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坐地起價166套餐變800元 按件加錢還收「高溫補貼」?

“傢俱按立方米收費,你說我是搬家還是做立體幾何呢?”把套餐反覆研究幾遍後,史女士也沒想清加價的憑證。金九銀十,搬家市場比往常熱鬧不少。藉助移動手段“觸網”的搬家公司,給出了低至一兩百元的套餐價,消費者卻發現,低價下藏著諸多貓膩,家家都有的電視、冰櫃、五斗櫥竟得按件加錢。

搬家坐地起價166套餐變800元 按件加錢還收“高溫補貼”?

10公里內166元的“一口價”

恰逢“金九銀十”,史女士想將居住多年的房子重新做次裝修,需要將屋裡的東西給清理乾淨。“大點的傢俱家電我都不要了,只要將衣物、書本等日用品和幾個家電搬到兩站公交外的另一個屋子裡,唯一大點的就是鋼琴了。”經朋友推薦,史女士在線上找到了一家名為“某某牛”的搬家公司,10公里以內的距離,一輛金盃車配上一名搬運工人,統一套餐價166元。

“24小時服務,省心一口價。”微信頁面上,搬家公司用醒目的藍色突出著這句宣傳語。套餐說明中,則單獨列出了8項額外服務價格:無電梯2樓及以上的樓層費;搬運工人加人費;加中途裝卸地址費;櫃子拆裝費;床拆裝費;工位拆裝費;平地搬運費;以及高速停車費。

“我仔細研究了下,除了鋼琴需要加點錢外,其他情況我都不涉及。”估摸著一輛金盃車夠用後,史女士聯繫了搬家公司,滿心以為能享受到“一口價”的服務。

電視鋼琴冰櫃樣樣要加錢

然而,搬家公司給出的報價卻大大超出了史女士的預料。

“166元的套餐裡,只包含15個紙箱,超出數量限制需要加錢。”“您的電視是55寸的,超過了50寸,需要加50元。”“小冰櫃同樣不在套餐內,需要加50元。”“鋼琴搬運是按照高度收費的,最小的尺寸也需要280元。”“您有洗衣機麼?波輪的還是滾筒的?滾筒洗衣機得另加50元。”……工作人員向史女士列舉了一大堆套餐外事項,總費用也迅速被提高到860元,是套餐價的5倍。

“我家的那個小冰櫃,高度不到膝蓋,一個人就能扛走,也得加價。”史女士告訴記者,五花八門的加價理由中,最令人不解的就是被歸入“其他大件”的傢俱,只要體積大於一立方米就要單加50元。比如,家庭中常用的飯桌,儘管桌面下只有四個腳,但只要總體積超過一立方米,要搬走必須加錢。“現如今,誰家還沒個50寸電視機和日常傢俱?家家都有的東西,到了搬家公司這不僅樣樣得加錢,還得先測量體積,真不知道是依據什麼。”

隨後,史女士又接連聯繫了兩家搬家公司,同樣是套餐價雖然只要一兩百元,可各種加價後,總費用就上升到800元。

坐地起價成了“潛規則”

據記者瞭解,目前的搬家市場,由於准入門檻低、行業標準缺失,坐地起價幾乎已經成了搬家公司對消費者的一種“潛規則”。

“去年,學姐就遇到了坐地起價的行為,到了目的地後,搬家工人稱東西太多,天氣太熱,要求加500元,不同意加錢就不給卸車,雙方僵持不下,最終達成加價200元的協議。”一位高校生小葉告訴記者。

除了天氣太熱外,記者瞭解到,貨物紙箱太多、書本太重、小區樓梯太陡,都可以被當做加收人工費用的理由。同時,不同的公司使用同一理由時,加價的幅度也不一樣,便宜的加50元到100元,貴的則是200元到500元。

工商部門也曾提醒消費者,要警惕搬家公司坐地起價、轉包、不籤合同的三大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