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鵬遠:侍父雜感(再過幾個月,父親就一百歲了)

楊鵬遠:侍父雜感(再過幾個月,父親就一百歲了)

楊鵬遠:侍父雜感(再過幾個月,父親就一百歲了)

父親在房間裡安靜地坐著,他剛剛睡了大半個下午。雖然臉上看上去氣色不錯,但沉默寡言,而且近日飲食也進得比往常少。父親再過幾個月,就是虛齡一百歲啦!想想都感到慶幸······

儘管父親已百歲高齡,但我希望他活得更長一些,創造一個生命奇蹟。

然而自然規律難違。俗語云,世上有三不可靠:春天的天氣、君王的恩寵和老人的健康。其實父親與我們相處的日子不會太多了。這就像送別一個好友,儘管兩人依依不捨,但畢竟朋友一步步離開,漸行漸遠······

楊鵬遠:侍父雜感(再過幾個月,父親就一百歲了)

父親何嘗不是在一天天離我們遠去呢?比如吃飯,有時需要協助才能完成,穿衣常常對不齊釦子,襪子常常穿反,洗澡也不能完全自理,記憶力大不如前。以前總喜歡出去串門,現在力不從心了,只能在屋內勉強活動一下。

我對父親的情感,更多的是同情。一個垂暮老人,走在生命的盡頭,除了家人,幾乎已經沒有了什麼社會關係,無論他從前有多少好友,現在都離之遠去。老人就像一片不起眼的黃葉,靜靜地掛在枝頭,等待迴歸大地;又像一頭耕了一輩子田地的老牛,骨瘦嶙峋地躺在村頭,無助地望著夕陽和藍天······

我常常對一件舊物、一座老屋、一個故人有一種莫名的懷舊,更何況是與我生活了半個多世紀的親人!

楊鵬遠:侍父雜感(再過幾個月,父親就一百歲了)

父親曾是一個讀書人,他1942年畢業於贛西北臨時中學。他也曾是一名鄉村教師,最後卻當了大半輩子農民。父親忠厚、寬容,近於糊塗。他像一塊躺在河裡的小石塊,聽憑潮水沖洗、撞擊,任憑命運的擺佈、安排,隨遇而安。

父親以前常說的一句話是“得活”。“得活”是我們贛西北老家鄉下的方言,意思是“算了,沒關係”。無論是他當年打成“右派”、下放到農村勞動,還是受了委屈、被人誤解,或者是吃了虧、上了當,都用“得活”二字自我安慰。

父親總是與人為善,與鄰里親友和睦相處。既使偶有齜齬,也很快忘掉,對誰都是樂呵呵的。父親樂於助人,晚年身體健朗的時候,常為鄉鄰大齡青年操心,為他們牽線搭橋,使之結成姻緣。

楊鵬遠:侍父雜感(再過幾個月,父親就一百歲了)

父親七十歲以後,我們在外工作生活的子女,都會在他生日的那天趕回老家慶賀。在我的記憶中,這一天父母會在廚房忙得汗流滿面,弄一桌家裡最豐盛的菜飯給兒孫們吃。由於人多坐不下,父親總是端個碗,自己站著吃。有時還拿一把蒲扇給大家扇扇風,笑眯眯的看著大家風捲殘雲般把一桌菜飯吃個杯盤狼藉。

父親下放農村勞動的二十多年裡,沒有了生活來源,他也學著土裡刨食,而無怨言。他是一個閒不住的人,八十多歲還在家種菜、種紅薯、種花生······天熱時帶一條長手巾,赤膊在土地上揮汗如雨地勞動。

楊鵬遠:侍父雜感(再過幾個月,父親就一百歲了)

現在父親真的是老了,已經快要壽屆期頤了。腿腳特別不方便,聽力和視力大大下降,有時寂寞中說些不著邊際的話······幸好父親尚無明顯病痛,只是一種生理的正常衰老。自古視長壽是福,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事。既使帝王將相,巨宦豪富也難以企及。而古人亦云:長壽多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存在的事實。因為高齡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常常捉襟見肘,不勝難堪了。俗語云:“久病床前無孝子”,雖不能一概而論,但也說明長壽老人的生活境況,沒有想象的那麼美好。老病纏身,使生活質量一落千丈,更談不上什麼尊嚴了。其實,看看家庭或福利院的一些高齡老人,實際上多處於一種無奈和無助的境地,甚是可憐。

因此,父親,我要為您做的一件事,就是我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心陪侍您,讓您穿得好一點,整潔一點;吃自己喜歡吃的食物;活得有尊嚴一點,開心一點。

陪侍父親的日子裡,一種酸楚的幸福常常充盈心頭……

楊鵬遠:侍父雜感(再過幾個月,父親就一百歲了)


楊鵬遠:侍父雜感(再過幾個月,父親就一百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