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信用卡目前處在哪個階段?信用卡潛在風險有多大?

信用卡潛在風險有多大?針對這個問題,青木為大家帶來一篇專業人士的研究文章。

銀行信用卡目前處在哪個階段?信用卡潛在風險有多大?

報告起因

2017 年以來我國信用卡市場快速發展,今年上半年不少上市銀行信用卡不良率較年初上升,部分投資者擔心信用卡業務成為下一個不良高發區。我們通過分析我國臺灣地區和韓國的信用卡危機歷史,評估我國信用卡潛在風險:雖然大量銀行湧入信用卡市場,但目前我們還不需要擔心出現危機事件。

中國臺灣地區和韓國信用卡危機案例

臺灣地區信用卡繁榮於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危機爆發於2005年末。韓國的信用卡危機也是開始於金融危機之後,危機爆發於2003年。臺灣信用卡的繁榮和泡沫的破裂更多的是市場過度競爭的結果,但韓國政府對需求的刺激較多,這加劇了韓國信用卡市場繁榮的速度,而監管政策驟然轉向也是誘發危機的直接原因。

信用卡危機產生的一般規律

從臺灣和韓國的案例來看,信用卡危機的產生有一定的規律性:一是有一定的需求基礎;二是經濟週期底部,企業融資需求弱,銀行被迫轉向信用卡業務,這一點非常重要;三是貨幣環境較為寬鬆。

一般危機爆發之前都會有一輪信用卡的繁榮,持續多年。信用卡的逾期率並非線性上升,但持續的小幅上升有警示意義。

我國大陸信用卡發展很快,但目前還無需擔心危機出現

大陸信用卡市場在2017年以來的快速發展跟韓國和臺灣地區當年面臨的情況有相似性。雖然上述條件吻合,但我們認為境內信用卡市場距離危機還有些距離。理由如下:一是全行業逾期情況還在改善;二是信用卡市場的快速發展僅持續不到兩年,並不算長;三是卡均授信額度的增長還算正常。整體來看,雖然2017年以來有大量銀行湧入信用卡市場,再加上今年上半年流動性較為緊張、現金貸監管加強,共債問題導致銀行信用卡不良率有所上升,但目前還不需要擔心出現危機事件發生。

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下半年信貸放量、社融回穩,企業債務違約會陸續減少,對經濟前景也無需過度悲觀。維持行業“超配”評級。個股方面繼續推薦大小兩頭的“啞鈴組合”,即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以及寧波銀行、南京銀行。

風險提示

宏觀經濟發展存在不確定性;信用促進政策效果存在不確定性;信用卡髮卡量、信貸餘額等的快速增長如果持續多年,潛在的問題可能會逐漸增加。

銀行信用卡目前處在哪個階段?信用卡潛在風險有多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