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看完一场电影,我都感觉像是谈了一场恋爱

每看完一场电影,我都感觉像是谈了一场恋爱

不得不说,近些年好电影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国产电影让电影爱好者看到了希望。

而随着人民的审美和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好电影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但作为门外汉的我们,出了电影院,好像就只记得情节和人物,忽略了对电影和社会的思考。

那如何在看完一场电影后,获得像谈了一场恋爱的感觉呢?

每看完一场电影,我都感觉像是谈了一场恋爱

每看完一场电影,我都感觉像是谈了一场恋爱

研究背景

这里的背景是由社会、历史、时代的大背景和电影细节折射出来的小背景组成的。

拿最近特别火的《我不是药神》来说,在电影一开始,就提示我们“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做一些了解就会知道,电影创作的原型是:前些年,程勇为数千人在印度无偿代购天价抗癌药的仿制药而被抓捕。

此前中国的医疗现状是:医保制度不完善,吃不起天价药,中国又不允许贩卖假药。穷人吃不起仿制药,原版药物太贵。

每看完一场电影,我都感觉像是谈了一场恋爱

在电影放映之前,国务院公布,自5月起抗癌药物的关税将降为零,这似乎与电影中展现的矛盾不谋而合。

那为何印度能够生产仿制药且药效能够达到原版药的90%以上呢?

这是由于在20世纪70年代,外国药厂控制了大部分的印度医药市场,很多穷人买不起药。当时的印度总统甘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后,主导出台了《专利法》。

在这部法律中,印度允许药厂生产药效相同的仿制药,只授权工艺,但不授予专利。

每看完一场电影,我都感觉像是谈了一场恋爱

当充分了解了这些背景后,就能发现电影中矛盾的爆发绝非意外,而是矛盾长时间积攒的产物。

每看完一场电影,我都感觉像是谈了一场恋爱

好的电影能够直指人性

几千年以来,人类始终在研究人类。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好电影里一定是能够很好地展现人性的。

如《阿甘正传》里的阿甘,《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这些经典角色成了观众心中不可磨灭的印象。

通过事件对人的本性的衬托,是每个电影都在做的事情。

电影《我不是药神》在充满乐趣的同时,更不忘揭示矛盾,展示人性。

我四万块一瓶的药,我吃了好几年了,房子吃没了,家也吃垮了!现在才好不容易有了便宜的药,才500块一瓶,他真的不挣钱,他只想帮我们,你们把他抓了,我们就没法活了,谁家还没个病人呢?你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生病吗?我还想活着,我不想死……”这是电影《我不是药神》里一位老人面对警察说的话。

许多人在老人的这段叙述中潸然泪下,这段情节更是“法”和“情”的较量。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警察曹斌在“人情”二字面前摇摆不定。

而主角程勇更是通过表演将人物的复杂性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格列卫从卖5000块到卖500块,程勇一开始为了赚钱,到后来不惜代价亏本售药,这样的变化,是让人感到欣慰的。

每看完一场电影,我都感觉像是谈了一场恋爱

将电影里的人物脱离情节,直指内心,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每看完一场电影,我都感觉像是谈了一场恋爱

思考

曾获斩获无数大奖的瑞典导演英格玛博格曼曾说:“我的电影从来无意写实,它们是镜子,是现实的片断,几乎跟梦一样。

一场电影从来不是凭空产生,都是对现实的某种反映。

脱离现实谈电影,唏嘘一场后,不加以思考对现实的意义,那么电影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下一次看电影的时候,希望你能好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