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大講堂|增強舉旗幟的政治定力和自信自覺

理论大讲堂|增强举旗帜的政治定力和自信自觉

理论大讲堂|增强举旗帜的政治定力和自信自觉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

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創宣傳思想工作新局面明確了總體佈局、主攻方向和著力點。在五大使命任務中,“舉旗幟”位居其首,可謂基礎中的基礎、關鍵處的關鍵。

把握歷史方位,深刻理解舉旗幟的時代內涵。高舉旗幟,宣示的是立場,指引的是方向。毛澤東同志說:“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來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我們黨自成立以來,就鮮明地打出馬克思主義的旗幟,確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定向引航。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一新的歷史方位,賦予舉旗幟新的時代內涵。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開闢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既源於時代又引領時代,既植根實踐又指導實踐。把握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這一宣傳思想工作的中心環節,擔負起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這一宣傳思想戰線的戰略任務,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推動工作,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強化使命擔當,切實增強舉旗幟的自信自覺。當前,國際形勢發生深刻變化,給我國發展帶來更多的不確定因素。在意識形態領域,各種文化思想相互激盪,價值觀呈現出多元多樣多變的趨勢。這樣的態勢,對舉旗幟的政治定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的自信和自覺從哪裡來?來源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性和真理性,來源於這一新思想所展現出來的實踐意義、時代意義、理論意義和世界意義。在當今中國,只有這一思想,才能引領全國各族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開啟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我們要進一步強化舉旗幟的政治定力、理論自覺和文化自信,旗幟鮮明地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把旗幟舉得更高。面對各種錯誤思想和思潮,要理直氣壯發揚鬥爭精神,在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上敢於發聲、善於發聲,把旗幟舉得更穩,在眾聲喧譁的輿論場上成為“指南針”和“定海神針”,更充分地發揮起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

堅持改進創新,進一步彰顯舉旗幟的深厚偉力。舉旗幟,既要把握政治方向,堅定政治立場,又要與時俱進,創新理念思路觀念和辦法。要樹立大宣傳的意識,把舉旗幟的使命任務貫穿於理論工作、新聞宣傳、文明建設、文化發展和對外宣傳的各個方面。舉旗幟,就要著力增強思想理論工作的說服力,牢牢把握理論研究、理論創新、理論武裝制高點,推動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和宣傳教育手段創新,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耳入腦入心。舉旗幟,就要著力增強輿論引導的感染力,適應媒體融合發展的大趨勢,綜合運用各種傳媒手段,提高輿論宣傳的公信力和影響力,催生“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的化學變化。舉旗幟,就要著力增強精神文明建設的號召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適應踏上新徵程的要求,培育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舉旗幟,就要著力增強文化建設的創造力,在融會貫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基礎上,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舉旗幟,就要著力增強外宣工作的影響力,在主動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故事、中國人民奮鬥圓夢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同時,提升我國在國際交流交往中的話語權,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劉德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