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忍他人不能之忍:劉邦、李世民

能屈能伸,不僅不是貶義詞,還是人身上的閃光點。雖說是閃光點,不過誰也不想頂著縮頭烏龜的名號,所以大多數人一旦有權有勢就先把這個烏龜帽扔掉,脫非入歐。

能忍他人不能之忍:劉邦、李世民

當然有人烏龜帽子戴習慣了,就算已是九五之尊,也能別人不能之事、忍別人不能忍之氣。

對於這個優點,劉邦跟李世民有共同語言,還能互相交流心得。

劉邦(白登山之圍)

能忍他人不能之忍:劉邦、李世民

說起他能屈能伸的事蹟足有一籮筐

早期:劉邦因為遊手好閒被嫂子奚落,惹鄰居笑話;

起兵之後:有一次劉邦大敗,駕車倉皇而逃,為了減輕車的重量,幾次將兒子女兒扔地上;

楚漢爭霸:項羽把劉太公抓了,威脅劉邦說要將劉太公煮了。劉邦也不惱不氣,反而說:咱們結義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煮你爹,別忘分我一杯羹。

從上面可知劉邦絕對厚黑學的宗師,實際在他奪得天下之後還有一件特別丟臉的事。不過再丟臉又如何,劉邦表示都是浮雲。

能忍他人不能之忍:劉邦、李世民

韓王信與匈奴交戰不利,劉邦責斥他。韓王信大恐,反而和匈奴冒頓單于合謀進攻大漢。劉邦親率大軍阻擊,隨行人員有陳平、樊噲、周勃等人。

漢軍在楚漢之爭受到磨練,氣勢如虹,幾次擊敗韓王信和匈奴。節節勝利讓劉邦有點飄飄然茫茫然不知所以然,劉邦親率騎兵到達平城,卻不想遭遇匈奴埋伏,劉邦陷入重重包圍之中。

步兵則被冒頓單于所阻,此時劉邦騎兵被四十萬匈奴大軍死死圍在白登山上,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形勢十分危急。(騎兵作戰,歷來只攜帶少量食物。)

能忍他人不能之忍:劉邦、李世民

為了能活命,劉邦也不要臉了,他先採用陳平之計賄賂閼氏(單于皇后),後和匈奴訂立盟約,才得以突圍。(這個盟約應該沒有明面上那麼簡單。)

為了取信匈奴,劉邦甚至想讓親生女兒魯元公主前去和親。魯元公主哭鬧,呂后就找宗室之女前去和親。

有這次教訓後,劉邦再也不講北伐匈奴的事了。

李世民(渭水之盟)

能忍他人不能之忍:劉邦、李世民

習慣性能屈能伸的劉邦幹這事也就算了,濃眉大眼的李世民怎麼也簽了城下之盟呢?

李世民還真幹了,不過人家厲害啊,為了洗刷這次恥辱,多次攻打突厥,將突厥帝國都打散了。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登基為帝,不久後突厥大軍由涇州直奔長安,在長安城外幾十裡出列陣。二十萬突厥大軍結陣於渭水,整個長安人心惶惶,全都亂作一團。李世民鎮定自若,引六騎至渭水,與頡利可汗面對詳談。

(李淵在晉陽(太原)起兵後,就結交突厥,對突厥勢力十分恭敬。)

李世民六騎赴會,頡利可汗懷疑李世民有詐,沒有攻打長安。在跟李世民詳談兩日後,兩方勢力在渭水便橋上籤署盟約。

能忍他人不能之忍:劉邦、李世民

(估計這個盟約內容不太好,估計是不平等條約,讓李世民深以為恥)

渭水之盟後,突厥(實際是東突厥。東西突厥以天山為分界線)內部分裂,而唐朝經過這麼多年休養生息,軍力已經十分強盛。

能忍他人不能之忍:劉邦、李世民

在貞觀四年,李靖率兵破突厥,將蕭後和傳國玉璽送回長安。此後唐朝對西突厥戰事大多都獲得勝利,最後更將頡利可汗擒獲,突厥勢力不復從前。

能忍他人不能之忍:劉邦、李世民

在勢力弱小的時候該低頭就低頭,就像石敬瑭自稱兒皇帝;宋真宗給遼國、西夏錢;朱元璋謙卑地給張士誠寫信……

勢力弱小還裝硬氣,那就自取滅亡。

今時低調只為明日高調(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