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價重回三年前,房價也能降回去嗎?

地价重回三年前,房价也能降回去吗?

9月7日,南京鐵心橋區域的地塊出讓,整個過程僅經過3輪競價,被龍湖地產拿下,樓面地價13993元/平方米,接近底價成交。

這一價格相當於回到了3年前,且和此前出讓的鄰居地塊相比低了近4000元/平方米

地价重回三年前,房价也能降回去吗?

結合近期土地市場流拍率居高不下、成交地塊也多以底價出讓的情況來看,這或許意味著房地產市場進入了冷卻期,地價與房價素來有“麵粉“與”麵包“之稱,二者休慼相關。現在,既然“麵粉”的價格重回三年前,那“麵包”的價格也能回得去嗎?

地价重回三年前,房价也能降回去吗?

通過觀察近年土地購置均價佔商品房銷售均價的比重,不難看出地價在房價中的“話語權”越來越大,地價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了房價。超過70%的佔比似乎在向我們宣示:

要看房價走勢,直接看地價的漲跌。地價降了,房價也一定會降。

地价重回三年前,房价也能降回去吗?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拿房地產市場的中心“北京”來看,近三年,其平均房價從4.5萬漲到6.5萬,基本保持一年一萬的漲勢,雖然管控越來越嚴格,但房價卻似乎並未受到太大的影響,始終堅挺。可見,房價上漲的趨勢不是那麼容易被改變的。

此外,房子作為一種商品,其價格的高低受供求關係的影響。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16年,我國商品房銷售額11.8萬億,比上一年增長34.8%。2017年,商品房銷售額突破13萬億,達到13.37萬億,創下歷史新高。購房需求之旺盛可見一斑。

有需求就有市場,這樣看來,僅僅依靠地價的“努力”很難把房價拉回到三年前的水平

上海易居地產研究院的數據也驗證了這一結論,2018年4-7月,地價同比增幅已連續4個月下跌,而房價同比增幅則連續4個月小幅上漲,到7月份,房價同比漲幅已大於地價同比漲幅。

雖說影響房價的不完全是地價,但地價下跌確實可以為房價下跌創造較好的條件,或者說房價上漲的空間相對會減少,所以地價下跌多少是具有市場信號意義的。

對個人來說,地價下跌或將粉碎其“靠房致富”的金融夢。未來,一旦房價進入橫盤期,那麼藉助銀行槓桿投資房產,以錢生錢的可能性將不復存在,房子的投資價值將大大降低。

對政府來說,房子的投資價值降低,或許就會在無形中將更多房源分配到剛需手中,真正實現“房住不炒”

而對房產商來說,地價下跌,而房價上升或不變,看似會大大增加他們的利潤空間,實則不然,在“限房價,競地價“影響下,房企的資本積累之路仍不會好走。

而這種形勢下我們有何機會呢?

一是在傳統房地產融資環境越來越糟糕的境地下,開發商資金鍊面臨極大壓力,“現金為王”。部分開發商為了快速回款,將項目打折銷售。恆大就在黃金週的名義之下,從8月30日開始對旗下住宅樓盤打出了全部89折優惠的廣告,有些項目甚至低至74折。

這需要根據地區和項目位置而定,但不失為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

二是在二手房領域,市場逐漸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購房者擁有更多話語權,這意味著以廣撒網的策略多看多談,或許能夠收穫驚喜價格。

然而這是否意味著房價要跌呢,筆者並不認為。國家既然能夠抑制房價增速,那麼當然也能兜底基本面,大幅回落是不用想了,更不用說跌回三年前了。

點擊關鍵詞閱讀往期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