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倒胃口,我裝不出你要的表情!」95後職場新人憑什麼那麼傲嬌?

“客户倒胃口,我装不出你要的表情!”95后职场新人凭什么那么傲娇?

“一言不合就辭職”,現代企業的管理方式似乎在這群“95後”身上失了效。他們不會委屈自己,不善於偽裝自己的喜怒哀樂,他們不想忍,也不會忍!但他們真如表面上那麼灑脫?95後其實也有危機感。

本文3092個字,大概7分鐘讀完

金融八卦女頻道每日為你送上有態度、有溫度、有深度的精彩內容,歡迎置頂關注,八妹等你

“客户倒胃口,我装不出你要的表情!”95后职场新人凭什么那么傲娇?

來源:上觀新聞 (ID:shobserver)

從去年7月起,95後(1995年之後出生)本科畢業生開始踏入職場。雖然他們依然屬於90後這一族,可在敏感的職場人看來,他們和90後一樣,又有點不一樣。

根據領英發布的“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顯示,70後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過4年才換,80後則是3年半,而90後驟減到19個月,95後更是僅僅在職7個月就選擇了辭職。

老闆們、HR們、職場老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95後”這個物種。

我有神經衰弱,請不要這麼晚給我發工作短信!

舒文從來沒有想到,自己被一個“95後”這麼激烈地怒懟。

起因就是件小事。那天晚上,舒文想到自己要出差,便給下屬發了條微信,簡單交代了一下這周的工作事宜。

“客户倒胃口,我装不出你要的表情!”95后职场新人凭什么那么傲娇?

沒想到,這位“95後”把她嗆了回去:

“我有神經衰弱,請不要這麼晚給我發工作短信。”

舒文胸口頓時升起一股怒火:

“我又沒有臨時給她佈置任務,我是老闆啊,就算是佈置任務,難道不可以嗎?”

“80後”老闆與“95後”新員工就在微信裡互懟起來。

最後,“95後”勝利了,不是她說服了老闆,而是她炒了老闆的魷魚—— “我不幹了,我做到本週五為止!”說這話時,已經是週三。“從來沒有員工這種態度對我說話,也從來沒有人說不幹就不幹。”舒文突然意識到,原先的那一套管理方式似乎在“95後”身上失了效。

有個客戶倒我胃口,我裝不出你想要的表情!

70後高管林傑最近有點煩。公司新招了一位95後,漂亮又懂得打扮,林傑很願意帶她去談項目。“可你知道哇,那天她就像一根木頭,全程就乾坐在那裡,板著張臉,嘴角下垂著,讓客戶覺得好像欠了她什麼,我頻頻使眼色,她沒有一點反應。”

“客户倒胃口,我装不出你要的表情!”95后职场新人凭什么那么傲娇?

這件事讓林傑非常生氣,這位美女95後這麼解釋:

“現場有個人我非常討厭,倒我胃口,我可沒法裝。”

“沒法裝!”林傑暗暗“玩味”著這個詞。“我們要看客戶的心情,沒想到先要看她的心情。”

想想當年初出茅廬時,也有諸多職場的不快和委屈,但70後決不會表現出來,隱忍、低調甚至是迎合,多年媳婦熬成婆後,卻遇到了95後!是的,95後不會委屈自己,他們不善於偽裝自己的喜怒哀樂,他們不想忍,也不會忍。

“哼,他們可沒你想的那麼灑脫、任性。”舒文說。本來她是想優化公司人員結構,補充“小鮮肉”的,沒想到招來一個“白眼狼”。“我跟你說,那個辭職走人的小丫頭不傻也不衝動,她可不願意吃虧呢,到週五她正好做滿半個月,這份工資她可計算好的!”

舒文覺得,自己的“善意”在這位95後眼中一點價值都沒有,挺受挫的。

“雖然你是他們的老闆,但不意味著他們什麼都要聽你的。特別是涉及到他們的私人時間和私人領域。”同事安慰舒文,“95後辭職的多了,第一天上班、第二天就走人的太多了,他們不想浪費時間。”

年輕人曬得太直白,老闆夢裡全是RUA、RUA、RUA!

老關是從朋友圈裡讀出新一代的“芒刺”。

小夥子挺帥,96年的,上班第一天,老關帶著他在公司走了一圈,還參加了一場會議。小夥子眼神透著機靈,就是不太愛說話,老關將之解讀為職場新人的怯生。

可沒想到,這位新人轉身就在朋友圈裡,

分享了他上班第一天的感受:

“荒誕就是,老子兩句話能說明白的屁大點事,都要做個帶他孃的品牌Logo的PPT!”

這位95後還配了個卡哇伊的群貓圖,

畫外音是“越想越氣,RUA!!!"

“客户倒胃口,我装不出你要的表情!”95后职场新人凭什么那么傲娇?

老關被“刺”到了:原來他一言不發,不是怯生,也不是謹慎,而是觀察你,暗裡笑話你啊!

還有,這RUA幾個意思啊?老關特意百度了下。

原來這是個網絡流行語,RUA是Dota2裡面的一個梗----Dota前職業選手yyf(某直播胖頭魚)直播的時候每當把對面頭錘爆的時候就會高呼RUA。去年爆紅的日本TV動畫《埃羅芒阿老師》中的和泉紗霧發出過類似的喊叫以表”不爽“。

這一晚,老關也很不爽,夢裡全是RUA、RUA、RUA!

95後自然是刪了這條消息,不到一個月他就辭職回家了。且不要以為他做起了啃老族。人家自大二起就創辦了個性化的自媒體,圈內還頗有影響力。去大公司上班只是為了滿足一下媽媽的叨逼叨,這下他又可以自由地重操舊業了。

“有才華的95後有點鋒芒,正常,就怕這群小赤佬本事沒有,嘴巴卻牢得狠!”60後老沈感嘆,“若是當年有老人帶我,我就少走很多彎路,沒想到我給這波年輕人傳真經,他們好像無所謂,做得又不著邊際,末了我還要給他們擦屁股。”

感嘆歸感嘆,老沈也很有危機感。像他這樣半輩子都呆在一家大單位、甚至還要繼續要呆下去“從一而終”的職業路線,95後們可能不屑一顧。你在倚老賣老時,他們也會掂量掂量你-----太正經、不好玩。油膩大叔們若自己還在中年危機裡掙扎,他們怎麼又能信服你!

老沈就發現了他們不一樣的職業路徑。很多90後會選擇先在一個大平臺呆個一、兩年,然後跳槽到阿里、騰訊或者新興創業公司,95後對這套路駕輕就熟。“你知道哇,每個週末的滬杭高鐵的車廂裡就是一大波阿里系員工,其中就有95後的臉。”

後面的00後追上來,原來95後也覺得自己老了!

“上個月他還在我們這裡敲擊鍵盤,現在已經去了硅谷。”說起小藝,老季頗有點不捨。

95年生的小藝,就是那種超級學霸,畢業於伯克利大學的編程高手,頗有老季當年揮斥黑客江湖的影子。“我面試他時,他說在google實習,還嫌公司節奏太慢,早早就下班了。我們公司就是加班文化,我們就需要這樣肯吃苦的年輕人。”

可是老季想錯了。盼望加班的小藝到了他的公司,卻是最早下班的。高管幾次暗示他,他依舊我行我素。

“我5點不到就把任務完成了,為啥還要在那裡乾熬著!”腦子快,學習能力超強的小藝覺得,公司的加班有一半就是磨洋工,是為了加班而加班。他覺得和他的節奏依然不對路,他想去和更聰明的團隊一起奮戰,而不是苦巴巴在那裡乾熬著。

一個月後,小藝揮一揮衣袖,轉身去了大洋彼岸的snapchat。

“這孩子起點太高,可遇不可求。”舒文這麼安慰老季。在她看來,不缺有才的年輕人,缺有耐心、有責任感的年輕人,在遭遇了被95後懟撕的經歷後,她特別在意年輕人的人品、家庭背景。

她公司有位95後來自農村,人乖巧而用心,進步也快,更難得的是沒有95後那種張揚,“每個月的一半工資都會寄給家裡,多好的姑娘!”不過,舒文也知道,這位好姑娘也在積攢職場經驗,一旦有更好的機會,就準備好跳的姿勢。”這個我倒是能理解,所以我也要千方百計留住她。”

70後林傑就試著去破代溝,他和幾個95後深聊過。“其實他們也沒有表面上那麼灑脫、任性。95後自然也有危機感。”

這種危機感也許來自他們各自不同的家庭、學校背景起點,也來自代際之間的壓力。

有個96年的女生對他說,“我們就是夾心層,前面跑的是90後,速度快的人已經在某個領域獨當一面,甚至創立公司,後面的00後也追趕上來了。”

代際之間的更迭是很快的,比如90後曾經火過一陣火星文。“這是我讀高中時流行過的,這已經是淘汰的語言了,他們存在於某個歷史階段。00後新的語言也起來了。別的不說,你看00後發的抖音就比90後要酷炫,還會加特效,他們的表情包也更加婉約、更加微妙,說實話,我們是夾生的一代。”

“原來95後也覺得自己老了。”感覺一直被時間追趕著的這位70後,想到這暗暗鬆了口氣。

— THE END —

金融八卦女APP有態度、有溫度、有深度,700萬人的選擇。點擊閱讀原文,這裡有更大的視界,金融八卦女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