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秦腔名旦、国家一级演员——仝凤琴

仝凤琴,女,1964年生于陕西凤翔县。现为宝鸡市人民剧团著名旦角演员,宝鸡市戏曲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理事,陕西电视台《秦之声》特邀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宝鸡市劳动模范。其戏路宽阔,以闺阁旦见长,兼演花旦、武旦、正旦,又演现代戏和歌舞。由于她勤奋好学,虚心求艺,在刻划角色性格方面肯下功夫,塑造了不少性格各异的舞台形象,受到了观众的赞赏。二十多年来,曾在《白玉楼》、《回荆州》、《游西湖》、《潘杨讼》、《姐妹皇后》、《寒墨缘》、《梨花情》等50多本戏中扮演女主角。她所塑造的玉堂春,柴郡主、西施,貂禅,李慧娘、杨七娘、银屏公主、梨花、曹玉莲、祥林嫂、梁秋燕、朱玉清、秦雪梅等性格迥异、色彩鲜明的舞台形象,栩栩如生,光彩照人,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2002年,她在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获得

西府秦腔名旦、国家一级演员——仝凤琴

仝凤琴1964年生于西府曲子的策源地——凤翔县范家寨乡仝家沟村。她自幼耳濡目染,与戏曲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上小学时,就是学校的拔尖宣传队员。十二三岁就成了村上文艺宣传队的活跃分子。1974年全县中学生文艺汇演,县剧团团长吕明发慧眼识珠,遂被招为县剧团学员。从此开始了她的文艺生涯。她十分珍惜这次机遇,暗下决心,非在戏曲艺术殿堂里闯出个名堂不可。进入县剧团后,她刻苦锻炼,虚心学艺,在教练和老师的关心指导下,从基本功起步,起早摸黑,不辞劳苦,长进很快。她演出的第一个传统折子戏《斩秦英》,曾轰动了县城,一致公认县剧团新招了一名有培养前途的好苗子,从此“仝凤琴”这个名子在凤翔群众中不胫而走。但她没有为这第一步所陶醉,而是以此为鞭策、为起点,开始了她对艺术更加执着的追求。为了丰富和充实、发展自己,她牺牲假日,多次奔赴西安、宝鸡等地,拜名师,学绝技,曾投师李瑞芳、马友仙、张咏华、蔡志诚、乔梅英等戏曲名家,对老师的指导铭记在心,回团后反复琢磨,遇到难度时再去请教。老师们教诲的“演角色容易演好人物难”,“多学才能多得,多练才能出巧,多观察才能心里不空”;“只有心里有,才能台上有”等名言,她铭记在心。她久演不衰的拿手折子戏《走雪》和《活捉》就是在省戏曲学校廖胜利老师多次指导下才取得成功的。她演《游西湖》中的李慧娘这一角色时经过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蔡志诚老师的精心指导。

西府秦腔名旦、国家一级演员——仝凤琴

仝凤琴扮相俊美端庄,唱腔清脆委婉,表演潇洒飘逸,又极富创意,融歌曲、舞蹈、戏剧于一体,独辟新路,被誉为“秦声百灵”,充分表现了戏曲旦角演员造型、唱腔、表演三者综合气质的美学内涵。在演《游西湖》时,为了练好其中“吹火”、“卧鱼”、“引火”等高难度动作和技巧,“三夏”季节,她泡在排练场,汗水湿透了衣衫。但为了攀登艺术高峰,她咬紧牙关,坚持苦练,在蔡志诚老师和本团韩梅老师的指导下,最后终于成功了,每次吹火达到170次左右,而且火苗均匀。每演此剧,台下掌声不断。但她明白,观众的掌声是对自己的鼓励,也是期望和鞭策,是艺术道路上的加油站。俗话说:“艺无至境”。仝凤琴有苗条修长的身材,深邃而美丽的大眼睛,圆润而清脆的嗓音带,但她并没为此而骄傲和自负。她坚持勤学苦练,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表演风格。她每演一个角色,都能从角色的人物思想性格出发,去分析戏的时代背景,人物的思想脉络、身份气度、精神面貌、心理状态及感情变化,吃准了人物的个性之后才着手塑造人物。凡她演的无论小、正、花、武旦,均性格鲜明,各有特点。如《姐妹皇后》中的陆玉莲一角,她体会得入情入理,角色刻划得有血有肉,当演到思念母亲的唱段时,台下观众为其逼真的表演所感动,无不随之流泪。她扮演《龙凤配》中的孙尚香,既体现了君王之妹、皇家闺秀的气度,又表达了其待嫁的心态和随夫逃走心神不安的复杂心情。《天波府》中郡主夜晚花园送饭一场的表情、动作、唱腔,既注重挖掘人物的内在感情,又善于把握人物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的心理活动,用恰当的动作、神态、语气表达出来。她演出注意体现人物个性,叹则有声,哭则有泪,贴切自然。他有一副醇厚甘甜的嗓子,也掌握了一定的唱法技巧,但从不喊高腔。她能够从人物和剧情出发,准确地把握唱腔的抑扬顿挫,连断收放,强弱对比,因而唱起来跌宕有致,节奏舒展,音韵柔和,优美动听。

西府秦腔名旦、国家一级演员——仝凤琴

卓越的艺术天赋加上后天的不懈努力,仝凤琴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仅90年代以来,曾多次荣获陕西省“西凤杯”百佳演员奖,陕西省秦腔折子戏大赛一等奖,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大赛一等奖和宝鸡市十佳旦角演员等称号。她还先后两次获得宝鸡市戏剧节表演二等奖,青年演员会演一等奖,省表演三等奖和“西凤杯”大赛三等奖。省市电台、电视台对她的演唱曾六次录像录音,有的成为电台、电视台的保留节目。1991年,应邀参加了省电台秦腔名家新秀贺新春演唱会;1993年,应邀参加了宝鸡市春节文艺晚会的演出。她的《孝廉拭母》剧照刊登在《当代戏剧》杂志和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今日凤翔》上。《走雪》剧照刊登在1990年《当代戏剧》一月号上。《宝鸡日报》发表了对她的评介文章。1997年,她调进宝鸡市人民剧团,使得其表演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炼和升华,成为宝鸡市人民剧团的台柱之一。她先后主演了《天波府》中的柴郡主,《回荆州》中的孙尚香,《游西湖》中的李慧娘,《姐妹皇后》中的陆玉莲,《生死缘》中的秦梦兰,《白玉楼》中的白玉楼,《孝廉拭母》中的沈淑珍等角色,有了自己久演不衰的拿手折子戏《走雪》、《活捉》等。并扮演了武戏《苏武牧羊》中的金花公主,《九江口》中的陈凤琼及折子戏《女斩子》、《杨七娘》等武旦角色。她的演唱字正腔圆,四声规范;做功精到别致,声情并茂,成为引人注目的秦腔新秀。2004年中国森林旅游博览会期间,她连续7天在炎帝园广场举行了仝凤琴秦腔专场义演活动。2008年2月26日晚,“金凤凰”——仝凤琴慈善义演秦腔交响音乐专场晚会在宝鸡市西凤剧院(原解放电影院)隆重举行。仝凤琴表示,这场晚会的门票收入将全部捐献给宝鸡市慈善爱心基金,用于扶贫济困,以支持社会慈善事业。在优美的交响乐伴奏中,仝凤琴先后演唱了《火焰驹》、《状元媒》、《王宝钏》、《乱世女侠》、《苏若兰》、《祝福》《鬼怨》等秦腔经典选段和《梁秋燕》、《迟开的玫瑰》优秀眉户现代戏选段,赢得了观众了的阵阵掌声,并有热心观众十多次上台为她献花,表达了对仝凤琴艺术和赞赏和义举的钦佩。

仝凤琴身材苗条,扮相端庄,唱腔委婉动听,动作潇洒飘逸,就像一只勤劳做工的蜜蜂,博采于艺术的万花丛中,经受过风雨,遭受过挫折。但她是个艺术事业心很强的人,她有一股拼搏的倔犟劲,不管在什么条件下,没有产生过放弃当演员的想法,也没有放松过对基本功的苦练,她并不满足已获得的成绩,她说,现在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未来。她的辛勤努力、不断创新的显著贡献,倍受政府和群众的尊重和爱戴,曾被评为市局先进工作者、宝鸡市劳动模范,当选为市妇代会代表。她的艺术魅力和生命价值正在熠熠生辉,光照秦腔舞台,她自己也决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探索,不断进取,攀登新的艺术高峰。其实,仝凤琴一直很忙,一年当中很少有闲暇的时候,有的时候一天要演出三场,甚至在她母亲去世的时候,她都无法离开舞台去料理后事。

西府秦腔名旦、国家一级演员——仝凤琴

仝凤琴是一个执著的人,对秦腔艺术倾注了满腔热血。仝凤琴自幼苦练内功,勤学苦练,对秦腔艺术的追求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积极参加各种演出,学艺30多年来一直坚持早晨练功,自费赴外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演技水平,渐入佳境。她曾在五十多本大戏中担任主要角色。在名家指导下,她苦练《游西湖》中李慧娘的“吹火”;《秦雪梅吊孝》中的“水袖”、“跪转”;《走雪》中曹玉莲的“过桥”、“攀枝”、“越涧”等技巧,均收到很好效果。尤其是为练好《挂画》中的“踩跷”付出了更加艰辛的努力。为了学习继承这一旦角绝活,冒酷暑远赴山西,在蒲剧名家梅花奖得主吉有芳老师传授下,经过反复苦练,终于把人称“戏曲芭蕾”的 “踩跷”绝活搬上秦腔舞台。填补了历史上秦腔“踩跷”的空白。陕西省电视台在春节戏曲晚会排演秦腔传统优秀剧目《翰墨缘》面向省内各专业团体青年演员选拔女主角中,仝凤琴出类拔萃,以她优越的综合艺术素质被选定扮演女主角陈秋霞,她的表演逼真地展现了才女陈秋霞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对人物秋月赏菊时的依然娇美、爽朗热情;对亲兄长用卑鄙手段陷害他人的愤愤不平,疾恶如仇;对父亲为官不正轻信假证的怨恨焦虑;直到为蒙受奇冤的书生苦心策划,设法搭救;这一系列情节的表演,都从人物心境出发,贴近生活,有艺术程式的灵魂而环环入套,表现出一个娇柔可爱又具有侠义心肠的女子形象。《翰墨缘》被陕西省台“秦之声”特别制作后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出,为弘扬秦腔艺术作出了新的贡献。2004年9月,其“走雪”片段以念白、技巧、表演三项总分殊高,获得了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争霸赛第七场优胜奖。2005年2月获得中国秦腔“四大名旦”金奖。多次荣获中国首届秦腔艺术节大赛一等奖,陕西省秦腔折子戏大赛“一等奖”。

西府秦腔名旦、国家一级演员——仝凤琴

省级劳模仝凤琴更是一位具有爱心的表演艺术家。2004年“五一节”,宝鸡市成功举办“中国森林旅游博览会”,为了助兴,仝凤琴举办秦腔专场义演,开创了宝鸡市个人专场义演的先河。2007年举办了“金凤凰”仝凤琴慈善秦腔交响乐个人专场义演,被授予宝鸡市慈善大使。2008年,她随中央心连心艺术团去凤翔等县赈灾慰问义演,同年还参加了陕西电视台赈灾义演。2009年,随宝鸡市领导赴北京慰问演出;2010年去上海慰问演出。2011年,举办了宝鸡市劳动模范自愿者仝凤琴秦腔专场义演,当年9月专程赴西安世园会演出。走上剧院领导岗位后,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人为本,助人为乐。在平时工作中,经常以剧院的利益为重,以同志们的利益为重。2012年4月初,去扶风下乡演出期间,有一天凌晨天气突变,吹起大风,仝凤琴不顾一切及时赶到演出现场检查安全,发现舞台摇晃十分严重,即将倒塌,迅速组织疏散人员,转移财产,及时维修,避免了一场重大不安全事故的发生。2012年4月份在剧场的一次演出中,乐队刘培民突发心脏病,仝凤琴亲自驾车送往宝鸡西关中医医院抢救十多个小时,最终刘培民同志生命脱险,现在已基本恢复了健康。

西府秦腔名旦、国家一级演员——仝凤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