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體:七成機構投資者看漲中國股市 外資流入出現增加勢頭

境外媒體稱,摩根調查顯示,中國機構投資者變得樂觀起來,預計國內股市最糟的時候已經過去。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3日報道,對中國受到重創的股市,市場的看漲情緒正在增強。摩根資產管理公司對中國機構投資者展開調查,結果發現,73%的投資者預計中國內地股市會逆轉下跌勢頭,33%的投資者認為中國股市在未來12個月裡會上漲5%到15%。

報道稱,今年迄今,上證綜指已下跌18%,令其成為全球表現最差的主要股指。但機構投資者看到了一些表明最糟的時候可能已經過去的跡象:外資流入量出現增加勢頭;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購量創下歷史新高;收益和股息率都在上升。

摩根資產管理公司的策略師許長泰說:“在貿易戰的不確定性籠罩市場、政府去槓桿努力給國內增長帶來壓力之際,中國專業投資人士對未來一年本國股市的態度竟然相當樂觀,這令我們略感驚訝。這些結果表明,隨著市場情緒好轉,在岸投資者可能對國內股市持更積極的看法。”

這項8月進行的調查覆蓋了北京和上海的200多名專業投資人士。調查顯示,其中20%的人預測中國股市未來一年的漲幅將超過15%。

彭博社數據顯示,未來12個月,滬深兩市約130家公司的股息率可能超過4%。這高於中國10年期主權債券的收益率(目前約為3.6%)。

摩根資產管理公司全球市場策略師朱超平說:“不斷上升的股息率使目前的股價更具吸引力。外國投資者通過股市互聯互通機制持續進行北向買入操作。這反映出,長期投資者正逐漸進入這個市場。”

彭博社數據顯示,今年迄今,外國投資者通過與香港的互聯互通機制在中國內地股市投入了2460億元人民幣。

報道稱,從9月開始,隨著明晟公司(MSCI)將中國A股在MSCI全球基準指數中的權重提高一倍,海外資金流入速度可能加快。

MSCI指數此次調整權重預計將吸引9億美元進入中國內地股市。法國興業銀行亞太區現貨股票和全球執行服務主管斯特凡納·盧瓦索說,如果在未來18至24個月裡,A股權重再提高一倍,達到10%,那將再吸引30億美元。

他說:“積極的投資者已重新表現出對中國的興趣,以求利用流動性和交易機會。當前,中國股票在全球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所佔比例不足,但終將成為主流。”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9月2日報道,中國股市一年來的慘淡行情導致出現了一種非同尋常的局面:外國機構似乎比本國投資者更樂觀地看待中國的前景。

高盛公司駐香港的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說,美國的對沖基金正尋找在中國購買股票的機會,因為不管是參考最近的歷史標準還是相對美股來說,中國股票都很便宜。湯森路透的數據顯示,上海股市今年的預期市盈率為10.4倍,遠低於標準普爾500指數的18倍。

銘基亞洲公司駐舊金山的投資組合經理安德魯·馬托克說:“與6個月前相比,我們現在肯定在收購方面更關注中國A股上市公司。”他說,他尤其關注生產消費品的公司,以及一些工業企業和中國大銀行。

報道稱,中國股票相對較受外國人歡迎,這與前幾年的情況大為不同,那時一些美國知名基金經理曾就中國經濟面臨的危險發出警告。著名對沖基金經理凱爾·巴斯是去年下了大賭注做空人民幣的投資者之一,但在人民幣升值時損失慘重。

境外媒体:七成机构投资者看涨中国股市 外资流入出现增加势头

2月22日,股民在安徽阜陽市一家證券營業廳關注股市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