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养老:三个误解和一个建议

盼望着,盼望着,养老目标基金的脚步近了,中欧预见养老2035即将要发行了!

此前,小欧已经写过好几篇解读养老目标基金的投教文章,后台也陆续收到了同学们发来的各种问题。

虽然,在明晚7点半,拟任基金经理桑磊就会空降微信,直接给大家答疑。

事关养老:三个误解和一个建议

养老”的名称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产品不保本,可能发生亏损。基金投资需谨慎。

但是,今天小欧还是想先放出根据热门提问整理的“三个回答”,给大家做个“预习”,明天跟基金经理的交流,更加有的放矢哦!

误解一

养老光靠退休金就够了

首先,开门见山回答你,不够!

国际上有一个衡量退休生活的指标,叫“养老金替代率”(就是退休金与退休前工资之比),数字越大,代表退休后生活水平越好。

中国社保养老金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社保退休金的平均替代率仅有42%,大多数人的社保养老金只是退休前工资收入的25%-50%(收入越高的人,这一比例反而就更低)。世界银行建议,要维持退休后生活水平不下降,替代率要达到70%以上。

我国的养老体系是“代际支付”,也就是当前工作的这一代人缴费,转移支付给已经退休的人。2015年我国老龄抚养比是2.8:1,就是2.8个人交钱,1个人领退休金。而到2050年,1.3个人交钱,1个人领。随着老龄化加剧,未来压力更大。

以上海为例,小欧查了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上海城镇人均消费支出5204.29元/月,按照当前人均养老金2501元/月,那么当年养老金缺口为:12月*(5204-2501)=3.2万元

我们知道,本身社保就是提供“基本生活”的保障,想要退休生活不打折,活的潇洒自由,还要靠自己的积累!

误解二

我还年轻呢,考虑养老早了点吧!

非也非也,养老投资宜早不宜迟。

①年轻时风险承受能力更高,有机会获取高收益。

在年轻的时候,我们有机会配置更多“进攻性”的资产,博取更高的收益。年纪增加,虽然财富积累多了,但风险承担能力也在下滑,获取高收益的机会也随之减少。

②时间也是成本,投入越早,越划算。

早期定投的养老资金经过长期沉淀,并叠加长期投资效果,可能就会产生惊人的效果。

借用美国富达投资集团测算的一个案例:

Jane在25岁时投资TDF,投资10年,每年投入5500美元,65岁退休时收获总额近62万美元;

Chris在35岁投资TDF,投资30年,每年投入5500美元,65岁退休时收获总额55万美元。

Chris虽然投入时间更长、金额更多,但由于开始时间较晚,获得的收益反而不如Jane。

(数据来源:美国富达基金,截至2017年12月31日,以上测算数据仅做参考以说明早期投资效果,不代表基金产品实际表现,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趁年轻尽早投资,投入产出比可能很高哟。

误解三

我买基金也没赚到钱,

养老目标基金就算了吧!

是的,我们看到过很多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国的基民似乎赚钱的比例不高。但是,我们发现基金产品本身的赚钱效应并不弱。基金业协会统计,十年间,权益类基金平均年化回报率达到了15%。参与统计的262只偏股型基金中,92%的偏股基金都是赚钱的,30%的基金收益率实现了翻倍。(数据来源:wind,2008/6/30- 2018年6月30日)

为啥基民却没赚到钱呢?总结原因,主要有:

(1)总是追涨杀跌,错误时点进出

(2)不清楚自己的风险边界而导致产品错配

(3)市场变幻无穷,不会应对

而养老目标日期基金,从产品设计上,能帮助我们减少这些问题。

(1)每日开放、每笔锁定的运作模式,使得投资者的资金得以分批进入、拉长持有时间,可以分散风险,提高正收益概率。

(2)按年龄自动调整资产配置比例

,使得当前的组合配置匹配投资者当下的承受能力,还能免去普通基民不会选基金之苦。

(3)采取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将资金配置在相关性低的几种大类资产中,来有效分散和对冲市场风险,力求实现风险收益的最优化。

总结来说,分批进入+长期锁定+资产配置=争取更好的盈利体验!

解答了“三个误解”,最后小欧想说一个真心的建议

很多人面对投资踟蹰不前,是因为总感觉目前积累的本金还不够,好像没什么理财的意义。事实并非如此。养老目标基金支持定投,也适合定投,我们不妨建立一个自己的“个人养老投资账户”,定下纪律,就像每个月缴纳社保一样,每月定投养老目标基金,年轻的时候钱少,就少投点,等到工资涨了,慢慢再加。

自律者更自由,每个月做好理财规划,先存钱,再花钱,量入为出,趁早开始,开始积累你的第一桶金。去迎接退休后更恣意、更自由的“第二人生”!

以上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认真阅读相关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

基金名称中包含“养老”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本基金不保本,可能发生亏损。投资人应当以书面或电子形式确认了解基金的产品特征。

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取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