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有十七个儿子,为何选中平庸的十五子永琰为继承人?

乾隆皇帝有名号的四十一位后妃为他生了十七个儿子,十个女儿。乾隆帝晚年选择十五子永琰为继承人,在去世前四年就禅位给永琰,是清朝历史上唯一生前传位的皇帝,当了四年太上皇之后,才寿终正寝,享年八十九岁。永琰即位后更名为颙琰,史称嘉庆帝,在位二十五年,可谓乏善可陈,清朝从此开始由盛转衰。

乾隆皇帝有十七个儿子,为何选中平庸的十五子永琰为继承人?

其实,对乾隆而言,立他为帝纯属是无奈之举,因为乾隆的初衷是想把皇位传位给皇次子永链,但是永链在九岁的时候因病去世了,后来,富察皇后再次诞下了七皇子永琮,那按照乾隆的初衷传位给嫡子,永琮又是乾隆的首选,可是天不遂人愿,永琮只活了二十个月也病死了,连续痛失两子的富察受不了打击,从此一病不起没过多久也就薨世了。

乾隆皇帝有十七个儿子,为何选中平庸的十五子永琰为继承人?

第三个是乾隆最为看重的皇五子永琪,封他为荣亲王,然而,让乾隆失望的是,这个备受自己看重的儿子,竟然英年早逝,在乾隆三十一年去世,年二十六。皇长子永璜,皇三子永璋也是英年早逝,死的时候分别是二十三岁和二十六岁,也没有办法被立为继承人了。皇四子永城和皇六子永瑢,分别被过继给履亲王允陶和慎郡王允禧,过继了的阿哥,就是失去了继承权。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三子,皇十四子,皇十六子全在幼年早夭,也没有可能立储。剩下的,就只有八阿哥永璇,十一阿哥永瑆,十二阿哥永璂,十五阿哥永琰,十七阿哥永璘可供选择了。

乾隆皇帝有十七个儿子,为何选中平庸的十五子永琰为继承人?

皇十一子永瑆和皇十五子永琰,水落石出般地成为乾隆皇帝为数不多的儿子中的佼佼者。乾隆选择接班人所遵循的原则,就是后来者必须不容置疑地遵从他的意志,不打折扣地继承他的政策,不遗余力地维护他的权威,并把自康熙以来开创的盛世一直保持下去。永琰忠厚老实、规规矩矩、重视仁孝,对乾隆的话一向言听计从,无疑最符合乾隆皇帝的选嗣标准。

乾隆皇帝有十七个儿子,为何选中平庸的十五子永琰为继承人?

其实,乾隆皇帝之所以选择永琰做接班人,还有一个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他不想放权。尽管乾隆皇帝曾有过“朕八旬有六归政”“不敢与皇祖六十有零的年数等同”的誓言,但等他年老昏聩的时候,越发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一丝一毫也不肯相让,哪怕这个与自己分羹的人是自己的亲儿子。如何做到“退而不退”,如何在有生之年继续风光地把持朝政,这是乾隆皇帝在风烛残年时最关心的事情。要做到这一点,只有选择一位恪守仁孝、老实巴交、唯父命是从的接班人,而永琰正是这样的一个人。

乾隆皇帝有十七个儿子,为何选中平庸的十五子永琰为继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