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朝歷代,爲什麼最多就三百年左右?

一介布衣塵飛揚


這題目比較有意思,為何中國近兩千年來都沒有很長久呢?

首先糾正一個錯誤,並不是所有的朝代都沒有超過三百年,只是大多數朝代沒有超過三百年。

比如夏商周,夏朝470、商朝554、周朝790。

最近兩千多年間,最長壽的朝代是漢朝405、宋朝319、唐朝289、明朝276、清朝267。

其實個人認為,秦以後的朝代很難超過300年是有原因的。

那就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

想想看,儒家思想是立嫡長子,周朝父死子繼,商朝兄終弟及,那時候的民風還比較“淳樸”。

但是戰國以後,繼承皇位一般都是家庭內部鬥爭,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內都亂了,外人自然就有了可乘之機。

所以漢朝劉邦確立了“嫡長子繼承”,哪怕生出來跟“阿斗”一樣,也得當皇上。

這就避免了很多“內亂”,所以王朝存活相對長一些。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個人覺得其實就是概率。

畢竟沒有哪家皇帝基因強到延伸八輩兒了,生出的重重孫還是治國良才。

智商稍微有些問題,或者愛好不在治理天下,或者脾氣稍微有一點暴躁,稍微有一點好色,有一點優柔寡斷,不愛讀書,那一定會出一些亂子。當然這也只是從基因上說,繼承也算儒家文化的一部分。

其次就是“家天下”的另一種弊端,那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比如楊玉環當上了皇后,恨不能把家裡的動物都拉到朝裡當官,這樣的王朝能有好嗎?

還有就是“尊卑”,兩個妃子生了兒子,為了保證自己的地位,就開始內鬥,總有失敗的一方,這個時候是不是嫡長子繼承就兩說了,誰的心眼多,權謀耍的好,戲足,誰的機會就大。

以上種種,全都是概率問題,關鍵就看哪個朝代這種人多一些,那相對來說就不好延續。

其實這麼多亂子,也都是為了加強統治扶持的儒家思想引出的,什麼尊卑,紐帶,父死長子繼等等,幾乎都是儒家那一套。

沒有一個完美的統治思想,有利就會有弊端,利用儒家思想能非常有效加強統治。

“利在當代,弊在後世”僅此而已。


梁宇航


題目問題的意思是很有趣的問得不太準確,準確地的說法應該是問“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為什麼最多就三百年左右?

夏、商、周是聯盟國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王朝,聯盟國家的時間都較長,因為結構鬆散,很多問題只是局部問題,比如夏王、商王、周天子亂搞,地方諸侯還可以把自己的地盤治理好,一般不容易出現天下大亂的局面,但聯盟國家的問題就是到了王朝末期,王室的力量會越越弱,夏被商取代,商被周取代,都是聯盟內部的小國挑戰大國,最終獲勝,周天子到後來更慘,完全成了擺設。


商代示意圖:類似於一個以商人為霸主的“國際聯盟”,這“國際秩序”最後被周人推翻。

秦朝開始中國進入大一統王朝時代,但漢、唐、宋、明、清,這些王朝都很難超過三百年的,漢代所謂四百年,實際上是西漢和東漢兩段,連格來講是兩個王朝,各佔二百年左右罷了,最長的唐朝接近290年,明、清大概只有270年左右。宋看起來超過了三百年,但實際上後期的南宋一百多年是半壁江山,已不是大一統的格局,所以實際上只有北宋的一百六十多年。

為什麼三百年是一個邁不過去的坎?中國歷史好像是很有規律的在運行,這裡面有兩個因素在決定著一個王朝的命運,一是內在的經濟發展,一個是外部的對手實力的發展。這兩個方面出了問題,一個王朝就會面臨亡國的危機。前者是根本性的因素,後者是偶然因素,別人的實力增長的快慢你很難控制的。

每個王朝在建立的時候都因之前的戰亂而百廢待興,但一般會在百年之間完成經濟積累,走向繁榮局面,西漢的經濟持續發展從文景時代一直持續到漢宣帝時代,唐代則在開元天寶年間達到頂峰,明代則在成化、弘治以後出現社會經濟的持續繁榮,清代在康乾時代出現人口的暴發式增長,這些王朝都是在百年左右達到經濟繁榮的。


開元盛世是大一統王朝經濟繁榮的代表,但同時也是唐代財政困難的瓶頸期,唐玄宗為了解決財政困難不得不改變過去維持統治穩定的租庸調製和府兵制,導致安史之亂的暴發。

經濟持續發展在今天當然是好事,但對古代的大一統王朝的穩定來說卻不是什麼好事,經濟繁榮的後果必然是財富向少數人有權有勢的人集中,一方面造成貧富分化和對立,另一方面造成國家財政的危機,中國古代的王朝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一般是社會經濟越發達,國家財政越困難,因為有權有勢的有錢人有的是辦法不交稅或少交稅,而普通老百姓越窮,交的稅反倒越多,這個是惡性循環,最後崩盤,天下大亂,新的王朝又重新來過。


清明上河圖中的集市:宋代商品經濟繁榮,號稱GDP世界第一,但卻以積貧積弱為特點,朝廷上下居然都哭窮。

所以經濟發展與繁榮的百年週期決定了大一統王朝很難突破三百年的大關。


只愛潘多拉


自秦漢以來,歷朝歷代很少超過三百年,這個客觀現實就是著名的爰國教育家黃炎培所說的“歷史週期率”。黃炎培先生1945年到延安參觀,目睹了延安的政治清明與欣欣向榮。當毛主席誠懇地向他請教時,他推心置腹地提出了“歷史週期率"問題。

黃炎培說:“‘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都沒有跳出這週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了。有的因為歷時長久,自然地惰性發作,由少數演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並且無法補救。也有的因為區域一步步擴大了;它的擴大,或者出於自然發展,或者為功力欲所驅使,強求發展,到了幹部人才漸見竭蹶,艱於應付的時候,環境倒越加複雜起來了,控制力不免趨於薄弱了。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週期率。”

歷朝歷代很難超過三百年,就是因為這個“歷史週期率"在作怪。那麼,能不能找到一條新路,保障我們跳出這個“歷史週期率”呢?毛主席的回答是:我們已經找到了,那就是“民主",是“人民共和”。我們為什麼叫“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為了跳出“歷史週期率”。“中華人民”是指中華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共和”是指共同擁有共同建設共同保護的和平和諧的;這樣的政權這樣的國家一定會長長久久。

毛主席又是如何得出這個答案的呢?共產黨的領袖,肯定是根據馬克思主義原理作出判斷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是辨證的、互動的;當它們相適應時,生產發展,社會繁榮政權穩定;當它們相矛盾時,生產停滯甚至倒退,社會動盪,政權瓦解重構。這是“歷史週期率”背後的根本原因。要想跳出這個週期率,就必須明白,在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中,最關鍵最具有能動性的要素是人。勞動者是人,管理者(統治者)也是人。人是生而平等的,只有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能動性,共同生產共同擁有共同管理共同擔當,生產力才會不斷髮展,社會才會不斷進步,國家才會長治久安。

我的回答您是否滿意?真心希望您能贊同我的觀點。


酸甜苦辣70826


中國曆朝歷代的問題集中起來就倆字:土地。

一個朝代經過長時間戰亂新立,人口銳減,土地富裕,每家每戶都能分到足夠多的土地,只要戶主勤勞肯幹,絕對可以養活自己一家人,甚至還有富裕。可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天下承平日久,一些依附統治階級的鄉紳地主開始用各種手段兼併本屬於普通百姓的土地。例如:某地遭災了,地方官故意不上報,等到普通百姓實在活不下去了,當地的鄉紳、豪門開始以極低的價格收購百姓的土地。百姓靠著賣地的錢勉強活過災期,可是災期過後,身無立錐之地,不得已流亡或者賣身給鄉紳地主為奴。如此循環,隨著時間的推移,地主階級、官僚階級手中佔據著絕大多數土地,廣大的貧苦百姓手中僅有少的可憐的土地,即使賣身為奴也無法養活自己。因此斬木為兵,揭竿而起,一個朝代陷入末代動亂,英雄、梟雄輪番登場,經過幾十年戰亂,一個新朝代誕生,再重複以上過程。

所以,在疆土不擴大的前提,農業技術不提高的前提下,中國曆朝歷代都擺脫不了這個圈子。


巖上無心雲相逐


這個問題有些偏激,但也是屬於開放性話題。隋朝、元朝存在的時間都在百年以內,但是歷史的價值恐怕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的。說到為何歷朝僅存300年左右這個話題,個人意見如下: 其一,從歷史發展規律來說,每個朝代的更替大部分都是落後的統治階級與人民或者新興權益階層間的矛盾日趨尖銳所導致的,而且幾乎每一個朝代都出現了盛世和衰敗期,而每一個盛世和每一個衰敗到更替大都在一個世紀左右,統治階級與人民的矛盾,統治階級與新興權貴的矛盾,一般在三代左右必然面臨爆發,所以中國古代有“富不過三代”一說。階級矛盾積累三代差不多50年,階級鬥爭差不多20年,新興王朝實行新的政令到出現繁華大約100年,由盛轉衰差不多50-100年,比如文景之治、漢武大帝到王莽篡漢,貞觀開元到藩鎮割據,康乾盛世到鴉片戰爭,所以大部分王朝的興衰歷程300年左右。 其二,從統治者本身來說,歷代“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皇子皇孫生於錦衣玉食,無厲兵秣馬之演練,自然滋生不良習氣。馬背皇帝唐太宗征戰四方,軍強馬壯,萬民臣服,然而太平盛世後,後代軍權旁落,久居深宮。八旗鐵騎馬革裹屍,到鹹光時代竟無兵可用。洪武治貪,大明卻敗在滿朝貪腐。到各朝末期的少數明君已國庫空虛、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積重難返也。 同時,諸朝均講究太祖太宗所定之朝綱不可輕言變,更不可廢,因而歷代變法變革大都以血染朝廷而終。經歷一兩百年的主要管理制度不做刮骨療毒式變革,又豈能“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呢? 其三,從人民本身來說,每個人都希望“民之所望為施政之所向” ,人民歷來堅持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初衷,何況田地是農民的根本,在每朝末年大都爆發災害,朝廷為維護統治又橫徵暴斂,自然會在無法忍受的矛盾積累下揭竿而起。個人意見,歡迎探討。


蔣語堂


古代統治者都是在家族內部選擇一個人,遲早會選個庸才,現在不一樣了,是從天下人才中選人,範圍不是特別廣,也至少廣於一個家族,治國理念已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所以,相信現在的社會應該長治久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