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狀元到底難不難考?和今天的高考比怎麼樣?

大家好,歡迎來到百家號:小艾談歷史,今天我們來談談科舉的事情,在明朝以前中國雖然也存在科舉,但是錄取的人數實在是太少了,一科也就錄取幾十人。直到明朝建立後開始實行擴招,想做官的人一樣子多了起來,以讀書為業的書生越來越多。

明朝的狀元到底難不難考?和今天的高考比怎麼樣?

明朝當時的科舉考試分三級,第一級的叫做院試,考生被叫做童生,不要以為僅僅只是小孩子來考哦,七老八十的童生也是非常常見的。童生的考試範圍是自己所在的州縣,在這個考試中要是合格的話,就晉升為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秀才”。不要覺得一個小秀才很容易考,考試的成績分為六個等級,只有考試中取得到高等的人才能獲得秀才這個稱號,當上秀才後就可以擺脫平民的身份了,會有某些特權,最常見的就是可以免掉自己的徭役,見到縣官也不用下跪了,但是秀才並不是一個官職,離做官還差得好遠。

院試要是考到了一、二等的話就有資格去參加下一等級的考試了,這一級的考試叫做“鄉試”。不要看到鄉就以為是鄉里的考試,這就大錯特錯了,鄉試指的是省一級的考試,而且不是你想考就能隨時去考的。鄉試三年才有一次,基本上是在每年的八月,由各個省自行出題,而且這一級的考試是有名額限制的。 這一級考試要是能過關的話,那麼恭喜你,你中舉了,考中的叫做舉人。這 個舉人就比秀才厲害得多,舉人是有資格做官的,不過只能算有資格但並不一定都能當上官,這就跟現在的大學生畢業後並不包分配工作一樣,要想當官,還要憑自己的本事和 運氣!

明朝的狀元到底難不難考?和今天的高考比怎麼樣?

那麼舉人到底怎麼樣才能當上官了,這個問題只有一個解決辦法,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只有某個當官的人死了,舉人才有機會。所以你在明朝的時候如果去參加某個官員的追悼會,看到有些人在門口探頭探腦的,而且還面露喜色,這不是來偷東西的,也不是跟這家有仇,而是想當官的舉人。中學的時間大家應該學過《范進中舉》,現在知道範進中了舉人後為什麼發瘋了吧。

在鄉試中得了第一名的叫做解元,是三元中的第一元。中了舉人的人就要在第二年的二月到京城參加會試,會試考試的場所叫做貢院,貢院的有著上萬間的房間,而且都是單間,大家應該在電視裡都見過,這種單間通常被叫做號房(怎麼聽著像監獄),這個號房長五尺,寬度是四尺,高度是八尺,簡直就是一籠子。考試之前是要過安檢滴,這個電視上經常見到就不多說了,進去之前要先搜身,只能帶寫字用的工具和燈具進去,每個人會發三根蠟燭,進去後號門就會鎖上,考生們吃喝拉撒全部在這個號房裡面,晚上也是在裡面睡覺,不過這籠子一樣的號房哪能睡得舒服,只能把身體蜷縮起來睡,難受得要死。朝廷會在這些人中間挑出三百人左右,這三百人叫做“貢生”,大家可以估摸下錄取比率,萬人中取三百人。在會試的取得第一名叫做會元,就是三元中的第二元。

明朝的狀元到底難不難考?和今天的高考比怎麼樣?

通過會試的這三百人就可以參加最後一道考試了,這就是殿試,由皇帝親自提問,叫做策問,由考生來回答。這些考生是不能抬頭的,當然也不敢抬頭,只能戰戰兢兢的回答皇帝提出的問題,然後等待自己的命運。皇帝和主考大臣會根據殿試的表現將考生劃分為三個檔次,這就是三甲。一甲只有三個人,就是耳熟能詳的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叫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做賜同進士出身。狀元就是三元中的第三元。

如果殿試通過了,那麼恭喜你,這就叫做金榜題名,經常在電視上看到金榜題名的考生,騎著高頭大馬回鄉,要多風光就有多風光。特別是狀元,那就威風了,牌子上可以寫著“狀元及地”、''欽點翰林"這樣的牌子招搖過市,引來無數的家長羨慕不已,抓著自己的孩子使勁數落。這些人會被派到全國各地做官,不過分派的官職都不會高,經歷過這麼多磨難可能就派個八品的小縣丞,雖說和七品縣太爺只差一品,但是還遠著呢,不過總算當上官了。

明朝的狀元到底難不難考?和今天的高考比怎麼樣?

科舉對於一個該書人來說不僅僅是當官的渠道,也是讀書人獲得榮譽的渠道,對於天下的所有讀書人而言,狀元就是他們的目標,第一名人人都想要,狀元也是人考出來的,憑什麼不能是我呢?雖然產量很低,三年才有一個,畢竟還是有的嘛。但是誘惑力最大的是另一種稱號,要是能獲得這種稱號真的可以說是傳說中的人物了,會受到萬人景仰。這一稱號就是大家嚮往的"連中三元",簡單點說就是集解元、會元、狀元於一身,這個難度就比較高了,必須在鄉試中考全省第一,還要在會試中考全國第一,最後還要在殿試中成為皇帝中心中的第一名。這個不光要求你學習好,文章寫得好,還要求反應要快,木頭木腦的皇帝會喜歡?還有一個就是長得一定要帥!!!長得醜的就不要想了。(小編哭暈在廁所,嗚嗚~~)。得到這一稱號的可以說算是祖墳冒青煙了,這種人在明朝幾百年的歷史裡也就出現過一次。

明朝的狀元到底難不難考?和今天的高考比怎麼樣?

相比明朝的科舉,我們現在的環境可以算是好多了,有寬敞明亮的教室、考場,也不用擠像籠子一樣的號房,不過小編覺得高考的難度其實並不比科舉低,想考一個好的學校還是要付出相當大的努力的。當然高考也並不是唯一出路,考了一個好成績的也不要驕傲,畢業後還有一所社會大學等著你。行行出狀元,各行各業都有傑出人才,踏踏實實的做好每一件事,無論是科舉,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段而已。

明朝的狀元到底難不難考?和今天的高考比怎麼樣?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大家對於科舉和高考有什麼想要分享的呢?在這裡可以暢所欲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