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口臭、便祕、上火怎麼辦?秋季媽媽必備「降火」良方!

入秋以後,很多寶媽們開始問小編寶寶上火的相關問題。像是大便乾結、眼屎多、流鼻血等等。秋季天氣乾燥,晝夜溫差比較大,如果稍有不注意寶寶就很容易上火。上火雖然不是什麼大毛病,但是媽媽們看著寶寶精神不好、食慾不好難免會擔心。

那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上火?有什麼辦法可以給寶寶“降火”呢?

警惕寶寶上火的症狀

寶寶口臭、便秘、上火怎麼辦?秋季媽媽必備“降火”良方!

寶寶還小,他無法通過言語來告訴你他上火了,但是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寶寶身體上的狀況,來判斷寶寶是否上火了。一般來說,寶寶上火會出現以下幾種明顯的症狀:

1、眼屎多

眼屎也是寶寶身體向外發出的一個信息。如果寶寶眼屎多,那麼可能就是有肝火了。

2、舌頭髮紅

寶寶舌頭、舌邊發紅是心火旺的一種表現。

3、煩躁好動

上火的寶寶睡覺時還會出現煩躁、不安、哭鬧、易驚醒,身子不停翻動等情況。

4、口舌生瘡

口舌生瘡導致寶寶不肯吃飯,容易哭鬧,不願喝水。寶寶很容易引起口角炎,即為“爛嘴角”。

5、肛門的顏色變深

寶寶的肛門正常來說應該是粉紅色的,但是如果顏色呈紅色且比較深,那麼這說明寶寶的體內火很大。

6、出虛汗、流鼻血

仔細觀察寶寶,如果他的的手心總是潮溼、涼涼的,晚上睡覺也出很多汗,那麼就說明寶寶有虛火了。另外秋季比較乾燥,上火的寶寶還容易流鼻血。

哪些不良習慣易讓寶寶上火?

寶寶口臭、便秘、上火怎麼辦?秋季媽媽必備“降火”良方!

一般寶寶斷母乳後會很容易出現上火的症狀,媽媽們第一反應會是奶粉的問題,但這個說法也不完全正確。

有些寶寶的腸胃不適應某種奶粉,以至於喝了奶粉後就排便不出來。不同品牌的奶粉成分比例、蛋白質含量等都不相同,且與媽媽們的衝調和配比方法都有關係。

日常的不良飲食習慣、餵養不當和不規律的作息也是導致寶寶上火的原因,如果寶寶出現上述的上火症狀,那麼家長就要反思一下自家寶寶有沒有出現以下這些不良習慣

寶寶口臭、便秘、上火怎麼辦?秋季媽媽必備“降火”良方!

1、 不愛喝水

不愛喝水的寶寶身體裡的的廢物就很難排出,毒素的長期積累就很容易導致上火。

2、“趁熱吃”

寶寶吃東西的時候,家長最常說的就是“趁熱吃”,因為擔心食物涼了對胃不好。但其實,剛出鍋的高溫食物容易使寶寶的咽部黏膜充血,從而在吞嚥時喉嚨痛、並有異物感,時間久了就容易上火。

3、 吃堅果

堅果在一定程度上對健康有益,但是他們本身比較幹、鹹,食用時容易引起口乾舌燥、口腔腫痛、腹脹、煩躁等上火症狀。

4、 挑食、不吃蔬菜水果

挑食是很多寶寶都有的問題,寶寶大多都愛吃大魚大肉、高熱量的食物,很不喜歡吃蔬菜水果。因此很容易缺乏維生素C,造成牙齦、黏膜出血等上火症狀。

5、 吃甜食

寶寶吃太多甜食,會大量消耗體內的B族維生素,而出現舌炎、口角炎、眼痛等“上火”的症狀。

6、 吃辣

辣椒也是導致寶寶上火的元兇之一。如果吃了過多的辣椒,就容易導致寶寶口舌生瘡、便秘、煩躁等。

7、 晚睡

有些寶寶到晚上十一二點都還沒有睡覺,精神處於亢奮的狀態,這種習慣也是不好的,不規律的作息也是會引起寶寶上火的。

如何科學“防火”

寶寶口臭、便秘、上火怎麼辦?秋季媽媽必備“降火”良方!

其實學會正確調理寶寶的飲食,選擇好適合寶寶的奶粉,就能科學預防上火。現在我們來聊一聊寶寶上火時應該如何調理呢?

一、良好的飲食習慣

  • 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

寶寶的新陳代謝旺盛,需要的水分比較多。媽媽要培養寶寶喝白開水的習慣。如果寶寶真的不愛喝,那麼可以用鮮榨的果汁代替。另外水果和蔬菜都要吃,水果不能代替蔬菜,如果孩子不願意吃蔬菜,可以把蔬菜打成汁,或者與肉拌在一起做成包子、餃子的肉餡。

  • 不要吃得太飽

日常飲食三餐要固定,但是不能吃得太飽,否則會容易積食。

  • 少吃上火的食物

辛辣、油炸、高熱量的食物都是容易上火的,家長要注意。另外還有一些熱性水果,建議也要少吃。

二、規律的作息

建議寶寶最好早睡早起,每天至少要睡10個小時,不要總是熬夜、看電視、玩遊戲等。

三、養成有規律的排便習慣

飯後可以帶寶寶散散步,幫助消化促進排便,讓寶寶及時將體內的毒素排出來,避免毒素在體內堆積引起上火。如果寶寶排便困難,也可以用香油之類的塗抹在肛門處,刺激排便。

四、 適時增減衣物

秋季晝夜溫差比較大,媽媽要及時給寶寶增減衣物,如果衣服穿得太多,體內的熱量散發不出去就很容易導致上火。

五、 注意家中環境

秋季天氣比較乾燥,建議平日裡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家中空氣新鮮。也可以使用加溼器,保持家中的溼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