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建立的凌霄閣24功臣中,爲何沒有羅成的一席地位呢?


大唐太宗貞觀十七年,李世民為了懷念和表彰曾一同創業的團隊成員,選定了二十四位功臣元勳,命大畫家閻立本繪製1:1的畫像,懸掛在凌煙閣,史稱“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像”。從此如“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的詩句,用於描繪建功立業的志向。

李世民建立的凌霄閣24功臣中,為何沒有羅成的一席地位呢?

查看這二十四人的名單,會顛覆你腦子裡的預設,為什麼呢?因為《隋唐演義》不等於歷史!而羅成缺席“凌煙閣”太正常了,因為根本就沒有這個人。

歷史上並沒有羅成其人,羅成是演義小說中出現的名字,原型人物是隋唐交替之際的猛將羅士信!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評定二十四位功臣之時,羅士信早已陣亡多年,如果羅士信能夠多活幾年,肯定能夠位列凌煙閣。

李世民建立的凌霄閣24功臣中,為何沒有羅成的一席地位呢?

羅士信是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和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秦瓊是老鄉(沒有親戚關係),少年從軍,是隋朝名將張須陀賬下一員猛將,跟隨張須陀東征西討,消滅多支反隋武裝,史書上記載:“每戰,須陀先登,士信為副。煬帝遣使慰喻之,又令畫工寫須陀、士信戰陣之圖,上於內史。”

唐高祖李淵派秦王李世民率軍征討劉黑闥,二月,唐軍收復洺水(今河北曲周),並派大將王君廓鎮守,劉黑闥為了奪回洺州,集結重兵反撲,“黑闥於城東北築二甬道以攻之,世民三引兵救之,黑闥拒之,不得進。”

李世民建立的凌霄閣24功臣中,為何沒有羅成的一席地位呢?

而在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對比一下排名最後的秦瓊,之前經歷與羅士信很相像,也是先在李密帳下,後歸王世充。秦瓊也是在此時投奔李唐。但之後的功勞,秦瓊大多了。先是在抵擋宋金剛時大破並幫助成功收降尉遲恭,隨後大破竇建德、王世充聯軍,在攻打竇建德時率先衝破其陣。在對陣劉黑闥時又立大功,成功將其主力擊破。最重要的一點,秦瓊之後參與了玄武門之變,為李世民除去李建成、李元吉也出了力。這些都是早死的羅士信不能比的。

所以,羅士信只是一名普通武將。在唐軍中短短三年,功勞不足以得過高賞賜。若讓他上凌煙閣,群臣斷然不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