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熱 很多的年輕人越怕出汗

夏天其實就是應該多出汗,這沒有辦法避免。而且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不流汗,反而更易生病,怎麼辦,才能避免。下面有幾招可以試一下。說不定對自己有用。

別太貪涼。長時間呆在空調房裡,身體調節能力容易失調,出現多種不適。因此,最好少開空調,小孩、孕婦及患有關節炎、風溼病、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就更要注意。即使開,溫度以26℃為宜,保證室內外溫差別超過7℃;大汗淋漓後不要衝涼水澡,以免受到風寒溼邪侵襲。夏日貪吃生冷瓜果,容易引發胃腸炎。吃冷飲時最好等到食物的溫度接近體溫時再慢慢嚥下,以免刺激胃腸道。

天氣越熱 很多的年輕人越怕出汗

飲食開胃。一進三伏天,很多人就會受到“苦夏”的困擾,口淡乏味,食慾不振。因此,“開胃”是夏季養生的重點。專家建議,夏天可以多吃點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蕎麥都能解熱祛暑、健脾開胃。益氣養陰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藥、大棗、蜂蜜、蓮藕、木耳都是不錯的選擇。此外,雞鴨肉、瘦豬肉等平性或涼性的肉製品也有滋陰養胃、健脾補虛的功效。

身體祛溼。睡前用40℃溫水泡腳,可祛溼,還能提高睡眠質量。還可以刻意出些汗,讓溼氣隨著汗水散發出去。多吃健脾化溼的食物也有幫助,紅豆、綠豆、荷葉煮粥,藿香、佩蘭、蒼朮泡茶,生薑切片煮水,都有祛溼之效。辣椒雖能開胃助消化,祛溼功效卻一般。

天氣越熱 很多的年輕人越怕出汗

“低調”運動。常說的“夏練三伏”,並不是讓大家不分時間、地點、情況地去鍛鍊。夏天人體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鍛鍊方式必須量力而行,最好進行一些“低調”的運動,既能起到鍛鍊效果,又不至於出現不適。夏天運動最好安排在涼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間注意少量多次地補水;室外氣溫超過32℃,空氣溼度超過60%時,最好選擇在涼爽的室內運動。

晚睡早起午補覺。晚睡並不是提倡大家在夏季熬夜,而是要求人們順應夏季晝夜變化的特點按時作息,睡眠時間不要超過11點。夏季早上六七點起床比較好。午睡有利於氣血平衡,能補充體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健康午睡以30~60分鐘為宜,超過1小時則適得其反,可能干擾晚上睡眠。

天氣越熱 很多的年輕人越怕出汗

靜坐除煩。醫學研究表明,夏天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溼度高於80%的時候,人體情緒調節中樞就會受到明顯影響,人也容易心煩意亂,而老人的夏季心煩指數會比年輕人更高。緩解煩躁心情可以採用靜坐的方式,如果配合做一些小動作,不但能迅速達到心氣平和,還能夠活血通絡。

這些方面,我們都會碰到。努力做到幾點。也能讓我們身體健康。加油吧,小夥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