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通報「考生答題卡被調包」:無人爲調包 未發現幹部組織作弊

據“清風中原”今日消息:
關於網絡反映“河南四家長質疑考生答題卡被調包”問題的調查結果通報
近日,網上出現“河南四家長質疑考生答題卡被調包”信息,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河南省紀委監察委結合收到的實名舉報件,成立專案調查組,依法依規、嚴肅認真開展調查核實。
針對實名舉報和網絡反映的問題,專案調查組全面調閱審核了4名考生的答題卡運轉視頻監控資料,認真查閱和比對了4名考生的試卷原件、答題卡原件和掃描件,對有關舉報人、被舉報人、考務人員和當事人進行談話、詢問,委託權威專業司法鑑定機構對考生筆跡進行檢驗鑑定,通過逐項核查,全面收集證據,查明瞭事實。
現將調查結果通報如下:
一、經查看監控視頻和調查核實,4名考生所在考場考試組織管理嚴謹規範,考務人員認真履職;4名考生各科高考場次的試卷和答題卡在啟封、發放、回收、押運、入箱、封箱、出庫、掃描、識別等關鍵環節均按規定程序規範操作,不存在人為調包試卷和答題卡現象。
二、經嚴格審批,4名考生或家長先後查看了本人高考各科答題卡原件。其中,息縣考生李某某及家長承認答題卡是考生本人筆跡,確認答題卡沒有被調包,並自願放棄筆跡鑑定。其他3名考生或家長要求進行筆跡鑑定,專案調查組委託權威專業司法鑑定機構進行了筆跡鑑定。
三、依據筆跡鑑定結論,查看考場監控視頻,對監考人員進行調查取證,確認永城市考生餘某各科答題卡為本人書寫,餘某高考答題卡上條形碼及個人信息塗改系本人所為,不存在他人模仿筆跡作答和調包現象。
四、經查看考場監控視頻,依據筆跡鑑定結論,確認鄭州市考生蘇某、洛陽市考生楊某某高考各科答題卡均為本人書寫,不存在他人模仿筆跡作答和調包現象。
五、經調查核實,沒有發現省招辦幹部朱某某、於某存在舉報反映的濫用職權、組織高考作弊等違規違法問題。
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繼續嚴格依紀依法履行職責,切實維護廣大考生合法權益,共同維護高考制度的權威性和公正性。
中共河南省紀委河南省監察委員會
2018年8月11日

轉自澎湃新聞

【此前報道】

河南多名考生家屬稱“高考答題卡掉包” 官方已介入調查

8月5日,自媒體波動財經發布的《河南四家長質疑考生答題卡掉包,紀委介入檢察官實名舉報》一文引發熱議。

8月6日,文中的四名學生家長接受上游新聞記者(全國新聞熱線:[email protected])採訪時,學生家長蘇先生介紹,女兒蘇小妹查看其名下的答題卡後,堅稱並不是其本人所答,目前已在做筆跡鑑定。

記者查閱學生餘小芳答題卡發現,四科有四個不同的考號,且條形碼粗細不一樣。

8月6日晚,河南省教育廳發佈官方通報稱,針對“個別考生家長質疑考生答題卡被掉包”一事,紀檢監察部門正在調查,結果將及時公佈。

☞考生估分與查詢成績懸殊,家長寫萬字博文質疑

上游新聞記者梳理波動財經發布的貼文發現,有三層意思:

高考估分與查詢成績相差太大。其中,蘇小妹估分為627分,查詢成績335分;楊夢之估分500多分,查詢成績230分;餘小芳估分500多分,查詢成績243分;李聞天估分500多分,查詢成績261分。四名學生中的三人查看了答題卡,均稱答題卡不是自己所答。

四名學生家長希望公開自己的高考試卷信息。貼文中因涉及高考公平,且兩名家長中的蘇先生和楊先生是檢察官,引發各方關注。

蘇先生向上遊新聞記者介紹,女兒蘇小妹的高考成績出來後,他向多個部門反映並取得了一些材料。在反映過程中,他又遇到了其他3名家長。基於此,他於7月22日,在自己博客中發佈了一篇萬字長文。8月5日,波動財經與其取得聯繫,詢問能否編髮博文,他便答應了下來。

河南通報“考生答題卡被調包”:無人為調包 未發現幹部組織作弊​ 

蘇小妹的高考成績

考生查看完答題卡,已申請筆跡鑑定 。蘇小妹就讀於鄭州一中。蓋有鄭州一中教務處公章的成績單顯示,蘇小妹,在高二下學期以後排名年級前300。鄭州一中是河南知名高中,在當地有“進入鄭州一中,半隻腳就已進入大學”之說。

蘇先生介紹,6月26日,他在河南省招辦看到了蘇小妹名下的語文答題卡和作文的部分片段。經女兒辨認,考生號中的“1、2、3、5”數字不是其所寫;女兒考試時的作文題目是《不負時光,不負年少—致2035的你們》,但查看到的題目卻是《富強中國,不負年少》。

“後來,女兒把致2035的你們這篇作文開頭默寫下來了,並已經上交給相關部門了,這與她名下的《富強中國,不負年少》是兩篇不同的作文。”蘇先生說。

蘇先生說,6月27日,女兒在河南省招辦查看答題卡後堅稱,並不是自己所寫。隨後配合公安部門作了筆跡鑑定。

一段通話錄音證實,河南省紀委監委駐河南省教育廳紀監組已委託公安部門給蘇小妹作了筆跡鑑定。

河南通報“考生答題卡被調包”:無人為調包 未發現幹部組織作弊​ 

蘇小妹名下的作文片段,她否認系自己所寫


河南通報“考生答題卡被調包”:無人為調包 未發現幹部組織作弊​ 蘇小妹堅稱《不負時光,不負年少—致2035的你們》這篇作文才是她的高考時所寫作文

河南通報“考生答題卡被調包”:無人為調包 未發現幹部組織作弊


家長出示證據,同一考生四份考卷四個考生號碼

8月6日晚,在來自商丘永城的盧女士向記者出示了她認為的“女兒試卷被掉包”的證據。記者看到,在寫有盧女士女兒餘小芳名字的四份試卷上,除有塗改痕跡外,四個考生號均不相同。

盧女士介紹,女兒在商丘二高就讀,學籍是永城市實驗高中的。她說孩子平時的成績都在550分左右,“但今年高考考了243分,語文97,數學32,外語50,理綜64。”

6月25日當天,盧女士問了女兒的老師,也問了在教育系統工作的家人,“都說是不是答題卡塗錯了,但後來我想了想不可能,一門塗錯可能,不可能門門都塗錯吧!”

次日,盧女士在教育部門看到了女兒的高考試卷的答題卡部分,發現條形碼的問題之後她隨即報警,也撥打了市長熱線,“6月27日,我帶著女兒見到了高考的試卷,她一看就說那不是自己的。”

在盧女士手機拍下的試卷和答題卡照片中,記者發現,4個答題卡有4個不同的准考證號,理綜“1841xxxxx82136”,外語“1844xxxxx58230”,數學“1841xxxxx53436”,僅語文一科為正確的考號“1841xxxxx53230”。

​在英語一科的答題卡上,盧女士女兒名字中的“淇”先是被寫成了“琪”,隨後又被塗改回“淇”;理綜的答題卡上,條形碼上方的數字被人用黑色水筆塗改,語文一科的座號先是被寫成了“05”,而後在“05”的改成了“06”。

盧女士稱,這些塗改“不是女兒弄的”。記者在比對盧女士女兒的數學試卷與答題卡發現,書寫的筆粗細不一致,“考試都是官方統一發的答題工具,怎麼可能在同一門的試卷上出現兩種粗細不同的筆跡?”盧女士說,即便以上的塗改、考號寫錯都是女兒故意為之,“不同筆跡這個事情怎麼解釋?”

此外,楊夢之與李聞天家長在電話中表示,他們願意對貼文的真實性負責。

河南通報“考生答題卡被調包”:無人為調包 未發現幹部組織作弊​ 

河南通報“考生答題卡被調包”:無人為調包 未發現幹部組織作弊

河南通報“考生答題卡被調包”:無人為調包 未發現幹部組織作弊


河南通報“考生答題卡被調包”:無人為調包 未發現幹部組織作弊餘小妹四張答題卡上的准考證號均不一樣

河南通報“考生答題卡被調包”:無人為調包 未發現幹部組織作弊​ 

河南教育廳發佈情況說明,紀檢監察部門介入調查

8月6日7時許,河南省教育廳針對此事發布了情況說明:高考工作事關千家萬戶,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社會關注度高。

今年我省高考工作,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紀檢監察部門全程嚴格監督,宣傳、公安、工信、保密等部門齊抓共管,教育、招生部門精心組織,在考試、評卷、錄取等各個環節嚴格按照國家法規、政策和程序進行,確保高考安全與公平。目前,錄取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近日,網上反映:“個別考生家長質疑考生高考答題卡被掉包”。對此,為維護高考工作的嚴肅性,紀檢監察部門正在依法依規進行調查。

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佈,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監督,維護高考公平公正,維護高考良好聲譽。(文中考生均為化名)

源自: 百度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