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吳樾版《連城訣》的結尾是一處很大的敗筆?

武 俠 解 讀:第57期

文 章 主 題:吳越版《連城訣》的結尾為什麼是敗筆

涉 及 人 物:狄雲、水笙等

配 圖 選 自:電視劇《連城訣》吳樾版

為什麼說吳樾版《連城訣》的結尾是一處很大的敗筆?

根據金庸武俠小說改編成的影視劇,可謂是層出不窮,其中又以《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等幾部小說翻拍得最為頻繁,幾乎隔幾個年頭就會翻拍一部。

在金庸的所有作品中,《連城訣》應該是比較特殊的一部小說,首先,它的名氣並不大,遠遠不如上面那幾部;其次,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連城訣》算不上一部傳統的武俠小說,它更多地是對人性的揭露。小說中,雖然也出現了武功招式、武功秘籍、武林門派等武俠元素,但其主題已經明顯脫離了武俠,而上升到了對現實的人性的揭露;最後,《連城訣》是一部真正的“小”說,為什麼我要在“小”字上打引號,因為它就是一部很小眾化的小說:格局窄,小說中就出現了幾個地點(荊州、兩湖、藏邊雪谷等),不像金庸的其他武俠小說,動不動就西域、遼國、西夏、吐蕃甚至還跑到國外去了。人物少,《連城訣》的主要人物屈指可數,不像金庸的其他武俠小說,主要人物一大堆,而且關係非常複雜。主題小,《連城訣》的主題就是揭露人性的陰暗與醜惡,是一個很小的主題,不像金庸的其他武俠小說,要麼是反清復明,要麼是抗擊蒙元,要麼是抵抗遼軍,反正一定要上升到民族、國家的大層面,而《連城訣》顯然沒有那麼大宏觀的主題。

為什麼說吳樾版《連城訣》的結尾是一處很大的敗筆?

因此,我們看到,《連城訣》的確是金庸所有作品中比較特殊的一部,也恰恰是因為它的特殊,才導致它的名氣不大,繼而,沒有多少導演願意把《連城訣》翻拍成影視劇,單是《連城訣》的主題,就很難被大眾接受;再者,《連城訣》遠遠沒有《神鵰俠侶》的悽美,也沒有《射鵰英雄傳》的傳奇,更沒有《天龍八部》的浪漫。如果說金庸的其他作品是浪漫主義小說,那麼《連城訣》顯然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

為什麼說吳樾版《連城訣》的結尾是一處很大的敗筆?

根據《連城訣》改編成的電視劇,目前有兩個版本,一個郭晉安版,比較老,我們不講。今天,我們講的是另一個版本,也就是2004年吳樾版《連城訣》。

整體上來說,吳樾版《連城訣》翻拍得還是很不錯的,大部分劇情都遵循了原著,而且其中很多演員的演繹,堪稱精彩絕倫,比如最經典的兩個角色,一個是計春華飾演的血刀老祖,另一個就是六小齡童飾演的花鐵幹。這兩個人物,顯然已經被演員演活了,相信看過的人一定對這兩個角色有著深刻的印象。

為什麼說吳樾版《連城訣》的結尾是一處很大的敗筆?

然而,無論一部電視劇拍得多麼成功,它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不足和缺陷,而吳樾版《連城訣》最大的敗筆,就是它的結尾。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吳樾版《連城訣》的結尾就是所謂的“一顆老鼠屎毀了一鍋湯”,為什麼這麼說?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

首先,我們先來回憶一下電視劇吳樾版《連城訣》的結尾。

戚芳臨終前,將女兒空心菜託付給狄雲,讓他把空心撫養長大。狄雲安葬了戚芳,然後讓水笙先帶著空心菜去藏邊雪谷,他做完該做的事情之後,便會去藏邊雪谷跟她們會合。最後,我們看到,狄雲先是把丁典和凌霜華合葬在一處;然後殺了萬震山父子報了大仇;再是了結他跟他師父戚長髮的恩怨,並親眼見證了尋寶人全部送命的慘烈悲劇;最後,狄雲才騎著一匹白馬去到藏邊雪谷。

為什麼說吳樾版《連城訣》的結尾是一處很大的敗筆?

單是這樣看,我們看不過出來電視劇的結尾有什麼不好,但如果跟原著的結尾一對比,孰好孰壞,就顯而易見了。那原著的結尾又是怎樣的呢?請往下看。

他離開荊州城,抱著空心菜,匹馬走上征途。他不願再在江湖上廝混,他要找一個沒有人的荒僻之地,將空心菜撫養長大,完成對戚芳的囑託。

他回到了藏邊的雪谷。鵝毛般的大雪又開始飄下,他帶著空心菜來到了昔日的山洞前。

突然之間,遠遠望見山洞前站著一個少女。

那是水笙!

她滿臉歡笑,向他飛奔過來,叫道:“我等了你這麼久!我知道你終於會回來的。”

我們看到,原著的結尾,空心菜並沒有跟水笙去藏邊雪谷,而是跟狄雲去的藏邊雪谷,更值得注意的是,水笙跟狄雲先後都去了藏邊雪谷,但顯然並不是兩人約定好的,而是兩人不約而同地回到藏邊雪谷,水笙說

“我知道你終於會回來的”,就證明了這一點。

為什麼說吳樾版《連城訣》的結尾是一處很大的敗筆?

因此,如果我們把電視劇的結尾跟原著的結尾一對比,就能得出以下結論:

相同: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原著,狄雲、水笙、空心菜最後都去了藏邊雪谷。

不同:電視劇中,狄雲讓水笙先帶著空心菜去藏邊雪谷,他完成一系列事情之後會去跟她們會合;而原著中,水笙自己先去了藏邊雪谷,後來狄雲帶著空心菜也去了,而且這兩人根本沒商量,也就是說,他們誰都不知道對方會去藏邊雪谷。顯然,電視劇的結尾兩人是約定好的,是不見不散;而原著的結尾,兩人並沒有任何約定,是不約而同。

為什麼說吳樾版《連城訣》的結尾是一處很大的敗筆?

一個“不見不散”,一個“不約而同”。恰恰是電視劇結尾處的這個“不見不散”,我認為正是全劇最大的敗筆,很顯然編劇並沒有讀懂《連城訣》的結尾。

原著中,為什麼狄雲跟水笙都會不約而同地回到藏邊雪谷?那是因為他們對外面的世界失望透頂,已經沒有任何期許。狄雲跟水笙—同是天涯淪落人,於親情,他們都孤身一人,世上再無親人;於愛情,狄雲失去了摯愛的師妹戚芳,水笙也失去了相愛的表哥汪嘯風;於外面的世界,他們更沒有任何眷戀。外面的世界,有的只是爾虞我詐、明爭暗鬥,有的只是人性的扭曲與陰暗,有的只是背叛與鮮血。他們對外面的世界已經徹底絕望。雪谷如此寒冷,他們卻要回到雪谷開始新的生活,然而,外面的世界比雪谷更寒冷,是透徹心扉、錐心刺骨的寒冷。因而,這兩人都不約而同地回到雪谷。

為什麼說吳樾版《連城訣》的結尾是一處很大的敗筆?

表面上看,電視劇的結尾和原著的結尾,似乎沒多大區別,但往更深層次去看,我們就會發現,這兩者的意境以及蘊含的味道完全不一樣。原著的結尾,狄雲和水笙不約而同回到藏邊雪谷,更能表現出他們對外面世界的無奈和絕望,以及他們面對那個世界的無能為力。而且,這兩人的不約而同—顯然有一種很浪漫的意境。而電視劇的結尾卻改成兩人事先約定好,然後再去雪谷會合,這樣一來,意境、味道就全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