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房子换每月2000块养老金,干不干?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以房养老”保险正式推向全国。

以房养老,简单说就是老人将房子抵押给某机构,该机构每月给老人一笔养老金;待老人身故后,该机构获得房产抵押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于用于偿付养老相关费用。

换句话说,每月给你2000块,死后拿走你的房子,你干不干?

实际上,以房养老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07年,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就相继出现过自发性试点,在当时并未被市场接受。2014年7月1日,以房养老正式试点。截至目前,试点时间已超过4年,试点范围也进一步扩大,效果始终不明显。

数据显示,就保险版业务来说,截至今年6月,完成承保手续的不足百户,对个人来说,究其原因,实在复杂:

1、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大部分国人“养儿防老”和“家产传后”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比起用房子换养老金,老人更愿意将房产留给子女,由子女来养自己的老。

60岁以前按揭买房,60岁以后抵押房子养老,百年之后,什么都没有留下。这是很多人对于以房养老的直观感受,也是残酷的现实。

用房子换每月2000块养老金,干不干?

2、房屋抵押收益低

用房子来换养老金,收益有多少呢?简单算一笔账:

如果60岁投保,将评估价值为100万的房屋抵押给保险公司,男性每月可领取2514元,女性每月可领取2082元。

投保人身故后,保险公司会处置抵押的房屋,处置所得,扣除每年的保费和其他费用成本后,剩余金额根据遗嘱分给继承人——如果还有剩余的话。

在很多城市,价值100万的房子,每月租金达到2000块并不是难事。看出来了吗?拿房子换养老金,甚至不如出租房屋收益高。更别说,人们更倾向于相信房价始终会上涨,早早抵押房产容易吃亏。

3、受益面小、门槛高

房屋变现后,目前仅用于养老一项,受益面单一,且仅能抵押有完全独立产权的房屋,门槛高,吸引力小。如果可以将其他类型的不动产列入抵押范围,变现后可用于子女创业、孙辈就学等,也许能将以房养老对老年人的吸引力提高不少。

用房子换每月2000块养老金,干不干?

拉卡拉金融有话说:

以房养老可以作为丰富养老模式的一种尝试,却不能局限于此。国人的一生,都与房子紧密相连。如果连养老都需要有房子,这也太悲哀了。

互动时间:如果你有房产,你愿意抵押房子换养老金吗?欢迎留言回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