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山東健康頻道

“前兩天,鄰居大姐提醒給孩子打輪狀病毒疫苗,免得得秋季腹瀉,我當時覺得孩子腸胃可以,想著秋天馬上就過去了,就沒在意,結果孩子前天晚上就開始拉肚子,連帶著發高燒……”28日,趙娟致電本報記者說。

記者通過採訪兒科專家瞭解到,小兒腹瀉多在秋末冬初高發。山東聊城今年的小兒秋季腹瀉來得比往年早一些,“從近一個月前,前來就診的腹瀉幼兒就多了起來。”市腦科醫院兒科主任錢洪玉說。

探訪

就診幼兒多有腹瀉症狀

28日上午9時許,在山東省聊城市中心醫院兒科門診室前,有近10名抱著孩子待診的大人。記者詢問了解到,大多數人的孩子拉肚子。

劉女士告訴記者,開始自己的孫子沒拉肚子,就是經常“漾奶”,剛開始沒注意,但是從27日下午起就開始拉肚子了,到了晚上就開始水樣便、發燒,已經出現了脫水的症狀,必須得住院輸液。

“每到這個季節,因為腹瀉就診的幼兒就多了起來,今年比往年還要早一些。不過今年腹瀉的程度較之往年要輕,脫水很嚴重的倒是少見。”市腦科醫院兒科主任錢洪玉說。

病因

多為輪狀病毒腸炎引起

錢洪玉告訴記者,常見腹瀉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感染性腹瀉,通常是由細菌和病毒引起的,比如通過手口傳染的輪狀病毒,進入腸道後就可能引起腹瀉;另一類為非感染性腹瀉,一般是因食物過冷、過熱或消化不良引起的。“細菌引起的腹瀉一般都是粘液便,伴發肚子疼,裡急後重;而病毒引起的腹瀉,特點則是拉得多拉得稀。”錢洪玉說。

“小兒秋季腹瀉,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形狀改變為特點的秋季兒科常見病。病原體有輪狀病毒、ECHO病毒、柯薩奇病毒等,主要病原體是輪狀病毒,因此小兒秋季腹瀉又多為輪狀病毒腸炎,是由A群輪狀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主要發生在6月齡-3歲嬰幼兒。”市疾控中心疾控專家介紹。

“輪狀病毒在自然環境中很穩定,可由傳染源(腹瀉患兒和無症狀的帶病毒者)與兒童的密切接觸進行傳播,也可通過其汙染的水、土壤、食物、玩具、衣物、用具等間接傳播。另外動物實驗顯示,輪狀病毒還可通過氣溶膠的形式經空氣傳播。”疾控專家介紹。基於此,嬰幼兒的飲食器皿、玩具或食物一定要及時消毒,家長和孩子都要注意手部衛生。為謹慎起見,在患兒出現腹瀉症狀時,就應該馬上給孩子化驗大便,以確定孩子的感染類別。

病程較短3-8天即好轉

錢洪玉告訴記者,秋季腹瀉大便以清水樣或蛋花湯樣最為常見,嚴重腹瀉可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進而危及生命。“嬰幼兒秋季腹瀉嚴重者,如伴有高燒、吐瀉頻繁、合併脫水現象時,應及時到醫院治療。在醫生指導下通過口服補液或者是靜脈輸液來給孩子補充身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以防病情進行性加重。”而對於病情不重的患兒,父母可遵醫囑給病兒服用對症止瀉藥、腸黏膜保護藥,以及恢復腸道生態平衡藥。

雖然秋季腹瀉來勢洶洶,不過父母也不要過度擔憂。錢洪玉說,輪狀病毒引起的小兒秋季腹瀉的病程一般在3-8天,屆時即能自行好轉,父母只要讓孩子遵醫囑吃藥,多飲水,並給孩子補充高營養、高維生素、好消化的食物,保持一定量的尿量,一般來說,就可逐漸治癒。

“當嬰幼兒受到輪狀病毒感染後,經過1-3天的潛伏期便開始發病。起病急,體溫在38℃-39℃之間(30%-50%病兒早期出現呼吸道症狀),嘔吐常先於腹瀉出現,腹瀉排黃色水樣便,無黏液及膿血,量多,一般5-10次/天,重者超過20次/天。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病程一般3-8天。病程較短,呈自限性,故多可在門診接受治療。主要採用以飲食療法和液體療法等對症治療,對於嚴重腹瀉者,可口服補液鹽溶液(ORS)配方糾正和防止脫水。”市疾控中心疾控專家說。

建議

要注意孩子個人衛生

對於腹瀉的寶寶來說,除了吃藥,護理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預防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當孩子拉肚子時,身體裡的水分也隨之流失,所以需要大量補充水和電解質。推薦使用米湯加鹽,也可以喝點鹹湯。”錢洪玉說。另外,因患兒體能受損,應注意休息,做好肛門清潔,避免去幼兒園等公共場所,防止傳染和交叉感染。除此之外,患兒的生活用品及嘔吐物、糞便等汙染的地方洗滌後要消毒處理,飲食用具使用前後都要用開水洗燙,每天煮沸消毒。

有的父母怕寶寶腹瀉期營養流失太多,千方百計地喂孩子牛奶、雞蛋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殊不知這樣做反而會加重胃腸負擔,使腹瀉長時間不愈。

另外,爸爸媽媽要教育孩子講究個人衛生,做到飯前便後要洗手。洗淨的瓜果要放入冰箱冷藏,時間長了應重新清洗。如果使用榨汁機給寶寶做果汁,要注意機器的清潔。“預防秋季腹瀉,一定要注意改善衛生狀況,注意增加兒童營養,提高抵抗力,建議嬰幼兒及時進行口服輪狀病毒疫苗接種。”市疾控中心疾控專家說。(李小芹 張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