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原來商周是這樣爭奪中原,附詳細地圖

中央之國系列6

一、中心的喜與憂

在中央之國第五期 中,我們已經重點說了大禹治水和夏的建立。如果說夏以前的歷史主要是東西兩大族群在互相纏鬥的話,那麼“夏”的意義就在於建立了中原的地緣中心位置

封神演義:原來商周是這樣爭奪中原,附詳細地圖

上一期中的夏商周核心區域地圖

從那以後,誰想成為北至燕山,南至長江,西到黃土高原,東到山東丘陵廣闊區域共主的話,那就必須佔據中原,並以此來號令天下。這個“天下”的概念也就是後來“中國”的概念。當然,他的範圍也是一直在擴張的。

中原做為權力中心還造成了另一個後果,就是凡是在此確定政治地位的民族,都不自覺的將自己確立為中心民族,而將四周邊緣地區的民族視為低一等的民族。在周以後這一點尤甚,想成為“中國”主人的人甚至還要為自己找一個華夏族的出身。

封神演義:原來商周是這樣爭奪中原,附詳細地圖

從王都出發每隔500裡依次劃分“甸、侯、綏、要、荒”五服,表達了嚴格區分政治中心與政治外圍的設想

對於商族來說,入主中原後當然會受夏的影響,雖還不至於被完全同化,卻也已經和山東丘陵一一黃淮平原一一江淮平原的所謂“夷”族發生戰爭了。雖然他們同被歸入“夷”族。

我們並不應該為此感到奇怪,東西族群只是根據雙方所處的位置以及文化所做的劃分,並非意味著他們之間就一定是鐵板一塊,就象炎黃二族也同樣發生過沖突一樣

相對於“禹貢黃河”以南的“夷”族來說(山東丘陵一一黃淮、江淮平原)。商族與之的聯繫會更少,或者說相對於山東丘陵的位置來說,他們更象是邊緣部族。

這樣一個在“原始東夷”中處於邊緣位置的部族取得了共主地位,原先臣服於夏的那些東部族群不服也是情有可緣的。同樣的事情在3000年後的明清之際再次發生,儘管朝鮮半島統治者的族源與滿族更接近,但當滿族入主中原後,他們卻絕對承認明為中華正朔。

封神演義:原來商周是這樣爭奪中原,附詳細地圖

能做大明的狗.gif

這種事情在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史中並非孤立,如果一定要解釋,用“寧贈友邦,不予家奴”這種心態來解讀,可能是最恰當的。

商徵東夷的地緣意義主要在於,商與夏的影響力覆蓋範圍並沒有太大的區別。當然,黃河以北作為商族的故地,無論“夏”的影響力當年有沒有至此,現在都可以被歸入同一地緣圈了。至於以渭河平原為代表的黃土高原,從後來的周族的興起過程來看,已經奉商為共主是確認無疑的了。

不過正如我們之前所分析的那樣,誰佔據了中原之地,誰就將成為眾矢之的。正如夏要面臨商的威脅一樣,商族也要面臨同樣的挑戰。而這一次的挑戰來自於傳統優勢地區一一黃土高原。而發起挑戰的族群就是我們自幼所熟悉的,那些擁有無數天兵天將支持的“周”。

當然,在《封神演義》裡,商也有很多仙精妖怪支持的。只不過在小說中,無論死活,無論仙妖,都殊途同歸的在封神臺上封了神。而事實上,周也的確讓東西兩族群真正完成了融合,並以此為基礎形成了全新“華夏”的概念。

二、鳳鳴岐山:周的崛起

“周”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朝代,其在文化中的地位甚至要高於完成大一統的“秦”。後世對他的推崇備至,以至於在從春秋到秦漢,假託周人之手,制定了非常多理想化的制度。

“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論語·八佾》

(“周有鑑於夏商兩代的經驗教訓,在文教德治上是多麼盛大啊,我遵循周的制度”)

不過在這裡,我們所要關心的是周人在地緣上的建樹。如果說周以前的夏、商兩代的管理形式,更多的只是滿足於做名義上的共主,而對地緣文化本身並不會刻意去改變的話(各族群仍可以在自己的領地上保有文化上的獨立性)。

周人顯然認為這種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並不利於保持王朝的穩定。在尋找新的管理方式時,周人“祖先崇拜”的觀念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儘管在東亞大陸,由於各地區的相對獨立性以及封閉性。各地區都或多或少存在祖先崇拜的概念。但周人對於祖先的態度,以及對於傳承血嗣的態度卻是無出其右的。這突出表現在周人“多妻”的態度,以及將宗親“封建”至各地的做法。

關於商族好戰,其實也很好理解。每一個佔據中原的族群都會面臨四個方向的挑戰。在周族決定東出渭河平原時,商族的主力正在東征(據說兵力有十萬人之眾)。由此產生了一種說法:商族的軍事主力在得知國破之後,轉而從山東半島出海,衝向太平洋,最終漂啊漂,漂啊漂,結果趕在西方人之前發現了新大陸,並將

中華文明傳播至美洲

封神演義:原來商周是這樣爭奪中原,附詳細地圖

暢銷書作者筆下腦洞大開的殷商艦隊瑪雅征服史。所謂“殷地安”=“印第安”

這種說法的確很有吸引力,只是儘管有證據表明,7000年前東亞地區的族群就已經可以熟練的操作獨木舟了。但實在無法想象,以當時的技術條件可以將這麼多人送到美洲,何況這是一次沒有目標的旅行。

不過商族在退出中原之後,並非沒有在地緣上為了孫後代作出貢獻。相比漂到美洲的說法,這一次遷移會更符合客觀事實,也更有歷史依據。

關於這次遷移,我們下文就會分析到。現在我們還是回到周人那裡,去看看他們是採用什麼樣的進軍路線打敗商人。

看過《封神榜》的人都知道,周人的祖地在“岐山”附近。岐山的位置也就在渭河平原的西頭。當週人安安份份的呆在岐山時,對商族是構不成威脅的。儘管商族也曾對黃土高原上不臣服的部族發動過戰爭,但地理距離使得周人在此之前並不會與商族發生大規模衝突

封神演義:原來商周是這樣爭奪中原,附詳細地圖

不過岐山在渭河平原屬於邊緣地區,對於有志於東進的周人來說,並不是最合適政治中心。因此在進軍中原這前,他們必須先佔據渭河平原的中心,以控制整個渭河平原。這個中心被選在渭河之南,史稱“豐鎬”,地理位置在現在的西安市長安區。自周人將這裡確定為渭河平原,乃至黃土高原的樞紐地區後,在隨後的歷史中它又多次成為整個中國的政治中心。

三、遷都的敗筆

商朝在建立以後的“遷都”據統計多達13次,前期大部分都在黃河以南,洛陽一一鄭州一線。最後一次則遷回黃河以北,也就是現在發現甲古文的地方(安陽)

關於商族人為什麼這麼熱衷於“遷都”,史學界眾說紛紜。有說是天災,有說是人禍。不過從結果看,商人越過黃河,進入了中原核心區,但卻更適應貢河以北的生活。最起碼我們知道,在最後一次將都城遷入安陽境內後(黃河北岸),商人的都城就此穩定下來。在此後200多年後,商人就是以此為政治中心,向四周邦國施實影響。

封神演義:原來商周是這樣爭奪中原,附詳細地圖

安陽殷墟以及這裡的甲骨文只是商代中後期遺存,早商的許多問題還在重重迷霧中

儘管位於目前河南境內的“安陽”也被劃入中原的範疇。但事實上,黃河以南洛陽至開封一線才算得上是“中原核心區”。這一地區最大的地緣價值在於可以封鎖渭河平原東出華北平原的主要出路。而商族的這一次遷都儘管回到了自己的祖地,穩定了政治局面,但也為以後的覆滅留下了隱患。200多年後,周人正是因為商人在這一地區的力量薄弱,才得以輕可易舉的進入河洛地區,然後經“孟津”渡過黃河,然後與商族決戰於牧野。

如果商人能夠繼續以洛陽盆地為政治中心,周人決不會這麼輕易得手。最起碼“八百諸侯會孟津”的場面是不會出現的。

後世的帝國多吸取這個教訓,將政治中心建於最危險的敵人面前,以此方能集合全國之力以抗之。當然,前提是你要預判出敵人來自於哪個方向。而商人似乎還沒有想到這麼深遠。

封神演義:原來商周是這樣爭奪中原,附詳細地圖

商周牧野之戰要圖

事實上,明代小說《封神演義》裡的“朝歌”在歷史中真實存在,它是商代晚期的“行都”,也就是在正式都城之外的另一個都城。這在古代並不鮮見,最起碼我們馬上會在周朝看到同樣的情況發生。

商人選擇迎戰周人的地點是在朝歌西南70多公里處的牧野。這一戰之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從此周人確立了中原的統治權,並將黃河以北直至燕山的範圍正式劃入了華夏控制區。而這其中所用的手段則就是那具有開創姓的“封建”制度。

封神演義:原來商周是這樣爭奪中原,附詳細地圖

《尚書·周書·牧誓》詳細記載了牧野之戰的前因後果

關於周人是如何控制這些新臣服地區的問題,要留待以後的文章交代。現在的問題在於我們前面留下的伏筆:武王伐紂在地緣上使得失敗的商人“被迫”留下了一個重要貢獻,那就是“箕子朝鮮”的建立。

四、“韓國有種,寡人佩服”

如果我們事先沒有明確商人的發源地在華北平原(有可能北至遼河平原),我們就無法解釋“箕子”為什麼會選擇朝鮮半島北部作為商族最後的避難所。事實上早在商族進入中原之前,就很可能已經熟知華北平原—遼河平原一一朝鮮半島這一路線。只是在之前,中原對於商族的吸引力要遠大於朝鮮半島而已。

箕子朝鮮的這次建立影響是深遠的,後來的“衛滿朝鮮”,“漢四郡”等很大程度上因襲於他。如果說箕子的這次出走是出於為商族保留一點血脈,這倒大可不必,因為留在中原的商族也已經獲得了一定的封地,前提是他們必須接受周人的統治。史書記載,箕子後來也接受了周的冊封。因此將華夏族對朝鮮半島的開發上溯到3000年前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封神演義:原來商周是這樣爭奪中原,附詳細地圖

位於今朝鮮平壤牡丹峰的箕子朝鮮墓,1959年被金日成下令剷除

箕子墓被朝鮮人為剷平無疑是為了與歷史上的華夏文明徹底劃清界線,不過同樣的事情他們南邊的兄弟是不會這樣做的,至少不會做的這麼粗暴。

因為這個與中國戰國時期某國同名的國度,會聰明的突出商族“東夷”的屬性,然後結合自己偷換的所謂“東夷”概念(他們現在正以“東夷”合法繼承人的身份四處活動)。以反過來證明他們曾經是整個中國的主人。

封神演義:原來商周是這樣爭奪中原,附詳細地圖

韓國曆史教科書的本國疆域(對應中國唐時期)

儘管這與生活在尼羅河畔的阿拉伯人以古埃及的後人自居有些類似(阿拉伯人的理由還充分一點,最起碼他們現在的確是尼羅河的主人)。

(待續。下一節主題為 周人的大分封)


原文:溫駿軒 重編:程澄

本文地圖繪製於發現中國知識地圖協作平臺

發現中國——地圖分享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