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羣」里不能有祝福的節日

“微信群”裡不能有祝福的節日

一年中,在我們中國有很多個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端午、中秋。還比如:三.八、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元旦;再比如:清明節、父親節、母親節、情人節、七夕節、愚人節、重陽節等等(還有二十四個節氣、還有外國的聖誕節)。每當這些節日來臨之際,手機上各種祝福的段子、短語、視頻、圖片、圖案便擠爆微信朋友群,網絡流量讓後臺開發商老闆賺得是盆滿缽滿。同樣是節日,“月半節”的今天,一個不能有朋友祝福的節日,今天的微信“朋友群”真是難得有這樣的“消停”。

“月半節”,也稱“中元節”,還有的地方稱“鬼節”、“齋孤”。所以,再好的朋友,有再多的祝福,也無法在今天這個節日裡發給自己的好朋友,因為這是“祭祀”的節日。

記得在我小小年紀的時候,每逢“七月半”這天,大人們就會早早地對我們小娃娃們說:“今天是七月半,‘鬼’要亂竄。陰朝地府要把老鬼少鬼、大鬼小鬼和孤魂野鬼全都要放出來,時間就是中午和晚上,這個時間你們小孩子哪裡都不能去,必須在家裡待著,不然被亂竄的小鬼撞上了就麻煩了……”。

聽了大人們這一說,“七月半”便在我們小小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跡。凡是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外面基本上見不到有小孩在山坡上割草,在河灘上放牛,在小河裡洗澡,在外面胡玩的,因為怕被“鬼撞上就麻煩了”,這個一天都基本不出門,就是晚上睡覺也要把紋罩壓得嚴嚴的,把大人抱得緊緊的,生害怕被披頭散髮、露著獠牙的孤魂野鬼給抱了去……

漫漫地長大了、上學了、懂事了、工作了,才得知過去大人們所講的“七月半,‘鬼’亂竄”是嚇唬小孩子的,因為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鬼。

為什麼要把七月十五日“中元節”稱為“鬼節”呢?據說在漢代時,“中元節”是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道教認為“中元節”為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朝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佛教中稱“盂蘭盆節”。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祭祖先、薦時食等活動。在這一天有的地方老百姓要把各種祭品放在祖墳前,然後將封好的佛紙寫上祖先的名字,連同香、蠟一同燒掉進行祭祀。還有的地方到了晚上便在房前屋後、在野外、在路邊、在河溝、在山坡等地燒香蠟、燒紙錢、放河燈等祭奠野鬼的習俗。於是,民間也就有了“七月半,‘鬼’亂竄”的諺語。

七月十五日“中元節”,與年三十的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同稱為中國傳統的“四大祭祖”節日。據有關資料查證:相傳“天官生日在正月的十五日,稱‘上元節’,其主要是為人間賜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其主要是為人間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其主要是為人間解厄”。

“中元節”,我們思念故人,追憶往昔,點燃一盞心燈,燒上一炷香蠟錢紙,祭祀遠去祖先。也為仙逝的親人祈福。

2010年5月,文化部將香港特區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微信群”裡不能有祝福的節日

“微信群”裡不能有祝福的節日

“微信群”裡不能有祝福的節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