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三省的人口流失有多严重?

-------------------------------------------------

我们需要友谊,我们也愿意首先伸出友谊之手。


屠龙有术


非常严重。东北总人口数量约1.3亿,2000年至2010年经第五、六次人口普查,东北流失人口就已达400万人。截止到2017年,净流出还没有准确数字。但以上数据还不包括人已离开户籍未迁出的,如果按现实流出估算,应按千万计。也就是可能达到了十分之一。

我们要知道,顺着求学路径不再回来的,是东北流失人口的主流人群,这部分人群恰恰都是青年,都是未来人口的中间力量。所以,后续人才的流失,以及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才构成了未来社会的主要问题,也恰恰是这个问题,导致了东北地区老龄化问题的雪上加霜。

问题出在哪里了呢?大多数人认为是经济发展滞后,创业和就业机会下降,甚至归结到社会观念和政府办事效率等症结上,错!我承认有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原因不在这里,主原因在气候,就是东北人自己嘴上不承认,但骨子里很反感的漫长冬季。毕业生不喜欢,中老年人也不喜欢,因此才出现了近二十年东北大规模的迁徙。

总结东北人的迁徙路线,可以归纳为三,一是寻求温暖,主要方向是泛渤海地区和海南岛。这部分人口流失相对问题不算严重,因人口构成多以中低端人群和老年人为主,形不成太多社会问题。


二是寻求发展,主要方向是一线城市和新崛起城市。这就分人群流失的是人才,是东北的未来。


三是出国,主要是欧、美、日、加拿大、澳洲、新西兰。这部分人大都是中产阶层以上人群,以孩子出国留学为过渡和跳板,最终实现终极移民。要知道,这部分人群带走的不仅是人口,还有社会财富,非常的举足轻重,如果不是货币兑换的限制,以及目标国家的财产申报制度,后果更加可怕。

除了向外流失外,东北本区也在进行着迁移重构,主要是中小城镇和农村向省会城市聚拢。结果形成了“三省人口递减,省会人口膨胀”的新东北格局。房价就是有力证明:中小城市房价只有几千元,与县城差距不大,而省会城市包括大连房价纷纷过万。


中国的人口问题不只体现在东北,在西部落后地区也普遍存在,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不足为怪,只是东北的过往与如今反差明显造成的。美国当看的底特律的发展也风光一时,后来由于自然条件必然走向萧条。

最后的东北,我认为会在人口流失到一定程度后,走向一个新的发展起点和平衡状态,也许会对于整个东北社会未尝不是好事。


拙院


评论中的很多人跟本不了解中国,更不了解东北,就在那狂妄自大、地域攻击。

首先,中国为什么会有户籍限制?那是因为人口太多,发达地区产业不足以承载这么多的人口,所以才会导致高房价等问题。你们以为去北漂跟难么、很光荣么?我北京一211硕士毕业,想在北京找工作简直轻而易举,但是想落户买房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我毕业还是选择了沈阳,即便是工资不高,但教育医疗资源还不错,房价物价合理,性价比非常不错。

其次,中国的发展战略也标了环渤海城市群,环渤海就包括辽宁,也就是沈阳大连锦州营口盘锦这几个城市,难道这些城市不属于东北么?很多人一提到东北,就想当然的忽略东北内部差距,然而数据很实诚,2018上半年辽宁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全国第八,高于第九的山东,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7年辽宁是中国财政净上缴的9个地区之一(上缴税收大于国家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处于环渤海的沈阳大连盘锦营口更是高于辽宁省的平均水平。这种地方要是没人了,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的发达地区(东南沿海)已经高度发达,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以及教育医疗资源,来承载这么多的人口,否则对于我们环渤海的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去你那接盘的意义是什么?为了一个虚无的名声?或者面子?过得好不好只有自己心里清楚,如果中国真的发展到那种程度,那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老百姓会用脚投票的,用不着那些公众账号、所谓专家、大v来分析东北。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东北人中的很多对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至少辽中南这几个城市的老百姓生活水平还是可以的,并不像网上唱衰、丑化的那样。有些人老说东北人要反思自己,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这个地方,地理位置、气候就这样,城市化率、发展水平已经接近国家定位以及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所能承载的上限了,还要我们反思什么?我是一个程序员,在沈阳工作,凭本事赚钱,每天跟java、python、数据库、SSM框架等等打交道,又没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要我们反思什么?

也欢迎关内人来东北走走,可以去沈阳大连甚至营口盘锦这几个城市看一看,不要老拿黑龙江十八线县城来代表东北。前一段时间,网上爆出一个新闻,说是贵州三个小偷以为东北落后、没监控,来沈阳偷盗被捕了,可能很多人确实是按照观念和陈见来观察和理解世界吧,媒体怎么说,他就怎么思考,这是一种洗脑型人格,永远不具有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