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中醫藥大學的新生們,這堂課你得聽聽!

「开学第一课」中医药大学的新生们,这堂课你得听听!

在金桂飄香的季節,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開學季,又一批小鮮肉(老臘肉)步入了大學的校門。他們中的一批童鞋懷揣著同一個中醫夢踏進了中醫藥大學的校門,航行於浩瀚醫海。

「开学第一课」中医药大学的新生们,这堂课你得听听!

作為一名新中醫藥大學生,快來聽聽北京中醫藥大學徐安龍校長在2018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吧!

敲黑板啦!

中醫藥大學新生開學第一課

正式開講

選擇中醫藥即選擇了善良

在我國古代,名醫大家首先將醫學定位為“仁術”,賦予醫學以仁慈至善的精神內涵。藥王孫思邈認為“人命至重,貴於千金,一方濟之,德助於此”,說明醫者要把生命放在第一位,有來治病者,無論長、幼、怨、親,醫生都要一心救治,要有高度的仁愛之心。同學們,走入大學校園,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更要塑造善良正直的品行。《千金方卷二十七•養性》講到:“旦起欲專言善事,不欲先計較錢財”、“清旦常言善事,勿惡言”。這兩句話講的是,清早起床,要先講好的事情,而不要計較瑣碎之事,不要想壞事、講壞事。如果心裡面善良的事情裝的多了,人自然就向善了,氣血平和,身心愉悅,充滿力量。所以同學們,早晨起來請開心地問候室友、老師及一切身邊人,把陽光、笑容、溫暖帶給他們,也帶給自己。同學們,這樣當你們從北中醫畢業時,你們自然會養成天天向善的習慣,去面對你們的病人和同事。善良是人之本性,若善良的品質被埋沒,能力再強也不會成為一位“明醫”,這裡的“明”是明辨是非善惡的明,“明醫”既要學識淵博,又要品德高尚,堅持北中醫“向善”的精神追求。

傳承發展即意味著擔當

自古以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使命擔當,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讓我們看到陸游的勇氣膽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讓我們領略林則徐的無私胸懷。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責任,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擔當。面對當前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歷史機遇,面對國家對健康中國戰略的更高要求,面對人民群眾對衛生健康的多層次、多元化需求,我們重任在肩,責無旁貸。“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是歷史的使命,也是我們的選擇,更是我們的擔當。希望你們繼承北中醫人62年積澱的勇氣與智慧,堅持傳承經典,堅守文化自信,勤求博採,勇於創新,為中醫藥和人類健康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青春的方向就是追逐夢想

同學們,追逐夢想不是誇誇其談,而是去掉浮躁後的腳踏實地,是面對挫折後的始終如一,是扛得住失敗、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的持之以恆的踐行。正所謂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只有心中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才能實現甚至超越夢想。希望大家將個人夢與中國夢緊密結合起來,與新時代同向同行,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把無悔的青春鐫刻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豐碑上。作為校長,我將與學校的全體教職員工一起,竭盡所能,為你們保駕護航,幫助你們早日到達夢想的彼岸。

本文整合自北京中醫藥大學官方微博

“首都中醫”ID:

bjtcm010

長按識別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們

歡迎您投稿,收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