原始,故中康在邓不可能有豪华宏大的都城。中康死后,由子相继位,相在攻伐寒促集团时,被寒促儿子浇所杀,浇自立为帝。相死后由他的儿子少康继位,少康在邓林蓄存实力,招贤纳士,从邓林出发,利用打猎时机杀死正和嫂子淫乱的浇,从此光复华夏,史称“少康中兴”。少康从邓林之都迁到华夏中心帝丘(河南省濮阳市附近)。从中康,到帝相、少康,先后在邓执掌已破残的华夏河山,在邓州一带建都近百年。

当然,邓林已不是现在的邓州市地域了,邓州市至襄阳都为古邓林,邓州市林扒镇古名邓林,今襄阳也有邓林,可见这一带确实为古邓林之地。《淮南子》云:“楚人地垣之以邓林”。《荀子·议兵》曰:“汝颖以为险,江汉以为地,限之以邓林,缘之以方城”。清代《读史方舆纪要》说“(邓)州,古所称邓林之险”。《山海经》说,舜至邓墟,并在邓墟娶邓北氏,又名邓比氏②。这说明邓林、邓墟在古代是相当有名的。夏墟就是夏都。中康建都于邓到底在现在的何地?根据人文地理学,一般认为一国之都当在大河不远处,以供用水和发展农业,有可能在湍河两岸,也有可能在汉水北岸高台地,在邓州市湍河南岸高地可能性最大③。到底在何地,在待考古发现或以后史学研究定论。

二、匡“夏帝仲康封子于邓”

论夏帝中康建都于邓

综上所述,“夏帝仲康封子于邓”,除《嘉靖邓州志》外别无出处,疑该志误把《路史》中的“仲康之国”写为“仲康子国”,故以讹传讹,以至《邓州市志》和今许多资料都引用其说,这实再是一个错误,当于匡正为是。可纠正为:“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④,夏禹之孙太康失国,其弟中康继帝位,到邓林之地(今邓州市)建立夏都。中康死后其子相继帝位。相死其子少康继帝位于邓,‘少康中兴’后迁都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此论不仅可修正邓州史志、河南史志,也可修正《中国通史》,为国家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应用。

至于夏代是否在邓州一带建立子国就是诸候国,笔者没有见到确凿史料,也没有一点考古证据,故暂且不论,史志中最好不说为好。当然夏文化至今还是“模糊文化”⑤,对在邓建都一事还需理论研究,特别需要考古和文物佐证,笔者发表的《试论夏文化与邓州渊源》论及邓州有丰富的夏文化和此文,算是抛砖引玉之作,期望有更多的论文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