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金为何在养老基金领域这么拼

昨天参加了华夏基金与富达国际关于养老基金合作的签约仪式,现场活动设计得非常的国际化,当然并不奇怪,因为这是一次跨国合作。尽管投资者对富达会有些陌生,但是富达投资前副主席彼得林奇,相信很多投资者都听说过,这是资本市场教科书一样的大神级人物,其任职的麦哲伦基金在13年间中取得了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的成绩,曾经持续战胜股神巴菲特的传奇基金经理。

当然上面都是题外话,这次签约仪式只是华夏基金在养老基金领域最近这一轮的宣传活动的一部分,实际上包括前一段时间的养老基金论坛在内,华夏基金为了养老基金的推出已经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与同业其他公司相对比较传统的推广模式相比,华夏基金无疑在养老基金的推广和宣传方面拿出了更多的投入。

为何在要在养老基金领域这么拼

关于养老基金的市场有多么大的讨论之前很多文章已经做了相当多的预测了,当然那些数据说了也很难记住,所以不说也罢,这里只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去聊一聊。我们每个手里有些闲钱的人都会去投资理财,而投资理财总有各式各样的目标,但是如果总结来看无非五个方向,按照国内理财师主要理财规划的思路,分别是现金规划、养老规划、教育规划、大额支出规划和保险规划。其中现金规划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正常的资金流转和临时用钱的情况,养老规划解决的是退休以后的生活来源问题,教育规划是养儿育女无法回避的问题,大额支出规划解决的是买车、买房这些人生大件的问题,而保险规划解决的是如果发生意外,如何还能实现上面四种规划的问题。这五个问题,是日常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家庭财务问题,所以也就自然成为各类金融产品的兵家必争之地。

由于现金规划强调的是流动性,而大额支出通常会发生在两三年以内,在期限上都不能算是很长的周期,同时都会有较高的安全需求,所以二者相对比较接近,实际上在国内的金融产品中,针对这种类型需求可选择的产品是很多的,比如银行存款、理财产品、券商资管产品、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信托产品、甚至P2P。作为红海市场,银行、券商、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等各类机构的争夺非常激烈,基金行业显然并不具备绝对优势。而保险显然是另外一个金融产品类别,与基金行业并不相关。所以,从人们理财规划的角度,真正属于基金公司的主战场,无疑是养老规划和教育规划两个领域。这两项规划的时间跨度前者在20到30年,后者也在20年左右,非常有利于以投资股市见长的基金行业,同时由于时间跨度足够长对于市场波动也不会非常敏感。在基金经理从事长期投资时,不必受到市场波动和客户短期行为的影响,从而可以更加从容的实现投资理念。

华夏基金之所以在养老这个领域这么拼,无疑是高度看重养老这一领域的潜在价值。按照富达国际的经验,支持这家国际顶级投资机构的最核心业务之一就是针对投资者养老需求的401K企业养老金计划和个人养老金业务。

富达国际:借力华夏基金的资源拓展中国市场

作为全球最大的投资管理公司之一,富达国际对中国市场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各种原因富达国际在中国的发展并不算太快。此次与华夏基金在养老基金领域的合作,显然也是找到了双方都认可的点。此前华夏基金的养老论坛中,被誉为目标日期基金之父的郑任远先生出席活动并发表演讲,而郑任远正是富达投资的一员。富达国际是养老金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在美洲、亚洲、欧洲均有广泛的养老相关业务。华夏基金在国内基金市场的领导地位,以及华夏基金在养老基金领域雄心勃勃的战略,显然也是吸引富达国际合作的重要理由。借力华夏基金的市场资源与渠道资源,有理由相信富达国际在国内市场会有更大的发展。

华夏基金究竟从富达国际拿到了什么资源

按照华夏基金的说法,华夏基金主要从富达国际拿到了经验和支持团队。由于养老基金在国内还属于新鲜事物,在大多数公司还只能依据相关的金融模型和原理去摸索方案的时候,富达国际可以给华夏基金带来大量的实际操作经验,这一点显然是非常有价值的。有过投资经验的人都很清楚,模拟业绩和实际投资业绩是非常不同的,不经过实战检验的理论永远是理论。华夏基金的养老基金产品设计,按照发布会的说法,都是由双方团队协作完成的。

当然,笔者认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品牌。富达国际在国际养老金市场处于领导品牌的地位,而华夏基金在国内同样具有领先优势,两个强势品牌交织在一起,打造国内养老基金的领先品牌,显然优势非常明显。

首批养老基金应该怎么看

应该说首批养老基金的推出各界都是寄予厚望的,基金公司层面会认为这是战略性布局的机会,从市场管理者角度,养老基金有望转变目前市场资金的结构,进一步增加长线资金在市场中的比重,而投资者第一次有机会去尝试一些以解决实际理财问题为目标的金融产品。

但是,笔者要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养老基金尤其是目标日期养老基金绝对不是传统上那种打着养老旗号,实际上是卖给老年人的中低风险的偏债型产品。而是以股票为核心的高风险产品,至少在在十年之内各家目标日期养老基金的下滑曲线,都不会到达需要把产品风险下调到中低风险水平的状态。所以买之前,还是要多花点时间搞清楚来龙去脉才好,稍后笔者会有一篇文章讨论如何测算养老基金的购买额度的文章,对这一块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保持关注。(文/金牛理财 《老编辑聊基金》田立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