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为什么不效仿王莽,取代宋高宗?

一德格天1


“挟虏势以要君”,这是 朱熹对秦桧的评价,也是事实。

秦桧就是金国强行在南宋安排的利益代理人,这是史料所记明明白白之事。

宋金绍兴和议规定“不许以无罪去首相”(《四朝闻见录》)。把秦桧永久担任首相,写到和约里面去,一个国家的内部人事任免,要有外交和约来决定,真是绝无仅有。否则以 南宋臣民对秦桧祸国殃民的罪行恨之入骨和他不得人心的情势,如果没有大金国撑腰,秦桧别说当终身宰相了,他能再当个两三年也就不错了。正因为如此,秦桧才拼命地讨好金国,因为只有大金国存在,并通过和议让南宋臣服于金国,秦桧才能稳坐高位。

绍兴第二次议和中有“不许以无罪去宰相”,这时赵构才发现,秦桧的真正后台是金国人,但是为了议和,赵构和秦桧把秦桧的反对者贬黜的贬黜,处死的处死,再也没有人能够制衡秦桧了。

南宋高宗朝,秦桧只手遮天,朝中大小之事,皆有秦桧拍板决定。其党羽亦是遍布天下, 仅史料上出现的党羽就有孙近、韩肖胄、楼炤、王次翁、范同、万俟禼、罗汝及、程克俊、李文会、杨愿、李若谷、何若、段拂、汪勃、詹大方、余尧弼、巫伋、章夏、宋朴、 徐嚞、 史才、魏师逊、施钜、郑仲熊 、刘一止 、江跻、吴表臣、程王禹、张焘、胡世将、林待聘 、胡安国 、勾龙如渊 、李谊、 朱敦儒、薛仲邕、王彥傅、杜思旦、 魏师逊、 江邈 、薛弼、 康倬、 张瑜、 詹大方、 秦熺、林一飞、 郑柟、 旬白、 王扬英、周执羔、 胡宁、 曹泳、 汤思退、 郑炜、 王扬英、 周夤、沈兴杰、 魏师逊、郑仲熊、沈虚中、董德元、 吕愿中、 张扶、 汪召锡、 徐喜、 张炳、 王伦、 赵汾、 ,王循友、 王安道、冯由义、 丁及、 高益恭、 孙靖等70多人,由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帮派势力!

朝野找不出任何能与秦桧抗衡的势力。台谏、科举皆逃不过秦桧的掌握, 因此秦桧在南宋初已拥有接近篡位的权力。

最明显的症兆是秦桧居然能够调动高宗的私人卫队!这个卫队好比是高宗的防身刀,但刀把已经攥在了秦桧手里。《宋史·秦桧传》记载: 衢州曾有盗起,秦桧派殿前司将官辛立率领一千人去捕盗 。像这种暴乱的事儿,秦桧本该立即禀告高宗赵构。之后,赵构再下令派遣武将围剿暴乱!可是,秦桧在得知这个情况后,非但给赵构无视了,而且还擅自调集殿前司军的人马围剿暴乱。

要知道,殿前司军可是赵构的禁军,也就是说,秦桧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之下,调兵平乱这可是要治罪的啊!幸好,此事普安郡王知道了,于是他便将此事告知了自己的养父赵构。赵构此时感到颇为惊讶!

好歹,秦桧要平乱也要打声招呼啊!可秦桧竟然敢私自调动殿前司军,这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了,而且他问秦桧的时候,秦桧竟然对赵构来了一句,这点儿小事儿就不劳您大驾了。我秦桧就能帮你料理。这不由的让赵构对秦桧很是气愤!毕竟,秦桧这是在私自调动军队,已经犯了大忌!而且调集的部队正是自己手底下的殿前司军。这支军队应该听令于赵构,而非是秦桧!

从这件事儿上,便可以测度出秦桧的可怕,轻易便可以调集调集殿前司军的宰相,说实话秦桧真是第一个。

秦桧凌驾朝野凌驾皇权之证据:

《朱子语类》:

高宗所恶之人,秦引而用之……高宗所欲用之人,秦皆摈去之,举朝无非秦之人,高宗更动不得。

同书:秦太师死,高宗告杨郡王云:“朕今日始免得这膝裤中带匕首!”乃知高宗平日常防秦之为逆。但到这田地,匕首也如何使得!

为了防秦桧,宋高宗得天天带着匕首。

《宋史》记载:“(秦桧)又阴结内侍及医师王继先,伺上动静。郡国事惟申省,无一至上前者。桧死,帝方与人言之。”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

“士大夫投书启者,皋、夔、稷、契以为不足比拟,必曰元圣,或曰圣相,至有请加桧九锡及置益国官属者。至于忘仇逆理,陷害忠良,阴沮宗资之议,其罪尤大。帝渐知桧跋扈,惮之,不敢发,至是首勒熺致仕,欲以次斥逐其党,而国势已不振矣。

就是说在秦桧晚年甚至还想取赵构而代之。在他的指使下,他的秦党集团加紧了篡位的步伐。 他指使进士施锷上文歌颂时政,永免其文解,从此颂咏献媚的人越来越多。 台州曾惇献诗,称秦桧为“圣相”。

绍兴二十五年,静江知府吕愿忠向秦桧献《秦城王气诗》,张扶上书请秦桧坐只有天子可以坐的金根车,王循友上书为秦桧加九锡, 设益国府官署,秦桧泰然受之。王循友因此 被秦桧升任建康知府。张瑜在秀州挂秦桧父子像,秦桧将他由摄知州升任正任知州。

在当时的局势看来,秦桧取高宗而代之不是不可能。以他挟虏以要君的举动看来,秦桧取而代之肯定是早晚的事儿。所以因为他的指使,做为秦党一员的王循友才能如此明目张胆的建议给秦桧加授九锡一事。从而也能够看出秦桧的本意来。 加九锡,就是有要篡位做皇帝的兆头。

因为“九锡”之礼一般只有皇帝能够享受,所以被赐予九锡的人往往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权臣,或者干脆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比天子更具权势的枭雄。行“九锡”封赏大多是皇帝被迫的不得已之举,而且受赏者往往随后就有篡逆之事。自西汉开始,权奸大鳄谋夺帝位者,基本上形成固定模式,必先加九锡,然后以顺天承命的说辞,伺机顺手取代前朝江山,而且越玩越娴熟。

历史上受九锡之礼,存篡位之心,行篡逆之道的最有名人物应该是东汉末年的曹操,而且在他死之后,他的儿子曹丕在承继所有爵位后不久即代汉建魏。然而,实际上第一位以九锡之礼粉饰皇权禅代、擅权篡位的是存在于两汉之间建立短命的王朝—新朝的外戚王莽。

曹操被汉朝授九锡,其子曹丕建立曹魏。这个只要了解中国历史的,都知道。

司马昭被曹魏授九锡,其子司马炎建立晋朝。这就叫一报还一报,而且西晋的结果和曹魏也差不多一样悲惨。

西晋参与“八王之乱”赵王司马伦本是司马懿的第九子,白痴皇帝晋惠帝的叔祖。这个以让饥民“何不食肉糜”而著名的傻皇帝晋惠帝加封司马伦九锡后,司马伦矫诏晋惠帝禅位,自称皇帝;晋惠帝复辟后因为齐王司马冏有拥立之功,因而司马冏取得九赐之尊,后来他却独揽大权,俨然“太上皇”自居,毫无人臣之理,最后在八王混战中被诛杀;西晋权臣陈敏利用“八王之乱”的乱世时机,举兵反叛,命令僚属推举他为都督辽东军事、大司马、楚公,封十郡,加九锡,后来兵败被反水的部下杀死于乱军之中。

南朝四朝开国皇帝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都曾从前朝受九锡,然后创立新朝。

李渊从隋朝接受九锡,后建立唐朝。

纵观中国的改朝换代,无非两种方式:革命和禅让。而以“以受禅代替革命”的把戏,从王莽开始演起,经过后来者的发扬光大,遂成为一门“显学”。而汉武帝推崇的九锡之礼,则变成了后来中国改朝换代禅让模式的固有流程:“清君侧-当权臣-受禅”三步曲。

秦党的势力比想象得要大得多,用朱子的话说就是高宗“动不得”的状态。 赵构召见秦桧的时候在靴中带刀。 当时已经有人说秦桧祖坟有王气逼赵构给相爷加九锡了,要不是秦相实在比赵构大太多而活不过他,后面会发生什么应该都很清楚。 还好秦桧在这一年死了,他的篡位梦也因此戛然而止。

可见,秦桧的权势,确有凌驾于皇权之上的迹象。要不是年纪老迈,死在了宋高宗前头。这南宋的江山,还真不知道姓秦姓赵呢。因此可以判定,这便是秦桧与金国贵族私下约定的最终目的!做为一个文臣如果没有金国的保驾护航,秦桧的“事业”根本无法达到如此“如日中天”的地步!

南宋学者欧阳守道在纪念岳飞的文集中写道:“岳忠武王之死,孰杀之?金人不能杀王于战,能杀王于狱。盖自遣秦桧来相,而金人之令行于江南矣!其所欲杀,岂独一岳王?桧方次第扫除以报,而艺祖在天,丕降罪疾,殛之,然后三、四忠贤幸免,中国再有生气。王不幸,最先死,死且孥,哀哉”! (殛之”一句意思是:秦桧正准备逐个害死南宋的忠贤之士,之后再给金人一个交待,但是宋太祖的英灵在天上,知道秦桧的罪行,于是降下罪疾,处死了秦桧。)

可以说,老天是公平的,至少对秦桧是公平的!苍天给了秦桧机遇并且也给了秦桧巧舌如簧的本领,但是他却不曾给秦桧一个健康的身体。这便是上天对待秦桧的公正!没个好身子骨,秦桧还能作甚?

他心知自己大限将至,故此,秦桧这时候决定以毕生所学之能,来与整个南宋王朝进行最后一次的大决战! 秦桧决意要将自己养子秦熺扶上南宋首相之位。从而在让赵构将“永不换相”进行到底!让如今的赵宋王朝变为秦宋王朝!

然而最终看穿了秦桧狼子野心的赵构这次并没有对秦桧言听计从,他的稳军计也是必须使用的。毕竟,目前自己的势力要是干过秦桧,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所以,如果赵构不去稳住秦?,搞不好这家伙一怒之下,能调动所有秦桧的党羽进行逼宫。如果真实这样的话,赵构还是无法控制局面。

秦桧看到自己想达到的目的无望实现,便一命呜呼了!秦熺也被迫“致仕”回家养老。高宗也开始了“复辟”行动。

秦桧一死,高宗马上对秦桧一党进行了清洗。《宋史·高宗本纪》记载:“丙申,进封桧建康郡王,熺为少師,並致仕(回家养老)。命汤思退兼权参知政事。是夕,桧薨(毙命)。丁酉,桧姻党戶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曹泳停官(秦桧亲家),新州安置。朱敦儒、薛仲邕、王彥傅、杜思旦皆罢。(桧党)” “乙丑,复洪皓官,释張祁狱(二人是秦桧死对头)。丁卯,罢大理寺官旬白(桧党)。庚午,诏:「监司、郡守,事无巨細,皆须奏闻裁决,毋得止上尚书省。臣僚荐举人才,必三人以上同荐。」(拨乱反正,收回曾经被秦桧垄断的权力。) 到了十二月,高宗又下诏说:「台谏是弹劾官员的地方,现在所用之人并不称职,都是结党营私的大臣,只凭自己的喜怒好恶对官员进行弹劾,并没有像我所寄托的那样做我的耳目。朕现今亲自安排公正之士(做谏官),以革除以前的弊端。后任的人宜尽心自己的本职,绝对不可结党营私,败乱成法,当谨以此为戒,绝对不要咎由自取。」这说明高宗正在逐步夺回被秦桧一党所把持的政府要害部门。从中可以看到,秦桧在世时,高宗的权力已经被秦桧剥夺得差不多了!

从中可以看到,金国阴与桧约所要达到的目的不仅是配合金国的对宋战略,而且做为交换条件,金国庇护秦桧在终身不得去相的条件下逐步篡夺南宋的最高权力,为金国吞并南宋创造条件,以实现军事行动所达不到的目的,这是一个肮脏的政治交易。

这段历史早已成为过眼烟云, 在对这段历史的评价中,秦桧是忠是奸原本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其跪像存在所蕴涵的象征,那就是对背叛祖国、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行为的厌恶和唾弃。




董小华E




@董小华E.的答案已经很好,再借朱熹的观点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秦桧不是不想做王莽,只是条件不够成熟

按两宋军制,枢密有调兵权却没有领兵权

绍兴十一年,韩世忠、刘锜被罢了兵权,因赵构极力保全,韩世忠活到绍兴二十一年,刘锜更在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南下时重新掌军

绍兴十二年,张俊被利用完后,秦桧让江邈弹劾张俊,也因赵构保全,用张俊罢职换来两个干儿子田师中、杨沂中继续领兵。张俊死于绍兴二十四年,罢职后对秦桧抱着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基本上不再往来。如果一定要让张俊站队,应该没有悬念

其他领兵将领如吴璘、王德以及被雪藏的李显忠、李宝等人,秦桧无疑都没搞定

秦桧选将的标准是非柔佞易制的驽才不用,整体水平极差,与忠于赵构的将领根本没法比


背地里秦桧也一直在努力
~《宋史.卷三十三.孝宗一》

秦桧私自调殿前司军队平盗这件事,赵构还是通过孝宗才知道,殿前司由赵构亲信杨沂中掌管,可见秦桧晚期对赵构一系的渗透还是比较严重的
~《朱子语类.本朝五》

秦桧根本就没把皇储放在眼里,敷衍过赵构后,秦桧再三逼问赵构是谁告诉他消息,赵构没办法,只好招供“儿子说”

孝宗便被秦桧找借口罚俸三个月

(这件事在《宋史.秦桧传》中也有相同描述)


~《朱子语类.本朝五》

朱熹认为,秦桧如果完全掌握兵权“后来必大段作怪”,会发生什么事真不好说




~《朱子语类.本朝五》

秦桧死于绍兴二十五年,死前一两年,秦桧“日日起狱,凶焰张大可畏”,士大夫们“朝不保暮

强调一点,秦桧当权,受害最深的不是武将而是文官,张浚、赵鼎、王庶、李光、胡铨、张九成、洪皓、胡舜陟……这份被贬黜、下狱的名单可以拉很长


只要忤逆秦桧,无论什么背景的人都没好果子吃,皇储是这样,大臣也是这样,例如洪皓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二十一.洪皓行状》

洪皓从金国回到南宋,被赵构称为当代苏武;在金国时,洪皓曾经帮助过身陷金国的皇室、亲贵,与韦太后相识,回到南宋后,洪皓获得韦太后“拆帘相见”的殊荣

洪皓惋惜朝廷见机不明而触怒秦桧,更因一句“金国故人室撚托我向秦相公问好”使秦桧深忌之,第二天就找人弹劾洪皓,贬出朝堂
~《宋史.卷三百七十三.洪皓传》


~《朱子语类.本朝五》

秦桧将死前,以赵鼎家为突破口,准备以谋反的罪名族诛三十多家,罪证都已经做好只等“走程序”了,幸好这时候秦桧翘了辫子,不然

若族赵相家,当时连逮数十人。做到这里,自休不得,其势须如曹操去”~《朱子语类.本朝五》

曹操一直都是汉献帝的丞相,大汉刘家天下直到曹丕受禅才改姓曹




答案已经有了

秦桧没有完全掌控军队,无法使用武力改朝换代

秦桧当时的打算应该是通过掌握任免权及话语权,逐步控制军队,在下一代实现和平“禅让”










题外

秦桧的计划到快死了才加紧实施,不得不说赵构的运气实在是好得不得了,估计让秦桧在抢班夺权的道路上消极怠工的主要原因是接班人的问题


秦桧与婢女生过一个儿子,以悍妒闻名天下的王氏将母子二人赶了出去,被与秦桧以前同为教官的林家收养,取名林一飞,秦桧死后,秦桧亲党被赵构大清洗,林一飞被贬到岭南高州监盐税,林一飞死后,其儿子无禄,自此,秦桧的亲子一系不可考

林一飞从无改姓秦的可能,在这件事上,王氏无比坚决。秦桧死后,朝廷欲保全秦桧一家,曾向王氏求证林一飞的身世,王氏说“妾有几子,林非是”

秦熺是秦桧的大舅子与婢女的儿子,并不受秦桧喜欢,常嫌秦熺“蠢呆”,“叹其子不足以相副也”

姓秦的秦桧后人本应姓王,与秦桧没半毛钱血缘关系;秦桧的嫡子改姓林,林一飞之后皆不可考。姓秦的秦熺蠢呆不讨喜,讨喜的林一飞无法姓秦

细细想来,也很幽默


估计快死的时候秦桧也想通了

玛德,努了几十年力王氏都不见动静,算了,熺儿、一飞,爱谁谁吧,老子反正先把基础给搞磁实了



为国钓鱼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说多了都是耍流氓——就两点,一、秦桧不是赵构的亲戚;二、赵构岁数不小

先说第一点,王莽之所以能篡汉,不全是他戏做得好,还有个很重要的因素——他的姑母王政君是掌握当时西汉帝国实权的太皇太后,王莽本人就是地地道道的外戚。而在汉朝,外戚的势力是并不比皇家低多少的,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支配皇权。

而秦桧,尽管也是宰相,据说还有《绍兴和议》中“无罪不得去首相”的保护伞,但是他只是一个“流官”,就是说他的位子,只能他自己坐,想传宗接代根本不可能。因为首先他的家族势力不可能有汉朝的外戚那么大,还有就是他自己本来就是个绝户的种,儿子秦熺是内侄过继来的,和柴荣之于郭威差不多,他又何苦学郭威为这么个家伙争家当?

第二点就是赵构的岁数的问题了,西汉之所以被王莽篡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帝岁数太小,需要有摄政,这也就责无旁贷地落到了表叔王莽的肩上,架空皇帝也就成为了可能。但是赵构本人都已经一把岁数了,哪怕权力被削弱一点,但也绝对不至于和几个孩子那样成为秦桧肆意摆布的玩物。

还有一点不好比较的理由,就是对于秦桧来说,做二把手比做一把手稳当。因为在高宗登基之初,就有著名的苗刘兵变,最后这二位的下场有多惨秦桧不会不知道。而如果他政变不成功,等待他的下场绝不会比仅仅是废立的苗刘更好,他自己也得掂量掂量,是做宰相捞钱舒服,还是当皇帝然后死无葬身之地划算?



青言论史


先分析下王莽的套路

白居易曾在一首诗中写到: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其中所说的王莽谦恭的确如此,要知道在其前半段人生,王莽几乎是西汉当时的道德楷模,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凡是能收买人心的事他几乎都做了。正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也正是王莽,让后世历代君王,对臣子收买人心非常敏感。

秦桧和岳飞谁的为威胁大?

回到问题,秦桧根本就和王莽两个套路啊,人家秦桧都甘愿背上金人走狗的锅,在皇帝看来这是份值得信赖的担当啊,尤其是赵构偏安一隅的性格,犹豫其是皇帝,不好意思开口,有了秦桧,坏人角色有人演了,好人我自为之。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上位者没你会更加喜欢秦桧这类人的。而不是岳飞这样尾大不掉,有沽名钓誉嫌疑的下属的。

所以赵构根本不会担心秦桧会背叛他,因为秦桧已经完全被百姓所唾弃,成了“孤臣”。秦桧唯一能做的就是抱住赵构这根大腿死不撒手,当然,什么脏活累活不想干也要干了。


瓦尔登的船夫


额。。。。。。秦桧不管算文官,或者半个武将,或者或者弄臣,似乎都差一点吧。

秦桧造反,各地抗金势力势必回京勤王。然后呢?一起灭亡吗?


小疯疯34


秦桧没有王莽那个实力也没有王莽那样的机会。西汉末年外戚王莽改制能够取代皇帝是因为汉室衰微小皇帝没有什么势力,王莽等外戚势力却达到了鼎盛,王莽本人官居大司马又是摄政大臣,大司马是掌管军队的最高统帅,也就是说有军权,而且西汉末年社会动荡社会、危机深重,天下民心已乱,没有人再死忠于汉室,所以王莽能够成功取代汉室。而秦桧虽然在南宋高宗一朝也算权势滔天,可秦桧只是文官,手里没有军权,况且当时宋高宗是一个历经战火的皇帝,处理政治问题很有手段,朝中的武将也都是忠于南宋和宋高宗皇帝的,天下百姓也都心向大宋,不会接受改朝换代,秦桧不会去想着取代宋高宗,他也不敢想!


爱宠大将军



125878215


秦桧和小编一样,是个高尚的人,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是个不是人的人。小编为什么总有这样的问题,总想为秦桧翻案吧!小编姓秦吧,是秦桧的第某某代子孙吧,总是有一种阴暗龌龊的卑鄙无耻的为秦桧添臀的心!别找骂了!


江上渔者161841218


从宠物学角度来看,王莽是只猛虎,它能择主而弑;秦桧是只狐狸,它只能狐假虎威。

具体的说,就是:王莽是权臣,他本身具有强大的能力和实力,取代汉帝,开创新朝;而秦桧只是个佞臣,他的实力很大程度来源于皇帝,他本身没有多大实力,没有条件取代宋高宗!

以上!


蔽言之


王莽不但取得了皇帝的信任 在朝廷上有权有势 还有广大的人民群众口碑 他是被推上皇位的 有点像后来的赵匡胤 而秦桧 仅仅只是朝廷上的奸臣而已 说不定也仅仅是帮皇帝背了口黑锅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