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羅曉平先生速寫(2016年中秋節後3日徐之騰寫於重慶沙坪壩)

羅曉平,男,重慶市人, 成都大學:中國_東盟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師從當代著名油畫藝術家張延昭教授.炎黃畫院特聘一級畫師.中國意象油畫研究會會員. 重慶美術家協會會員. 職業畫家.,幼時師從國畫大家王閒影. 四川美術學院工藝系師從鍾茂蘭.李寶琴.雷洪等老師. 八十年代初在南京軍區空軍文化部軍人倶樂部從事美術宣傳工作, 近兩年來.多幅油畫作品參加全國及省.市級舉辦的專業畫展. 油畫作品:( 霧鎖長江) 由銀川市美術館收藏, 油畫作品:( 雪域高原) 由華人當代美術館收藏, 油畫作品: (川西高原) 寧夏圖書館收藏,油畫(一路向西)2013年8月21日寧夏銀川電視臺進行了專題報道. 參加了2014年甘青寧三省聯展.2015年6月由安徽美術出版社發行的 (當代油畫) 刊發10幅油畫作品. 2016年1月由四川美術出版社發行出版的(油畫界---現在進行時) 刊發10幅油畫作品. 2013年8月21日寧夏銀川電梘臺曾進行了電視專題報道: (http://www.ycgbtv.com.cn/folder12/folder36/2013-08-22/2013-08-22-11592.html (文化銀川: 無為而為--有感於羅曉平和他的油畫藝術) 寧夏日報. 銀川晚報. 銀川都市生活報曾多次刋發其作品近40餘幅.和專題報道, 2015年4月18日至4月24日在銀川美術館舉辦羅曉平亇人油畫展(大地情懷) 展出90幅油畫作品. 2015年10月12日始在華夏重慶藝術中心舉辦羅曉平油畫展--靈與悟. 展出42幅油畫作品, 2016年9月15日至10月15日在重慶華人當代美術館舉辦:隨心遊歷....羅曉平油畫展. 2016.10.22日.北京宋莊(漁港)參加詩性中國油畫展. 2016.10.28日北京.山水美術館(荷).(赤水)參加紀念紅軍長征80年慶典,2016.10.參加中國意向油畫研究會在成都中美華人當代美術館主辦的: 意象巴蜀展. 2017年8月應央視.香港美協邀請赴香港參加:慶祝香港迴歸三十週年盛大慶典活動.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嘉陵江畔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四季歌150x80cm 布面油畫 2017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蜀山行 200x100cm 布面油畫 2017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雍仲桑周寺如意法寶院 140x80cm 布面油畫 2017

敬畏之心與崇高之美

——讀羅曉平的油畫作品

吳永強

(文學博士、藝術評論家、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導)

羅曉平是我的朋友,因為要做展覽和出畫冊,囑我寫篇東西,身為朋友,我當然責無旁貸。但由於公事私事一大堆,我給自己找了千般拖延的理由。轉眼間就到交卷的時候了,不得不坐到了電腦面前開始敲擊鍵盤。老實說,雖然是朋友,過去我對羅曉平的創作只有零星的瞭解,這次因為要完成作業,才得到一個集中溫習的機會。不過,把他的作品一路看過去,我第一時間便起了感觸,由衷歎服曉平兄真是一位勤奮的畫家,不必說過去的積累,單是近年的畫作就讓我目不暇接了。本次展出和收在這本畫冊裡的作品,便主要是從這部分作品中精挑細選出來的。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巴山秋色100x100cm 布面油畫 2017

從題材上看,羅曉平的畫有風景,有花卉,有靜物。其中風景佔了最大的比例。對比其花卉和靜物,我感到,風景不僅是羅曉平最習慣處理的題材,也幾乎可以說是施於其全部創作的一個調性,因為即便是他筆下的花卉和靜物,也有風景畫的尺度和風景畫的氛圍,換句話說,它們不是作為單純的花卉和靜物被對待的,而是經過了某種“風景性知覺”的過濾,變成了花卉的風景和靜物的風景。這些畫面具有充分的時空感、場景性,並自在地散發出活力。儘管花卉還是花卉,靜物還是靜物,然而一切可辨識的視覺對象都悄悄地起了形態的變異,有的細節被刪除了,有的部分在恣意蔓延。原本屬於對象的實體發生了結構性改變,正在朝著畫面本身的邏輯生成。不過與此同時,它們也在向著自然的方向還原了,就像鮮花不甘心被插在瓶中,物品不再滿足於室內的日常,它們要回到天地之間、陽光之下,去呼吸空氣,沾染甘露,邂逅風雨晦明和時辰的變化。是畫家的“風景性知覺”,給了它們迴歸的力量。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藏區風情 90x70CM 布面油畫 2017

不難看出,羅曉平雖有深厚的寫實功力而並不作繭自縛,他的作品多方面地吸收了西方現代派繪畫的語彙,經常利用大色域和分解重構的方法來處理對象。不過這並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畫家所使用的一切方法最終都匯聚為一個意義焦點,那便是對自然之美充滿敬畏感的追蹤。也許是經受不住這樣的誘惑,羅曉平一次又一次地走向野外。為此,他還特地購置了一輛房車,以便讓自己行在野外,睡在野外,與自然事物朝夕相處。在其得之於野外寫生的畫面中,我們甚至可接連見到探險者行路的軌跡——風暴、飛雪、瀑布,冰川、沼澤、巉巖、巨壑,以及極寒的天氣、蒼茫的原野、翻滾的雲天和響動的經幡……他不僅這樣常常於極境中探險,也把從險境中汲取的動能推及平凡的景物,令運動的節奏和變幻的色彩貫穿了他的大部分作品,即便是碧潭荷影、幽林曲澗,或靜靜的村寨、石砌的建築和蜿蜒的道路,也由於分享了大自然咆哮的力量而充滿視覺震撼。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晨 150x80cm 布面油畫 2017

《論語•泰伯》中有一段記載:“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觀羅曉平的作品,我便幾乎能得到一組統一的視覺圖像,可與孔子這排山倒海的修辭相參證,一句話,那就是“大”——巍巍乎!蕩蕩乎!就算不靠尺寸大小,也頗感“無能名焉”。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羅曉平畫中的“大”濾掉了人倫的計算和權勢的煊赫,誕生出美學的氣場。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川東古鎮 120x80CM 布面油畫 2017

歐洲有一個傳統的美學範疇叫做“崇高”,便與這個“大”有著等價的旨趣。本著與“優美”對立的姿態,崇高不但指向自然事物,而且指向社會人生,主要指對象以粗獷、博大的感性形態,難以馴服的力量,形成浩大氣勢,給人以身心的震撼,使其開闊視野直至提升精神境界。古羅馬修辭學家朗吉弩斯將崇高形容為“偉大心靈的回聲”;18世紀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博克將崇高表述為痛並快樂著的心情;與博克同時代的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則區分了數的崇高和力的崇高——按照他的看法——崇高是人在自覺其勇氣強大和人之為人的尊嚴時所產生的自我欣賞的情緒。概而言之,如果審美對象足以被稱為崇高的,那麼它必然具備“大”的品質,猶如廣闊的天空、浩瀚的海洋、荒涼的沙漠和莽蒼的群山,在有限的、看得見的表象背後,是無限的、看不見的事物。於是,客體之大,不管基於體的巨大、量的膨脹還是力的澎湃,統統被交付於想象力,成為人的精神世界的反射。看羅曉平的作品,我們便見識到了由於精神的反射作用而煥發出的神采,其背後是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探險。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川西冬韻 100x70cm 布面油畫 2017

儘管羅曉平經常利用寫生的方式來完成他的作品,可是我卻無法將這些作品與通俗意義上的“寫生”之作等量齊觀,因為在這種意義上,寫生只不過具有訓練畫技和蒐集素材的功能,而羅曉平的寫生早已超出了這個層面。他憑著在大自然中的行走和探險,給自己創造了一個探險生命的機會。這是對異於日常經驗的另一種生命經驗的探索,足以止住紅塵的喧囂,忘掉俗世的煩惱,並對大自然的敬畏與日俱增。事實上,羅曉平的寫生過程,就是不斷以繪畫手段確認自然之崇高和表達其敬畏之心的過程,這使其寫生超越了慣常的境界,向著激情澎湃的創作昇華而去。這個過程也不斷地陶養了畫家獨特的“風景性知覺”,使其即使回到城市和工作室內,也能夠把眼前的花卉和靜物變成充實的風景。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豐勝古鎮 120x80cm 布面油畫 2017

羅曉平採用油畫媒介來建構其繪畫世界。看他的畫,觀者最醒目的印象莫過於其物質感,那是油畫顏料在畫布上留下的“手感”的痕跡,袒露出充分的物質性——有分量,有質地,有自身運動的脈絡和肌理——可以想象的是,這種材質的物性必然與描繪對象的物性產生矛盾,又恰恰在這時,畫家的激情發揮了作用,它通過手的感觸——身體的知覺——來協調矛盾,生髮和諧,在物象塑造與色彩運用之間創造了富有張力的美感;與此同時,知覺對象被上升為承載想象力的材料,把眼前的自然對象幻化為心靈的風景。羅曉平對顏料的運用既有厚塗,也有薄塗,厚如泥漿攪拌,薄如水墨渲染,但無不具有物性的魅力。而不論厚薄,它們全都滲透著一種寫意式的旋律,自由、奔放,酣暢淋漓。近年來,羅曉平的作品越來越趨於奔放無拘,它們快要無視描繪性的呼籲,而只依靠氣勢就能先聲奪人,這是具象與抽象、物性與靈性混成的和聲,而且全憑寫意式的筆法或刀法予以實現。特別是他那嫻熟的刀法,引領著大色域,在畫面中左衝右突,釋放出了書寫般的暢快、岩漿般的衝力,逼迫畫面放棄物的惰怠,展放出個體生命與大自然交響的活性。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古鎮印象 90x70cm 布面油畫 2017

在視覺效果上,羅曉平的作品是崇高的也是美的。前者基於畫家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自然之崇高感的繪畫性轉換;後者基於畫家對畫面構成性以至於裝飾感的呵護。事實上,觀其全部作品,我們可知畫家既不肯為保持對象的完整性而犧牲情感的表現,也不肯為情感表現而犧牲畫面的美感,相反,他總是希望在描繪性、表現性與形式美之間求取平衡。他對美感的追求也許源於其早年在四川美院求學期間的工藝和設計訓練。與此同時,更早時候接受的傳統中國畫訓練又促使他自發地要求在中西藝術之間尋找姻緣,其畫對寫形與寫意、平面與透視、虛空與實在、書寫與構成等若干矛盾關係的處理,並非僅僅是受西方繪畫影響的結果,顯而易見,還有中國文化基因的無聲表達。事實上,所有這些矛盾又都可以被歸結為一個文化身份的問題,即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碰撞、衝突及應對方案,尤令今日身處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藝術家無法繞道而行。羅曉平當然不能例外。如果說崇高不僅僅起於對大自然威力的敬畏,那麼我們就會在羅曉平致力於解答這些問題的個體性實踐中,得到關於崇高美學的另一層更有精神性的領悟,那就是將不可能變為可能。利奧塔說,“存在”不可表現,卻又要求著表現,當藝術對這種要求作出正面積極的回應,它就不再關心發生了什麼,而是關心“發生”與否,這時,它就以其“保衛發生”的行動誕生出崇高美學。通俗地說,崇高美學之所以崇高,就在於其只問耕耘不問收穫而能百折不撓。所幸這種情況在羅曉平的創作生涯中不斷地發生著。

2017年10月27日,於四川大學望江校區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老人家 布面油畫 90x70cm 20017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藏民尼西 80x60cm 布面油畫 2017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荷塘輕風 150x100cm 布面油畫 2017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少女 90x70cm 布面油畫 2017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海邊旭日 80X60 布面油畫 2017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海風吹過來 70x50cm 布面油畫 2017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荷塘倩影 90X60cm 布面油畫 2017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嘉陵江上 120x80CM 布面油畫 2017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甲居藏寨 90x70cm布面油畫 2017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祁連山掠影 200x100cm 布面油畫 2017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塞上秋風 90X70cm 布面油畫 2017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色達......色達 140X80CM 布面油畫 2017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無名花 90X70cm 布面油畫 2017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夏日荷花 100x100CM 布面油畫 2017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鄉村寫意 100X80cm 布面油畫 2017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魚村 80x60CM 布面油畫 2017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畢棚溝 100x80cm 布面油畫 2016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川西深秋-120x80cm2016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蘆花紛紛.80x80cm.2015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靜靜的大寧河 150x100cm 布面油畫 2014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華夏之光120x80cm2014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1978年在姜家區紅旗知青場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川西松枰溝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重慶巴南區二聖鎮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貴州赤水寫生路上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青島海邊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川西卓克基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羅曉平近照(2016年徐之騰拍於重慶渝北華人當代美術館羅曉平作品展覽現場)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羅曉平與翁凱旋、馬漓澧合影( 2016年12月16日徐之騰拍於翁凱旋教授工作室)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徐之騰與羅徠、羅曉平、張建翔、鄭曉東、徐斌合影(2017年12月15日拍於成都大學中國東盟藝術學院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成都大學 中國-東盟藝術學院成立大會留影

羅曉平油畫作品展

更多作品請朋友們前往四川省美術館參觀

開幕式時間:2018年1月6日(星期六)下午3時正

展出時間: 2018年1月6日---9日

展出地點: 四川省美術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