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有張禁忌表,科學飲用大全!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麼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說法的。並且也可以找到證據顯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中國飲茶起源眾說紛紜: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於上古,有的認為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南北朝、唐代的說法也都有,造成眾說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無“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記載,直到茶經的作者陸羽,方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茶起源於唐代的說法。其它則尚有起源於神農、起源於秦漢等說法。


喝茶有張禁忌表,科學飲用大全!


神農說

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而中國飲茶起源於神農的說法也因民間傳說而衍生出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

西周說

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它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秦漢說

現存最早較可靠的茶學資料是在漢代,以王褒撰的僮約為主要依據。此文撰於漢宣帝三年(公元前五十九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經之前,茶學史上最重要的文獻,其文內筆墨間說明了當時茶文化的發展狀況。

六朝說

中國飲茶起於六朝的說法,有人認為起於“孫皓以茶代酒”,有人認為系“王肅茗飲”而始,日本、印度則流傳飲茶系起於“達摩禪定”的說法。然而秦漢說具有史料證據確鑿可考,因而削弱了六朝說的正確性。

喝茶有張禁忌表,科學飲用大全!

喝茶不僅能修身養性,而且還可起到養生的作用。喝茶成為很多人的一種習慣,但喜歡喝茶不一定就會喝茶,比如什麼時間段適宜喝茶、哪些人不宜喝茶等,這些都不是很清楚。喝茶是有很多學問的,茶喝不好或喝不對,就起不到養生的作用。

茶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綠茶、花茶、紅茶、白茶、烏龍茶、普洱茶等。我國南方很多地區都產茶,當地人祖祖輩輩都喝茶,他們從茶中吸收的營養和對茶的偏愛及依賴,比不產茶地區的人要多得多。有些沒有喝茶習慣的人為了追求健康去喝茶,喝了之後卻很難受,因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並非人人適合喝茶。

喝茶有張禁忌表,科學飲用大全!

喝茶有張禁忌表,科學飲用大全!

喝茶有張禁忌表,科學飲用大全!

喝茶有張“晴雨表” 不同的茶有不同功效

綠茶

防癌降脂降壓

綠茶是沒有發酵的茶。龍井、碧螺春、雀舌都屬於綠茶。

喝茶有張禁忌表,科學飲用大全!

【特點】清湯綠葉

綠茶通常被認為有防癌、降血脂、降血壓、減肥等作用。經常吸菸者,喝喝綠茶,可減少尼古丁的傷害。

喝茶有張禁忌表,科學飲用大全!

白茶

明目保肝護肝

白茶就是輕微發酵茶。白牡丹、貢眉、白毫銀針都是白茶。民間素來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之說。

白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白茶除了含有其他茶葉固有的營養成分外,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活性酶,國內外醫學研究證明長期飲用白茶可以顯著提高體內脂酶活性,促進脂肪分解代謝,有效控制胰島素分泌量,延緩葡萄粉的腸吸收,分解體內血液多餘的糖分,促進血糖平衡。

喝茶有張禁忌表,科學飲用大全!

可治麻疹

陳年的白茶可用作患麻疹的幼兒的退燒藥,其退燒效果比抗生素更好。在中國華北及福建產地被廣泛視為治療養護麻疹患者的良藥。其性寒,功同犀角,古人稱之是治麻疹之聖藥。

【特點】綠葉紅筋

由於其外觀呈白色,故名為白茶。白茶通常有一定的明目、保肝護肝、促進血糖平衡的作用。尤其是老白茶,還有降火、消炎、利咽的作用,對治療喉嚨炎、喉嚨痛有一定功效。

黃茶

益脾胃助消化

黃茶就是輕發酵茶。君山銀針、溫州黃湯、廣東大葉青都是黃茶。

喝茶有張禁忌表,科學飲用大全!

【特點】黃湯黃葉

黃茶通常是葉黃茶黃,主要是因為揉捻後乾燥不足,葉色變黃。黃茶有一定的殺毒作用。益脾胃、助消化,而且還有助於脂肪代謝。

喝茶有張禁忌表,科學飲用大全!

青茶

降血脂抗衰老

青茶就是半發酵茶,又叫烏龍茶。鐵觀音、烏龍、大紅袍、鳳凰單叢、鳳凰水仙、凍頂烏龍都是青茶。

喝茶有張禁忌表,科學飲用大全!

【特點】綠葉紅邊

青茶含較多茶多酚,有降血脂、抗衰老、減肥、提神作用,但是不宜空腹或睡前喝。

紅茶

暖脾胃消疲勞

紅茶就是全發酵茶。正山小種、大吉嶺、斯里蘭卡等都是紅茶。


喝茶有張禁忌表,科學飲用大全!


【特點】紅湯紅葉

紅茶通常是紅湯紅葉,有助於消化、暖胃、提神、消疲勞的功效。

黑茶

降血脂解油膩

黑茶就是重度發酵茶。比如普洱茶、六堡茶、安化黑茶、湖北老青茶等一般都是黑茶。

喝茶有張禁忌表,科學飲用大全!

【幹茶】呈青褐色

【湯色】橙黃或褐色

有降血脂、解油膩、防止糖尿病、抗衰老的作用。

喝茶有張禁忌表,科學飲用大全!

喝茶有張“禁忌表”

喝茶有張禁忌表,科學飲用大全!

喝茶有張禁忌表,科學飲用大全!

空腹喝茶

空腹喝茶易傷胃,還會引起頭暈乏力,也就是俗稱的“醉茶”。但也不要飯後馬上就喝,以免加重腎臟負擔。最好在飯後1小時左右喝茶。

睡前喝茶

以免影響睡眠。

過度喝茶

有的人為了減肥,大量喝生普,結果導致指甲凹凸不平,嘴角發炎、還出現了貧血。因為茶的鞣酸和鐵質結合,形成一種不溶性物質,阻礙鐵吸收,因此,大量喝濃茶,會讓鐵流失。

喝隔夜茶

因為茶水放置時間太長,容易導致細菌大量生成,變成強刺激性、強氧化物,刺激胃腸,從而產生炎症。

喝茶有張禁忌表,科學飲用大全!

用茶水送藥

可能會影響藥效。吃完藥一小時內別喝茶。

喝變質茶、焦味茶、久泡茶

因為這些茶中的有用物質已被氧化,作用下降,而且這些茶湯中會存在微生物超標、不衛生的隱患。

喝茶有張禁忌表,科學飲用大全!

喝冷茶、串味茶、燙茶

最好也不要喝涼了的茶,以防變味,並滋生有害物質。最好也別喝56攝氏度以上的茶,因為常喝溫度高的功夫茶、熱粥容易導致食管癌。

少喝濃茶、生茶

殺青後不經揉捻而直接烘乾的青綠茶,容易傷胃,尤其是秋冬季節不要喝新茶、濃茶。如果一定要喝生茶,切忌空腹喝。

茶的分類

依照茶多酚的氧化程度將初製茶分為綠茶、黃茶、黑茶、青茶(烏龍茶)、白茶和紅茶六類。

發酵程度也可以叫氧化程度,六大茶類如下:

綠茶:不發酵茶、多酚氧化程度大於10%,代表性茶如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

白茶:微發酵茶、多酚氧化程度5-15%,代表性茶如白牡丹

黃茶:輕發酵茶、多酚氧化程度10-25%,代表性茶如霍山黃芽、君山銀針

青茶(烏龍茶):半發酵茶、多酚氧化程度20-70%,代表性茶鐵觀音

黑茶:後發酵茶、多酚氧化程度70-95%,代表性茶安化黑茶,老青磚

紅茶:全發酵茶、多酚氧化程度80-100%,代表性茶祁門紅茶、雲南紅茶

喝茶有張禁忌表,科學飲用大全!

喝茶有張禁忌表,科學飲用大全!

喝茶有張禁忌表,科學飲用大全!

茶的保健作用

能減低心腦血管發病和死亡風險

據研究報道,日本研究者從1994年起對某地4萬多名40歲至79歲中老年人進行跟蹤調查發現,與一天喝茶不到1杯的人相比,每天喝5杯以上綠茶的男性因腦血管病死亡的平均風險下降了22%,女性下降了31%,其中腦梗塞下降最明顯,男性下降42%,女性下降達62%。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喝茶3杯,可降低患心肌梗死風險70%。芬蘭和法國也有研究報告顯示,每天喝茶2~3杯,可降低中風的發病風險。

有降低膽固醇和血壓的作用

香港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喝茶可使血總膽固醇水平下降25%。還有一項研究喝茶與高血壓發病關係的調查發現,不喝茶的人高血壓的發病率為10.55%,常喝茶的人為6.95%,茶的確有一定的降壓作用。

有助於減少患糖尿病的風險

有研究者對1.7萬名40歲-65歲男女進行長期追蹤觀察發現,一天喝6杯以上綠茶者比一週喝不到1杯者,患糖尿病的風險減少33%。也有資料介紹,用冷開水泡綠茶喝,防治糖尿病的效果更好。

有助於防治早老性痴呆

茶對大腦細胞有保護作用,茶能有效延緩大腦退化,有助於維持大腦血管的健康。最新研究表明,多喝茶可改善記憶力和防止早老性痴呆。

有抗壓力和抗焦慮作用

現代生活工作節奏快、壓力大,常引起焦慮、緊張、煩躁不安、抑鬱等精神心理症狀。綠茶含有茶氨酸,它是一種無鎮靜作用的鬆弛劑,可以幫助大腦增加產生γ波,γ波可幫助控制焦慮情緒,提高注意力,改善精神狀態和總體機能,一般3-4杯綠茶能含有100-200毫克的茶氨酸,這使得綠茶在抗壓力和抗焦慮方面有較好的功效。

能提高免疫力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研究指出,連續2周每天喝5杯茶的人,其體內會產生大量的抗病毒干擾素,其含量是不喝茶人的10倍,這種可以抵抗感染的蛋白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並有效幫助人體抵禦流感。

能提高殺菌力

2008年5月有一則報道,埃及有學者用“綠茶加抗菌素”試驗了28種病菌。結果發現,綠茶可使抗菌素藥力大增,最高殺菌效率可提高3倍以上,並且,還有降低各種病菌耐藥性的作用。

有減肥瘦身效果

研究者發現,喝茶10年以上者與不喝茶者相比,男性體脂比例約減少20%,女性可減少30%。在品茶中減肥豈不是件美事!不僅如此,茶還是對皮膚有很好保護作用的美容劑,多喝茶人靚麗。

其他保健作用

茶還能消除疲勞、提神、明目、消食、利尿解毒、防止齲齒、消除口臭,茶還是鹼性飲料,有利於酸性體質的糾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