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核心技術是什麼?

唯ㄧ



個人認為汽車的核心技術不能單一而論,關於汽車的每一樣技術都是核心的,並且是值得研究和突破的,總體上呢可以分為三大類:安全、動力和駕乘體驗

1. 安全

之所以把安全列為第一位,因為安全是首要因素,其他任何技術如果不是在安全的前提下都無從談起。 汽車安全分為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兩方面。


主動安全就是一系列幫助車輛更好的操控的配置,比如ABS(防抱死系統)、EBD(制動力分配系統)、ESP(車身穩定系統)和倒車雷達、倒車影像、全景影像等,當然還有比較有逼格的自動剎車、輔助駕駛、自動頭燈種種,這都是主動安全系統的內容,換句話說,只要能幫助我們更安全、更方便的駕駛車輛的技術都可以稱之為主動安全系統,主動安全技術一直是發展的,從沒有停歇過,其中任何一項技術被髮明出來都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被動安全相對來說比較單一,從字面意義來說就是當車輛發生不可避免的事故的時候能夠保護我們駕乘人員不受或者少受傷害的技術,其中就包括安全帶、安全氣囊、防撞鋼樑、車體變形潰縮技術和奇瑞一直提倡的籠式車身等。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這些技術已經很成熟,沒有任何的發展變化,其實稍微的改變都會大幅度的提高車輛安全,比如預緊式安全帶。


預緊式安全帶就是在汽車即將發生碰撞的時候車輛自身會將安全帶提前拉緊,將駕乘人員緊固在座椅上,防止車輛加速度過大造成的傷害,這就是很牛逼了不是嗎?


2. 動力 動力在汽車的發展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也是各大車企相互競爭的資本,個人認為動力不僅僅是發動機,同時也應該包括變速箱技術,發動機和變速箱合二為一才能保證動力的輸出。


市面上最常見的發動機有3缸、4缸、6缸、8缸和12缸等(當然也有更多缸體的發動機,只討論平時可見的),排量也從0.8L到4.0L不等(更高的也有很多),最初的發動機的比較最直觀的是從排量上面來比較輸出功率和馬力,但是作為汽車動力核心技術的渦輪增壓技術問世之後,發動機才真正的不以排量論英雄。拿最簡單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來說,調校好的話不會比2.0L以上自吸發動機差,而且燃油經濟性更好,爆發力更驚人。


在發動機企業當中還有一個掌握著核心技術的品牌,那就是發自大的轉子發動機。普通的4衝程發動機轉速在5-6千就已經是極限了,二馬自達的轉子發動機輕鬆就可以1萬轉以上,這樣的動力輸出真的是不能比的,當然轉子發動機目前還沒有完全成熟,不能普及到普通的乘用車上面,當轉子發動機開始轉向普通乘用車的時候,我相信馬自達一定是佼佼者,因為它掌握是核心技術。



當然好的發動機還有優秀的變速箱來配合才行,目前市面上最長江的發動機是MT(手動擋)、AMT(電控機械變速箱)、AT(液力變矩器自動變速箱)、CVT(無級變速箱)和DCT(雙離合變速箱)等,這些變速箱雖然都已經普及了很長時間,但是每種變速箱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點或者不足,像MT的頓挫、AT的油耗、CVT的扭矩承受、DCT的散熱這些缺點和不足都會在汽車發展中慢慢改變,即使稍微改善一點,也會有自己的核心技術。


值得說的是隨著新能源車輛的普及,燃料電池和電機動力也將會成為未來車輛的核心技術,這關係到車輛的續航里程和動力體現。奔馳、寶馬和奧迪等高端品牌還有特斯拉和我國的比亞迪等都在上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誰掌握了新能源技術就掌握了汽車的發展方向。

3. 駕乘體驗 什麼是駕乘體驗?無非就是空間、內飾、佈局、舒適度和速度體驗。,其中速度體驗和動力息息相關,不再過多討論。


國人講究空間外觀要大氣、內飾要豪華、佈局要合理、開起來要舒服,這些要求說簡單很簡單,說複雜也很複雜,因為這些體驗是根據科技發展、生活水平和消費觀念有直接的關係。最初的三大樣(富康、桑塔納和夏利)之所以能火起來不是因為它駕乘體驗好,而是因為人們的選擇空間很少,只要有車開就可以了。


現在隨著人們口袋鼓鼓,對車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車都在往豪華、高端、時尚上面靠攏的原因,所以誰的駕乘體驗好,誰的車銷量就好,這是毋庸置疑的。

總體來說現在的汽車技術你說什麼是核心技術這個真的不好說,真正的核心技術應該是做汽車的態度和思想,端正態度之後報著服務大眾的思想,這才是車企所需要的核心技術。


遠方觀世界


這個問題太大了,先界定下:

一、傳統汽車技術:分為汽油車,混動車,純電動汽車。

汽油車的核心技術為發動機。

混動汽車的核心技術為混動系統。

純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為能源控制系統和電池技術。

二、智能汽車技術:就是以智能化為核心的智能網聯汽車,這塊分為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

自動駕駛技術為未來汽車的核心技術。

智能網聯也重要,比自動駕駛要弱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