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相愛」爲何沒那麼容易?

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相愛”為何沒那麼容易?

雷鋒網AI金融評論按:招商銀行原行長馬蔚華曾表示,當下趨勢是“銀行熱戀科技公司,而科技公司擁抱金融機構”,但對於銀行們和金融科技公司之間的關係,有來自大洋彼岸的業內人士認為他們尚未達到真正的“合作伙伴”的水平——出於監管要求等多方面因素,金融科技公司在和銀行開展合作時並不那麼容易打開局面。本文編譯整理自Medium文章《Can Banks and FinTechs Really Be Partners?》,原文作者Pari Bose採訪了一位資深銀行業從業者Alex Jimenez,從銀行對金融科技公司的定位出發,討論二者之間究竟應該如何實現“深情相擁”。

  • 你如何看待銀行實際上在幫助金融科技企業擴大市場規模、進一步發展導流的現狀?

這完全取決於對“夥伴關係”(partnerships)的定義:對我來說,這種關係意味著對合作雙方都有利,但如果以此為定義,那我並沒有看到金融科技公司和銀行之間有多少真正的合作關係。我能想到的一種例外是區塊鏈聯盟,比如像R3這樣的公司去跟銀行們合作。

但事實上,與銀行合作的金融科技公司,要麼被視為供應商,或者投資機會,要麼被視為收購目標——確實都可以是很好的關係,但在我看來,這不能算是真正的夥伴關係。

銀行指望金融科技公司提供自己所缺乏的技術創新,卻又把它們當成FIS或Fiserv那些提供金融服務的老牌公司來對待——問題是大多數金融科技初創公司,他們很難給出傳統銀行供應商應該具備的那種證明資質的文檔。具體一點,我指的是那些可以經過審計的金融產品,追溯期在三至五年內,以及現成的盡職調查方案之類的。金融科技公司們一向是直接面對消費者銷售產品,現在要決定轉成銀行服務供應商,就要處理和之前的業務截然不同的要求。

  • 金融科技公司們被銀行視為供應商而不是合作伙伴,這是不是很糟糕?

我不認為這是一件壞事,但希望他們能成為關係平等的合作伙伴。

舉個例子:幾年前我和一個做信貸的金融科技公司創始人對話,他們的業務模式是可以讓申請人在幾分鐘內就獲批一筆新的抵押貸款——這在當時的傳統抵押貸款行業是聞所未聞的。他們原本打算直接面對消費者,但出於市場營銷的考慮,他們把目光投向了銀行,認為這項技術也許應該和銀行來合作使用。我研究過後覺得他們的新技術確實很棒,這位創始人也希望能夠由此帶來非同尋常的客戶體驗。在他看來,這個解決方案會引起銀行的極大興趣,推銷給銀行應該不成難事。

但當我把銀行所需要的盡職調查相關文件說明告訴他的時候,他的反應是“哇,我從來沒想到過這會是個問題。你知道,我們正在尋找合作伙伴。”我告訴他,我知道他的訴求,但他得調整自己的期望值:如果你想在一兩個月之內就讓一家銀行用上你的技術,你可能會很容易失望,因為在和銀行展開任何實質性的合作之前,那些手續至少得花六個月才能搞定。

  • 這種問題應該怎麼解決?在銀行方面,我們實際上能做什麼呢?

站在銀行的角度來看,這是很困難的。監管層的審查人員仍然在堅持他們一貫的做法,不過銀行可以想個替代的法子。比如你不可能從一家剛成立一年的私人公司那裡,獲取他們的數年來經過審計的財報對吧,那怎麼克服呢?你可以就看現有的財報,或者去給你提供融資的風投方那邊去了解更多細節,這也是解決部分問題的一種辦法。幾年前有家銀行就告訴過我,這確實是他們的做法,把金融科技公司的財報納入考量,和他們的投資者交流,就像放貸款那樣——對於習慣向初創公司或類似客戶放貸的銀行來說,這種方法效果最好。

關鍵是,要找到一個合理的替代傳統盡職調查的方法。

我認為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打交道的時候心態要開放一點,與其盲目地要求五年財報之類的文件,不如想想自己為什麼要這些文件,它們能帶來什麼?如果你是個注重創新的銀行,其實是可以為金融科技公司們提供一個更靈活的精簡版審核流程,安全快捷,甚至之後可以應用到所有供應商那裡——或許這就是銀行創新的切入點,從供應商管理或者風險管理流程入手。

  • 開放銀行(open-banking)是不是能讓銀行從業者意識到,他們應該採取更全球化的視野來和金融科技企業交流?比如歐洲的PSD2法令這種。(雷鋒網AI金融評論注:2016年,歐盟通過了PSD2法令,規定在2018年1月13日起歐洲銀行必須把支付服務和相關客戶數據開放給第三方服務商。)

我認為,像PSD2這樣的事情在美國發生的幾率非常小。像在歐盟,絕大多數銀行客戶似乎並不瞭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們好像也不懂什麼是開放銀行。要是這個舉措不起作用,那麼它就不可能發展到我們這兒來。此外,在美國,開放銀行和現行監管規定的隱私法規也兩相矛盾。我猜想銀行與金融科技企業之間的互動不會改變。

  • 那你認為,未來銀行業還能在哪些方面有所創新?

一個詞,簡化

大多數美國銀行,就算是規模較小的銀行,也都會提供眼花繚亂的產品選擇,但其實它們之間的區別真的不大。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提供了很不怎麼樣的投資組合,客戶看了都沒啥興趣。銀行確實得關心自己的目標客戶是誰,同時也要搞清楚怎樣才算做得好。理解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麼,這會是推動銀行業未來發展的一個關鍵。

銀行作為平臺的話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種方案:客戶信任銀行管理自己的財務數據,而銀行藉此與第三方公司建立合作關係,提供更多樣化的服務來回饋客戶。比如Capital One這種銀行就發佈了它們的API,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圍繞這些API來開發,為銀行客戶提供更多相關服務。我相信這種模式會是未來銀行發展方向之一:銀行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身份管理組織,為消費者提供某些金融產品,而擴展業務就由金融科技公司、甚至是其他銀行來提供。這和開放銀行有點像,不過我覺得在美國這更像是市場化的舉措。

  • 怎麼理解銀行在這之中發揮的作用?

我認為身份管理、KYC原則這些,讓我們和客戶之間建立起了信任。儘管這已經是快十年前的事情了,但人們還在繼續相信著銀行,銀行也需要利用這種信任來繼續發揮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很多金融科技公司想跟銀行合作,就是衝著市場的聚合效應來的。對我來說,這意味著銀行的客戶基礎確實是需要繼續捍衛和利用的。

  • 那這種模式下,中小銀行銀行會面臨著什麼?

我覺得未來幾年會有越來越多的併購交易。美國還有大約6000家銀行和6000家信用社,數量遠高於歐洲等地,因為地理原因,很多人更願意和當地的機構打交道,這就給了中小型地方銀行一線生機。但我覺得這個數字都會減少的,很多銀行跟不上科技發展,大銀行又獲客更多,中小銀行很難受到那些起關鍵作用的年輕客戶們的青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