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界黑马”趣头条上市倒计时:三四五线的流量红利有多大?


“资讯界黑马”趣头条上市倒计时:三四五线的流量红利有多大?


趣头条和拼多多的异军突起,都在于精准把握了现阶段互联网最大的流量红利——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用户。未来,下沉市场的流量红利还能“吃”多久? 其高增长和高估值是可持续的吗?

有“资讯界拼多多”之称的趣头条,已做好登陆美股的准备。

9月5日,趣头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更新了招股书,计划发行1600万份ADS,发行价介于7-9美元/ADS之间。其预计将于9月14日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交易代码为“QTT”。

本次IPO的承销商包括花旗、德银证券、招商证券、瑞银等,计划融资最高3亿美元。最新招股书显示,趣头条获得了来自京东集团4000万美元的认购意向。

如果顺利,趣头条将成为“移动内容聚合第一股”。

截至2018年6月,趣头条累计注册用户超过1亿,月活跃用户近5000万。

这支成立刚满两年的创业团队,获得了腾讯、小米、华人文化等互联网巨头和传媒巨头的投资。它以“拼多多式”的下沉策略获得裂变式增长,一跃成为仅次于今日头条的内容聚合平台。

趣头条的崛起,因其精准把握了现阶段互联网最大的流量红利——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用户。但资讯类app竞争如此激烈,能踩准节奏的为什么是它?更重要的是,下沉市场的流量红利还能“吃”多久?作为准“移动内容聚合第一股”的趣头条,其高增长和高估值态势能否持续?

崛起:专为下沉市场而生

趣头条在资讯类APP中异军突起,绝对算得上一匹黑马。

回溯其1.0版本上线的2016年6月,彼时内容服务市场竞争惨烈,似乎没有新进入者的机会了。那一年,瞄准“五环外”市场的拼多多刚获得B轮融资,单日流水突破1000万;4岁的今日头条决定All in短视频、做问答,风头正盛。

事实是,趣头条仅花两年多时间,各项运营数据便超过了各大网络媒体,成为仅次于今日头条的内容服务商。

运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趣头条APP累计装机量达1.81亿,月活用户6220万,日活用户2110万。经营方面,趣头条在2016年创立第一年的营收为5795万元;第二年实现近9倍增长,达到5.2亿元;在创业的第三个年头,其2018年上半年收入就超过2017年全年,达到7.2亿元,同比实现5倍以上的增长。

“资讯界黑马”趣头条上市倒计时:三四五线的流量红利有多大?


▲趣头条经营情况。

这种指数式增长是如何实现的?从其业务模式上,可以发现趣头条用户增长的三大“秘籍”。

一是牢牢抓住“拼多多式”的下沉市场。

趣头条的定位非常明确:为三四五线的下沉市场用户提供精准的内容分发服务。

这是一群怎样的用户群体?工作时间少、工作压力小、有更多业余时间,而且乐于分享和传播,尤其是女性——这是趣头条的洞察。他们发现,下沉市场的用户的可供支配收入在快速增长,但同时又面临线下娱乐场所有限、社交环境相对封闭的尴尬,在娱乐内容方面的需求尚未被满足。而且,下沉市场人群的内容需求与一二线人群有一定差异,比如喜欢广场舞、养生保健类内容,而大多内容平台主要服务一二线市场,很难关注到这种独特需求。

趣头条的诞生,可以说是填补了巨大的市场空白。其提供的信息内容完全针对下沉市场用户需求,强调幽默、有价值。这种“去同质化”的定位,让其顺利向三四五线市场铺开。目前趣头条的用户画像中,下沉市场用户占比高达6成,而且更向女性市场倾斜。

二是用算法做内容分发。

这点与今日头条异曲同工。趣头条基于算法引擎推荐及人工审核机制,为用户提供针对性内容。跟传统内容提供商偏向媒体属性,而趣头条的定位是一家科技公司。

算法推荐的前提是海量的内容。通过PGC模式,目前趣头条已与国内超过200家媒体机构达成合作,超23万家自媒体入驻,内容分发的生态土壤由此建立。同时,近600人的人工审核团队,能够保证在智能算法推荐的基础上,为平台进行严格的内容审核,保持内容池的合规、优质。

三是“游戏式”的积分运营机制。

趣头条有一套“忠诚度计划”。在APP的“任务”一栏,用户可通过邀请好友、开宝箱分享、晒晒收入、唤醒好友、优质评论等获得不同数量的金币,还可以提现。其实这种方式不缺乏效仿者,但却难以达到趣头条“游戏化”的运营水准。

“资讯界黑马”趣头条上市倒计时:三四五线的流量红利有多大?


▲完成趣头条“任务”可领金币。图片来源于网络。

基于社交关系链推动的积分运营机制,能够病毒式地、高效触达传统互联网推广模式下无法覆盖的海量用户,不仅大大提升获客效率,也有效保证了平台的活跃度。易观数据显示,2018年7月,趣头条APP日活用户渗透率(即趣头条日活/全市场移动设备日活)达到4.2%,在移动内容聚合领域仅次于今日头条,且单用户使用时长达到55.6分钟/天,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趣头条的用户登录率高达95%,远高于行业普遍不到30%的水平。显然,“积分”制以较低的实际兑换价值,换来了极高的用户粘性。类似航空公司,其实用户的主要需求还是在于乘飞机,但相较于没有积分体系的航空公司,用户更愿意选择有积分体系的公司。这是平台区别于其他资讯类APP的核心优势之一。

未来:挖掘最后的流量红利?

2017年下半年,趣头条于2017年下半年获得成为资本、红点创投、华人文化的4200万美元A轮融资;2018年上半年完成超过2亿美元的B轮融资,由腾讯领投,小米及其他财务投资者跟投,B轮投后估值超过18亿美元;2018年8月,趣头条引入包括人民网旗下基金在内的战略投资者,投资额约6000万美元。

“资讯界黑马”趣头条上市倒计时:三四五线的流量红利有多大?


▲趣头条融资历程。

为什么互联网巨头、传媒巨头纷纷向其伸出橄榄枝?

从过去一年以来的互联网趋势看,新崛起的商业新贵和创新产品,大部分身上都有着鲜明的“用户下沉”特征。

易观数据显示,2017年,有超过一半的移动互联网用户集中在下沉市场。目前下沉市场总人口是10亿人,移动设备5亿台,平均每人0.5台移动设备;一二线市场约3.63亿人,移动设备4.6亿台,平均每人1.3台移动设备,未来下沉市场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来自腾讯的企鹅智库旗下智酷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在三四线网民的闲暇时间里,超7成网民一半以上时间都用来刷手机,其中女性、20到29岁用户表现更加明显;但有7成三四线城市网民会觉得手机里“不知道还能玩啥”,娱乐需求有待填补。

而三四线网民的网上娱乐消费力不输一线城市。这份报告还显示,晚上下班回家后的手机娱乐项目里,三四五线城市网民明显比一二线城市更喜欢看短视频和网络小说,且三四五线为网络小说付费的意愿也高于一线城市。

“资讯界黑马”趣头条上市倒计时:三四五线的流量红利有多大?


▲三四五线城市网民明显更爱看短视频和网络小说。图片来源:企鹅智库。

趣头条所渗透的下沉市场,很可能是互联网最后的流量红利。而趣头条在招股书中透露,未来将持续完善内容生态系统,除现有的资讯及视频外,将推出小游戏、小说、漫画等轻娱乐内容,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体验。

而从内容聚合服务的发展趋势来看,算法式的信息驱动已成为标配,而这种技术已经颠覆了传统的广告营收模式。“基于用户兴趣的内容分发,对客户最大的价值在于精准、有效。客户做广告投放的目的比以前更加简单直接了,看中转化率,例如关注下载量、注册量等量化指标。基于兴趣的推荐更能帮广告客户达成目标。”一位互联网广告从业人员表示。

以算法为驱动的今日头条就一度撼动百度在移动端搜索广告的地位,引得各大公司纷纷效仿。同时,其估值也一路上涨,并在今年8月传出明年IPO的消息。

即将上市的趣头条,在两年累计1.81亿的装机量基础上,拥有很强的变现能力。据了解,平台上线以来,趣头条的累计运营现金流为正。这意味着,在平台急需获客的初创期,趣头条也没有采用“烧钱”模式,而是凭自身的运营能力获取用户,获客成本大幅降低。

可以预见,下沉市场的流量红利争夺战已经打响,内容聚合服务领域或将迎来新变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