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朱元璋或是明成祖朱棣却没有被这样体现出来?

大步向前DBXQ


下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根据《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排名,入选的中国皇帝有12位:

第2位 秦始皇嬴政(中国秦朝皇帝)

第13位 汉武帝刘彻(中国西汉皇帝)

第29位 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唐朝皇帝)

第35位 明太祖朱元璋(中国明朝皇帝)

第36位 康熙(中国清朝皇帝)

第50位 隋文帝杨坚(中国隋朝皇帝)

第54位 魏孝文帝拓跋宏(中国北魏皇帝)

第58位 宋太祖赵匡胤(中国北宋皇帝)

第59位 汉高祖刘邦(中国西汉皇帝)

第69位 武丁(中国商朝国王)

第93位 武则天(中国女皇)

第100位 乾隆(中国清朝皇帝)

从上面列出的榜单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四位皇帝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比较有影响力的君主之一,而明成祖朱棣并没入选,从影响力来看还不属于这“第一梯队”的,但同一梯队的朱元璋为什么没有被这样提及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说法的出处和原因:

一、第一个同时采用“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说法的人是毛泽东。他在《沁园春·雪》中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说法的是因为词要求格律并且字数有限,讲究精炼、要押韵,只能提到几个有代表性的帝王,以点带面,这样写才能符合这些要求。

秦皇汉武:

出处: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第四十八:“昔《储说》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既同时矣,则韩囚而马轻,岂不明鉴同时之贱哉!”历史上人们习惯将秦始皇与汉武帝相提并论,其中原因就是汉是秦的延续和发展,而秦始皇和汉武帝的雄才伟略、文治武功在当时都是空前的,他们做的事都具有开创性,是前所未有的,都对后世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于是用“秦皇汉武”来合称这两位皇帝。

唐宗宋祖:

由于在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能够治国安邦的皇帝。后来这个词语便泛指治理国家很好的皇帝,是一个开明的君主,他的功劳可以与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相提并论。

二、四位君王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1、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统一天下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来管理国家大事。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2、汉武帝刘彻在位时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经济上实行币制改革,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开启了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延续两千多年,攘夷拓土、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中华版图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另有开辟丝绸之路,在轮台、渠犁屯田等创举,建立年号、颁布太初历、兴太学,影响极为深远。

2.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他虚心纳谏,厉行俭约,轻徭薄赋,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国泰民安,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功大过微,故业不堕”,为后世明君之典范。

3.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感谢大家阅读,并欢迎广大答友互动讨论!


笨熊说说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由毛主席在其作品沁园春雪中首次出现。词中还有被他称之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由于篇幅跟押韵的限制,只引述了这五位帝王。这并不代表毛主席对于朱元璋的历史成就评价就低。




毛主席喜欢读历史也留下了相关历史人物的评价对朱元璋是这样评价的: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对治国能力的评价:“可不要看不起老粗。”一些老粗能办大事:成吉思汗,是不识字的老粗;刘邦,也不认识几个字,是老粗;朱元璋也不识字,是个放牛的。成吉思汗,刘邦,朱元璋三人身为帝王时,他们的文化水平已经达到能批阅奏折和签署命令的程度。



一朝天子一朝臣,朱元璋和朱棣做出了各自的成就,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就着重写了大明王朝的帝王故事,给予了相当的评价。古话说得好,公道自在人心,每个人心中的朱元璋朱棣都不一样,就看各自的理解了。做为最后的汉人王朝,明朝的兴衰是值得历史铭记的,有太多的教训需要总结。也再次说明汉人一盘散沙注定了的悲惨结局!


居叶佳宜


其实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句话的出处,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里头的一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我非常喜欢,就“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简单的俩句就基本贯穿了整个封建史,真是神来之笔,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

当然诗词不可能把历史皇帝都写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最具代表性,写入诗词要比较押韵,至于朱元璋和朱棣,当然还有大清朝,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就都囊括了,这就是伟人的高明智慧。


夏有凉风61


历史上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说法,但是很少提及朱元璋、朱棣父子。

其中原由,除了当今文史界对于明朝的态度过于微妙,并不大肆宣传之外。

还有各种因素影响。

首先是从诸位帝王的功绩上分析。

秦始皇与汉武帝。

一个完成了中国政治版图的第一次统一,一个事实上完成了汉族的大一统,二人的功业并称没有毛病。

接着是唐太宗与宋太祖。

唐太宗个人魅力无敌,陇西贵族之后,开创贞观之治,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形成,平定漠北,奠定了唐朝辉煌的基础,被称作千古一帝是当之无愧的。

至于宋太祖,他的功业比之前几位逊色不少,连汉地基本盘都没有收复,无奈宋朝是文人的天下,送个虚名给自家开国皇帝也没什么问题。

至于朱元璋与朱棣。

个人认为,朱元璋虽然有驱逐元蒙,重开天地之功,功绩可在宋祖之上,与唐宗平齐,而较之秦皇汉武,还是稍逊。

毕竟前两位,乃是开天之功,开制之功,足称千古,想要超过,着实太难。

明成祖朱棣,个人以为功绩逊于唐宗明祖,高过宋太祖,不过其二十四年里六征漠北,对国计民生的损害太大,后两次亲征甚至斩获甚微,这点减分不少。

至于网友所说,满清污蔑,我想还不至于。

因为清朝也有不错的帝王,比如康熙,比如雍正。

也没听说过有这两位与秦皇汉武并列的说法啊。

可能只是,刚好记到宋祖这就断了,后人没这么捧了而已。








道史仙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出自主席的《沁园春雪》,写词要按格律、平仄,同时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按时间来写的,所以接下来就是成吉思汗。

大明二祖,均在成吉思汗之后,所以只能舍弃了。

以影响力而论,我认为秦皇汉武、唐宗明祖或许更合适。

宋太祖赵匡胤排进帝王前五很难,但进入前十当是没有疑问的,作为一首词作,按时间写下五位帝王,宋太祖入选其实也是可以接受的。





心向青山


自从《明朝那些事儿》横空出世以来,引无数明粉儿竞折腰。仿佛一夜之间,人人都成了明史专家,从前在历史上口碑并不太好的朱元璋和朱棣脱胎换骨,俨然要成为千古一帝,才能随了明粉们的心愿。


但果真如此吗?

1366年3月,徐达攻克高邮。朱元璋遣使徐达: “城破之日,将头目、军人一概杀了,倒无可论。掳了妻子,拨将精汉来我这里,陪了衣粮,又费关防,养不住。”

看不懂没关系,只要你知道,这是朱元璋下达的一条赤裸裸的屠城令就可以了,而屠刀指向的是无辜的平民百姓。


明军将领屠城,是有光荣传统的。1362年春,洪都复叛爆发,廖永忠收复洪都后,率淮西军在洪都屠城,20多万人罹难,现场惨不忍睹,以至于徐达赶到后,怒斥廖永忠要将其军法处置,得朱元璋赦免。

1366年正月,应天爆发“怀西妇人好大脚”事件,当地百姓要求淮西军撤出应天城,朱元璋命令廖永忠彻查,廖永忠以“通好张贼”为由逮捕处死百姓30000余人。

1365年-1367年,邓愈执行九搜湖广大屠杀,受害者在达到200万。

鄂国公常遇春和信国公汤和平江之战,明军从葑门进攻,城破后,纵兵进行屠城。

洪武元年(1368),泰州为吴王张士诚占据,朱元璋命大将常遇春率兵攻取泰州,屠城。

常遇春于苏北攻入山东后,包围了鲁中重镇潍县城。城破后下令屠城。

常遇春领军北伐在东昌下令屠城,断绝人烟。直到25年后,东昌府属十八个州县人口才恢复到8万多人。

(1369)年常遇春在湘潭血腥屠城。明嘉靖刊《湘潭县志》称其屠城后,仅余“潭民七户”。

还有

傅友德、沐英屠云南,南帝的后人留下这样的感叹:“逢朱明暴政,傅沐殄虐……逐杀流潜,千古劫难”。


到底有多少平民百姓倒在朱元璋的屠刀下不得而知,反正他登基后马上下令由山西开始向各地移民。

让人感觉吊诡的是,这场空前绝后的大移民竟然前后持续了五十多年,倒不是朱元璋移民的力度不够大,而是因为他死后,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把他爹三十年的移民成果又杀的干干净净。

看完上述资料,您还认为朱元璋是千古一帝吗。

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花近高楼1


个人觉得,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明朝的洪武永乐二帝,他们的功勋来说,都可以称赞的。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北逐匈奴而筑长城,南平百越,使得中华大地在分裂数百年之后重新统一,而且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政权,而且使得大一统思想开始根深蒂固。

汉武帝的话,这个不用说了,在位期间,让张骞出使西域,将汉文化远播西域,打击匈奴,奠定了今天中华的版图。

唐太宗的的话,贞观之治,不用多说。

宋太祖的话,毕竟在他的手里再次完成了中原的统一,虽然在西北还有西夏,北方还有辽国。但是,北宋王朝来说,开国武将没有受到清洗,可以说,北宋王朝的开国大将都是结局比较好的。结束了五代十国近六十年的分裂局面,北宋王朝还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最少、规模最小的朝代,这说明百姓的生活水平还是蛮高的。

朱重八和朱老四这二人为何没有得到后世这么高的评价,索然他们的功勋不输前面四位。虽然朱元璋(朱重八)在蒙古手中夺回了汉家天下。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个人感觉,有那么几点:

第一,满清入主中原之后,一直担心汉族反满夺回天下。所以,担心民心思明,因此将史书大量修改(要不然怎么可能整理明史就花了好几十年呢?)。使得后代很多人对明朝的了解,都不够全面。

第二,满清入主之后,大兴文字狱,使得人人自危。同时满清统治者不想看到大家大家议论明朝时期的辉煌(毕竟要给人感觉满清王朝胜于朱明王朝),自然而然是不允许大家谈论朱家父子(朱重八和朱老四)的功劳的。

第三,这个或许也和朱家父子的统治有关,毕竟朱重八讲开国功臣进行了大清洗,包括文官武将。而且,朱老四抢夺自己侄子皇位,建立东厂,重新启用锦衣卫,有点带特务统治的感觉。加上解放之前,蒋家也是搞特务通知。这点很难让大家觉得这二位能与以上四位相比的原因吧。

以上原因,个人感觉。


依稀似梦里


但人们也不会忘记朱元璋、朱隶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和地位,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建立的明朝,成为开国皇帝。朱棣年间编撰了《永乐大典》以及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都是永载史册的。


求圆4


明朝的功绩太大太多,很多记录被满清删改了,但是有些是永远无法磨灭的。

比如,驱除鞑虏,攻掠草原,灭黄金家族。很多满清鞑子说满清版图大过明朝,多么可笑的说法,西藏受明朝册封,蒙古受明朝册封,居然都被满清列入外国。满清自己也是册封这两个地方,却列入国土。


oOo独自伤神oOo


我不认为唐宗宋祖有什么体现出来的。那是车人认为,个人历史观不一样,对中国历史影响最伟大的君主当然是秦皇汉武隋炀成祖!秦始皇隋炀帝留给后人的长城运河造福千秋万代,汉武帝留给后人的是疆土。朱棣开扩海权!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是隋朝的大运河功底,所以不值一提,宋祖的宋朝虽然富裕可并不强大,被外敌入侵,我个人认为唯有秦皇汉武隋炀成祖可算千古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