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说他带的研究生名额已满,叫学生挂在其他老师的名下,实际还是他带,有什么影响吗?

手机用户51356267685


对于高中生的目标就是考上好大学,认为考上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每个人的目标不同,有的大学生会继续考研,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学历与能力,另一方面能争取到更好的发展机会。读研时选择导师,需要多方面了解后做出选择。

但往往会遇到导师名额爆满,其他导师名额空缺的情况。


研究生选择导师遇到此类情况不为少见,导师招生名额固定,但学生分配不均,需要协调其他老师的名额。导师在招生的名额固定,当招生名额出现严重的不协调,比如一个导师有很多研究生报名,而其他老师的名额空缺明显。出现此类情况,往往导师会与其他老师协调,让学生分配到其他老师的名下,实际上还是由该导师亲子带学生。如此一来名额分配达到要求,学生也能由导师亲自培养。


名义上的导师可能获得相应的津贴,学生发表论文时也会挂名。学生由中意的导师亲自培养,即使挂名其他老师名下,也不影响正常的科研学习与个人发展。学生发表学术论文时,名义上的导师会挂名在论文上,对于学生没有太大的影响。有实力的导师对自己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力,导师的名气大人脉广,可以为优秀的学生推荐好的就业机会。


研究生招生名额有限,为了让名额不被浪费,导师之间会协调,让学生挂到其他老师名下。实际上导师会正常督促学生学习,做出合理的培养计划,对于学生而言没有太大的影响。


决胜网


我经常会遇到这种事。发生这种事是常态。

依照我的经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原因是:研究生导师双向选择的时候,会出现对一些导师的“扎堆报”、其他导师无人问津的情形。这种情况下,学院相关领导会统筹分配一下,把报某一些“热门”导师的研究生名额调配到别的导师名下。



但是,经常会遇到一些研究生对某位导师“情有独钟”、不愿被调配的情形,作为一种安慰手段,导师会许诺研究生服从调配,自己做不具名的导师。比如我就遇到过一位执着想追随我的研究生,被调配到了别的导师门下,很委屈,为了安慰她,我许诺做她的编外导师,门下弟子聚餐的时候,都带着她一起聚。

但其实这种许诺很不靠谱,试验了2次,我后来就放弃了。为什么?源于不同导师学术研究和风格的差异,在论文选题和研究思路上,影子导师和实际导师之间可能会出现意见相悖。对于研究生而言,如何妥善处理好这种关系有时候会很困惑,情形有点类似“一山不能容二虎”。而且,影子导师,对于实际导师而言,是比较伤自尊的存在。

所以,我的经验,既然挂到别的导师门下,就安心追随实际导师,别“心猿意马”,“脚蹬两只船”,否则吃亏的最后还是自己。

以上,供参考。


孙卫华


这种情况其实并不鲜见,通常来说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研究生的招生名额,每个老师是固定的,一个博士生导师,一年最多有两个硕士,一个博士的招生名额。但有的老师项目多,研究经费多,就希望能招更多的学生。这个时候就可以和有名额,但是还没招到学生的老师进行协调,借用他的名额进行招生,但学生还是由自己来带。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通常都发生在同一个系里的老师之间,大家研究方向也比较接近,因此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不仅研究生如此,博士招生也同样。由于博士名额更紧张,有的老师真心想招那个学生,就会去其他老师那里去借名额。把学生挂在其他导师名下,实际上由自己来带。



既然是借名额,那么下一年其他老师需要,就得把自己的招生名额让出来,算是还给他了。

一个学校一个学院的招生名额是固定的,但总有老师能招到更多的学生,有的老师却用不完名额。为了避免招生名额的浪费,所以老师之间会有这种协调。对于学生来说,不用太担心,一般来说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国之重器,大国上庠。感受大学文化,瞭望科技前沿,亲历一流征程,敬请关注头条号“上庠”。

上庠


不请自来。因为我看到一群啥都不懂的人在胡扯,实在看不下去了。

我本人研究生就是挂靠在其他老师名下的,也就是挂名导师。还有一个实际带我的老师。没什么问题,平时跟两个导师汇报工作,关系很好,我身边很多同学都是这样,也没听说谁不能毕业,谁又被为难了。

有些人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简直就是胡扯,你们知道不知道你们瞎说的一句话就可能害了别人一辈子。做人,说话,做事得有良心!

因为国家规定了每个导师只能带一个学生,一些特殊的导师,比如院士学科带头人,比较有名气有能力的,是可以带两个研究生的!!!

一般导师真的跟你谈说让你挂名,基本上就会带你了,不然直接说没有名额就行了,何必推荐你去挂名?而且一般挂名导师都是带你的导师带你认识的,不存在以后不管学生的问题。

为什么会有挂名导师?主要是因为有的老教授精力不足,或者一些教授平时主要忙于行政工作,我挂名导师就是属于这类,没有足够时间带学生,所以有这样的挂名导师!


低调的石头花


专业的事果然还是要专业的人来答,上面的答案胡说八道的太多,为防止你被误解,不请自来了。

我的回答是没有什么影响的,而且这种情况很普遍,潜规则都算不上,纯属光明正大的操作,赶紧叫你儿子收拾铺盖报道去,别浪费了宝贵机会。

名义导师与实际导师本来是同一个个体的,但随着科研扩招以及其他一些原因,慢慢的出现了一些变化。两者分离通常来源于两种情况:

第一:学科属研究组制(PI),组内名额调配

第二:独立导师间的协商(同学院),暂借名额等情况,有借有还的。

第一种情况最是普遍,现如今的实验组抱团现象严重,既为了壮大学科实力,也是教师为自身前途着想。大一点的组甚至有十几个老师,但比较常见的是5-6个。各老师职称不一,教授、副教授、讲师等,掌握的招生名额也是不同的。

课题组由PI组长统领全局,掌握学科方向,共享实验资源。各个导师之间的招生资格以及招生名额数是不同的,既独立又有一定的调整空间。当导师名额已经用完,而别的导师却没招到心仪的学生,完全可以先把名额让渡出来,对实验组是利益最大化的最优解,对学生自身而言,依旧是本组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没有任何的不同。

另外,组内的PI组长或一些大导师、名教授,因身兼多职,行政比较多,通常会把自己名下的学生分配给组内其他导师培养,这也算是以大欺小,但对青年教师而言,确也是一件好事,能在自己没有招生资格的时候,指导学生推进课题研究,早出成果晋升。那些被分配的学生不就是顶大教授弟子的身份,实际青年老师培养吗?

第二种情况也是差不多,只不过是导师的归属不太一样,不属于组内调配。导师之间可能是完全独立的,但关系比较好,恰巧其中一个有名额空缺,暂时借给你,来年肯定是要归还的。如今你所说那个导师名额满了,还想办法要录取你儿子,看得出来,他还是比较器重人才,算是一个好老师了。

这两种情况对学生的论文发表不会有影响,自然科学发表论文,导师所占的位置是通讯作者,学生只要保证自己是第一作者就行了,通讯作者可以有多个,3个以内比较常见。至于是谁、有几个,和第一作者无关,这该是导师间沟通解决的事情。导师和学生抢第一作者,实在有点丢人。

至于可能涉及利益,也就是各类评评奖了。评奖的标准通常是学业成绩作为参考,以文章为主要依据。上面都说了文章已不是问题,评奖又何来分别对待呢?即便真的被导师抢了第一作者,按照规定,评奖的时候依旧当学生为第一作者的,评奖毕竟是学生间的竞争。

望你好好参考我们这些调导师没什么影响的意见,祝你的儿子在研期间取得好的科研成果,赶紧签录取协议去吧!


越努力,越幸运!

大山博士是一位热衷解大家学业困惑,致力痴呆研究的交叉学科好青年,大家有问题请加关注交流。望不吝赐赞,欢迎评论并发表不同声音!


大山博士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深有体会,现在大学里面这种情况很普遍,我可以告诉你,影响是有的,但是不大。

下面我仔细的说一说,根据自身情况来说的,关注一波呗!

影响获奖

挂在别人名下,那么该生的在学信网上面的第一导师就是挂名导师。一般研究生发表论文,第一作都是导师姓名,而您儿子这种情况,论文一作就是带的导师名字,他只能二作。

而学校评奖,学生发表的论文是占很大比重的。但是,要求是学生发表的论文一作必须是学信网上面的导师,那么这时候带的导师是您儿子的论文一作,所以,您儿子的奖就很有可能拿不上了。



但是如果您儿子非常努力,自己以一作发表文章,这时候就能评上了,但是学生以一作发表文章很困难。

基本上,毕业不太影响,只要自己有论文,但是各校规则不同,如果必须自己和挂名导师发表一篇,毕业就可能麻烦。



总的来说,只要自己能以一作发表文章,那就没有重要影响。


eeprom王同学


导师说他带的研究生名额已满,叫我儿挂在其他老师的名下,实际还是他带,有什么影响吗?

1、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个和大学旁听生很类似。你可以去听,去学习,除了学习外,其他的一切和你无关。你也不会获得导师的额外照顾。因为你原本就不是他的正式学生。就像古代说的“嫡庶有别”。

2、还有就是,你挂在其他老师的名下,这个老师肯定也不太乐意。你占用他的名额,却不是他真正的学生。

3、对于两个导师而言,你都是不重要的。他们两个导师的每一个学生都要胜过于你。忠诚对一个人很重要。这样你两头都会不讨好。除非,你特别厉害,两个导师会对你两眼相看。

所以,就认准一个老师,不要两头靠。


一师者


问题中并没有说文科理科,我看下面的问答也是各据自己的学科现实回答。

这是一种规避学科体制的方法,一般来说,有君子协定,挂名老师卖个交情,你也跟从了心仪的导师,可谓皆大欢喜。

但是,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影响。根据不同的情况,要有一些心理准备。

(1)名义导师与实际导师是否同一专业?如果是还好一些,如果不是,则多少会面临一个学科冲突的问题。比如你的毕业论文,是写哪个领域?是否考虑兼跨?谁来当你的答辩委员?会否对论文通过造成阻碍。

(2)名义导师已经让渡了名额,TA的资源(开学术会议、发表论文)估计不会再给你使用,而实际导师研究生名额已满,如果TA要给你一些资源,会不会引起正取研究生的不满,或是周遭的物议?

(3)正如上面有个回答谈到的。有些导师比较强势,会干涉学生的选题。名义导师一般不会这样做。但如果实际导师干涉选题,学生又不想听从,就有可能出现学生借助并非实际导师名下研究生的借口,抗议实际导师选题,产生冲突与矛盾。

因此说到底,这还是一个三方君子协定。君子协定,如果出现其中一方不够君子,冲突就应声而至。做此选择,三方都必须付出充分的信任,因此,要根据个案情况加以分析,慎重选择。

曾有一个例子,某导师出国,商量让该导师的配偶帮带新入门的研究生,该研究生也表示愿意,三方都认可。但是某导师的专业提出了疑问,认为导师配偶不足以带本专业的研究生,最后此事作罢。这种想像不到的奇葩学科歧视也是存在的。


杨早讲史


初试、复试后,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本该高兴开心时听到心仪已久的导师说自己带的研究生名额已满,让挂在其他老师名下,并承诺培养过程还是由他负责,这对于踌躇满志等着跨入研究生行列的你还说,闹心是肯定的。

不过不要着急,其实谁的名下是次要的,成为硕士研究生是当务之急,至于导师是谁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

这主要是因为,导师并不是不欣赏你,把你推到别人那里,而是在高校每位导师的研究生额度都是有限额的,不能随心所欲。有些时候,赶上某年仰慕者云集,且初试、复试均发挥良好,导师的额度紧张是很正常的情况,而导师能够帮你转挂到其他老师名下,说明了老师对你的认可,愿意你成为他们团队的一员,这就足够了。

只要导师在日后的教学与科研中都把你等同直系弟子,你能跟着导师的团队一起工作和科研,你是谁名下的学生就变得无足轻重了的。

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是能够跟随导师团队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通过自身刻苦专研早日发表有水平的、高质量的论文等科研成果,论文发表在学校认定等级的相应期刊,不仅能够获得不同级别的奖金奖励,还有获得保送或直接攻读博士的机会。

不要纠结究竟是谁的学生,专注于开始你的研究生之旅,提升个人的各方面能力,不是你以导师为依靠,而让导师以你为荣耀才是最正解。


清姐有话说


这其实是一种权宜之计,没有办法的办法。看了许多回答,有的说有影响,有的说没什么影响,其实说到底影响肯定有。

首先,导师每年的招生名额是固定的没错,但是想想为什么自己不是名额中的一位呢。导师分配名额时,一是考虑学生的个人能力,二是关系。两者都不占,才有可能被分配给其他老师挂名。其实说到底,哪个导师不希望自己招的学生优秀,遇到个优秀而又不足够优秀的学生,想要又挂不了名,只能是让同课题组招不满的老师帮忙。如果没有其它选择,又想读研究生,那就去读。

其次,去读了你会发现还是有问题的,1)发表论文如何挂名,挂名导师第一,自己第二,带你导师第三;自己第一,挂名导师第二,带你导师第三......,想想光是挂名有多少种排列,这个问题要处理好。2)挂名导师要求你帮忙做事,如何处理?3)津贴问题,如果两位导师都要你帮忙做实验,津贴如何算。3)毕业论文导师指的是挂名导师,跟着自己一辈子的,很多同学还是在乎的。4)对找工作、升学也有一定影响,企业招聘和升学面试都会看你简历,问你为何有两位导师,需要解释好。

上诉问题,处理好都不算问题,处理不好都是问题,这取决于你自己、挂名导师、带你导师三者的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