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故乡红薯情

前几天,回了趟娘家。一上东山岭看到满山架岭都种满了红薯。红薯叶碧绿如墨,挨挨挤挤,高低错落。朴实无华的红薯叶在烈日下油光发亮,焕发出勃勃生机!我问妈:“咱村咋种这么多红薯?"妈说:“种出福了,比种玉米强多了,去年你大伯家种了几亩红薯,光粉条卖了好一万多元,吃到了甜头了,今年又栽种了十几亩。”我知道东山的红薯是远近闻名,特好吃!甜丝丝,软绵绵,润滑滑的每年我妈都给我捎红薯吃。 也许,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东山土地肥沃,像金子一样的黑土地,特别适宜种红薯,东山的红薯个大味鲜,吃腻了大鱼大肉的人们特别想吃特产,这两年东山的红薯特别畅销!对红薯我情有独钟,它陪我们走过了艰难的日子……

在那:“老粗布做衣裳,红薯面是主粮,鸡屁股眼是银行”的困难时期,上面要求多种丰产粮,因为红薯耐旱,产量高,因此,红薯便是我们家乡的主打产品。一年四季红薯填饱我们的肚子,陪我们走过春夏秋冬。春夏吃红薯面,秋天冬天吃红薯,特别是青黄不接的初春,有时一天两顿饭。早饭,照见人影的玉米糁子汤煮上一锅红薯,加上红薯叶菜,舀上一大碗红薯,个个脸吃得红朴朴。中午红薯捞面,姊妹兄弟四个高高低低站在锅台前,看着妈熟练地擀红薯面条。和面,擀面,下锅。你一碗,我一碗,加上香椿菜泥,那叫一个香,扑扑噜噜两大碗!暮秋时节,红薯丰收了大担小担往家担,中午笼上满满的一蒸笼,揭开锅盖,热腾腾,香喷喷的红薯,君不顾将抓起一个这手换那手用嘴吹着热气,用手捧着顾不上剥去皮,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热乎乎,甜丝丝,软绵绵的感觉霎时转遍全身,吃了又想吃。东山人,红薯吃不够!

丰收的红薯,一半窖起来,一半做成红薯粉,有的切成片。窖里放着山似的红薯堆,父亲拿着手电筒在窖里装,我们在窖上拾,小心翼翼生怕碰着磕着,因为这些红薯是我们整个冬天和初春的口粮。两个官窖装得满满的有时下到大半夜,踏着月光,打着呵欠拖着疲惫,但父亲是高兴的,因为一家老小的吃饭问题有了着落!

记得那次刨红薯,爹让我回家做中午饭,我极不情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面咋做?但父命不可违!回到家屋子里摆着一大堆红薯,半瓢玉米面。重蒸红薯吧,早上蒸了一大笼,这几天天天吃红薯,直让人反胃。灵机一动蒸红薯碴馍!我找来插子,红薯洗净用反面上下摩擦,雪白的红薯碴子配上玉米面拌上萝卜生一笼子碴馍做成了,中午全家人吃着红薯碴馍馍,都说好吃!父亲感慨地说:“这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

记得十岁哪年,地里摆了方方正正一大块红薯片。妈说:“今天下午我们到生产队干活,放学后你和你妹赶快把红薯片拾了,明天有雨。":我说,“好吧!”放学了,我们只顾在学校贪玩,把妈说的话忘到九霄云外,谁知半夜便下起了瓢泼大雨,秋雨连绵一下四、五天。红薯片全发霉了,整个雨天,全家都被愁云笼罩着,这是全家春季的口粮呀。“叫你贪玩!叫你贪玩!”妈用破鞋底结结实实揍了我一顿!既使妈不打我,我自己心里就特别难受,也真后悔!那时候欠吃,发霉的红薯片磨成面,我们春天都吃了,虽然没有味,像木碴片,但仍旧充饥。

那一年,我家种了两亩红薯,爹妈没在家眼看就要霜冻,我急坏了,这时候拴子来了,拴子比我大两岁,他憨厚有力气,又是帮着刨红薯,又是帮着担红薯,又是帮着往窖里下红薯,一担担,一次次,拴子干活实诚不惜力,但总不好意思正眼看我,我心存感激,也许拴子另有想法。终于有一天,拴子说他喜欢我,我也不知道是喜欢是感激。就这样,红薯地里有了美丽的爱情故事。妈回来了,说拴子浑身憨力,只会担红薯。拴子一气之下,到了南方去打工。谁说拴子只会担红薯,拴子也会做生意,把本地的红薯粉、红薯粉条、山货倒腾着卖,挣了不少钱,不几年拴子回来了,带回了一个漂亮的好女孩,这女孩就成了拴子的妻子,女孩勤劳又会过日子,拴子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也终于如了妈的愿找了个吃公粮的不会担红薯的,但总没有拴子家富有,还守着一方清贫。拴子在城里开了一个大山货门市,在城里买了房,又买了一辆好车。每次看到红薯就会想起拴子,那滋味就像红薯的味道热乎乎,甜丝丝的,很舒服!妈说:"错看拴子了,当初不该阻挠"。我说;"不怨妈,缘份不到,如果当初坚持,谁也拦不住的。不过,我和红薯还是很有缘的,年年都能吃到新鲜的红薯。"妈被我的话逗笑了!

红薯,家乡的红薯,我爱吃!红薯,家乡的红薯你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你不张扬,你全身是宝,对人的贡献极大,你陪着我们度过了困难时期,你见证了我的初恋。我爱你,家乡的红薯!

作者:李淑娟,女。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人。注册笔名:李小溪。栾川县作协员。爱好:看书,写作,运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