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规:全市新建项目,最低按绿建一星级标准建设!

成都新规:全市新建项目,最低按绿建一星级标准建设!

8月27日,成都市政府官网发布《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成都市建筑产业提质增效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成都建筑业多个领域多个做出相关规定,有效期3年。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干货:

1、从建筑大市向建筑强市跨越

力争到2020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到6500亿元,特级资质建筑业企业达到20家,年产值300亿元以上企业超过3家,100亿元以上企业超过12家。

成都新规:全市新建项目,最低按绿建一星级标准建设!

成都建筑实拍图

2、3年内成品住宅100%覆盖

到2020年底全市新开工商品住宅(三层及以下低层住宅除外)和保障性住房,中心城区成品住宅面积比例达到100%,其他区(市)县成品住宅面积比例达到80%。

3、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全市新建项目按照不低于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建设,其中国有投资及由社会代建的公益性建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和20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项目,按不低于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建设。

成都新规:全市新建项目,最低按绿建一星级标准建设!

绿色建筑实拍图

4、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

到2020年,全市建筑部品部件达到150万立方米以上的年产能,市政部品部件达到50万立方米以上的年产能,产业链年产能达到100亿元以上。

关于上面几个带有目标性和时间节点性的要求,发哥为你梳理和对比了此前相关规定以及目前成都楼市的一些现状,归纳出下面几点,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

01

关于成品住宅

到2020年,中心城区成品住宅面积比例达到100%!关于这个大家普遍关注的规定,其实不是这两天才出的——早在去年10月17日,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站就发布了成品住宅年度建筑规划(2017-2020),明确了上述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成品住宅不是精装房,而当时我们也针对新规对市场和行业的影响做了详细的解读。

什么叫成品住宅?

成都市对成品住宅的定义是指在房屋竣工验收前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铺装或涂饰完成,套内管线及开关插座、厨房和卫生间设备全部安装到位,基本达到入住条件的住宅。

成品住宅和精装房的区别?

精装房是指房屋的隐蔽工程、基础工程、装饰工程、装饰用品等都需开发商完成,甚至能直接提包入住的房屋。从这个程度来说,精装修是成品住宅的精品版,加强版。

成都新规:全市新建项目,最低按绿建一星级标准建设!

成都新规:全市新建项目,最低按绿建一星级标准建设!

精装房与成品住宅存在差异

02

关于百亿房企

文件中提出了今后3年全市建筑业的发展目标——年产值300亿以上企业超3家、100亿以上企业超12家。

其实,纵观这两年成都房地产市场,规模房企的发展是有目共睹,取得的业绩也是呈阶梯型快速增长的。2017年,成都超过百亿的房企就有4家:分别是保利、万科、龙湖、恒大,其中保利是唯一一个站上200亿销售大关的房企。

作为新一线城市的领军者,成都这两年也不断吸引更多品牌龙头房企的重仓加注和新来房企的加入。可以预见,未来的成都楼市,注定将呈现出更多的新面孔和更优秀的产品。

03

关于绿色建筑

这两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绿色建筑已经被许多开发商引入到项目中来,包括朗诗、金茂等以绿建开发出名的房企,已将地源热泵、隔音降噪、全屋净水、降霾新风等代表目前建筑领域前沿科技的产品带入到了成都市场。

成都新规:全市新建项目,最低按绿建一星级标准建设!

对于大家关注的今后全市新建项目按照不低于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建设,记者查阅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其中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

1、上表中“—”表示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两类指标不参与设计评价。

2 对于同时具有居住和公共功能的单体建筑,各类评价指标权重取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所对应权重的平均值。

3.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本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从以上规定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的成都,天更蓝,水更绿,居住更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