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和陶瓷的區別?

秘密情人


陶器和瓷器二者被合稱為陶瓷。在中國古代都有大量的文物出土。這二者發展至今作為我們的日用器具的一部分,到底又有哪些區別呢?比如宋朝舉世聞名的五大名窯,燒製的是陶器還是瓷器呢?

的確,這二者有很多相似之處,極易弄混。


我們不妨先從二者本身的概念來談。何為陶器?陶器是指用黏土或陶土經捏製成形後燒製而成的器具。那麼瓷器又是什麼呢?瓷器是指由瓷石、高嶺土、石英石、莫來石等燒製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質釉或彩繪的物器。總體來談,他二者都是由土經捏製然後燒製而成的器物。這也就是為何他們很難區分的原因了。


我們可以發現它二者使用原料不同,陶器用普通黏土,金屬雜質的含量較多。而瓷器卻不同,瓷器使用的是高嶺土,質地比陶器用土純淨得多。


那麼除此之外,這二者還有哪些區別呢?


瓷器與陶器的不同之處還在以下幾點。

第一,時間不同。陶器最早發端於新石器時代。陶器的發明和磨製石器的使用,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標誌。只有在熟練用火的實踐基礎上才能生產出陶器,這是人類在與大自然作鬥爭中一項劃時代的發明創造。代表器物比如青海馬家窯文化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瓷器卻是濫觴於商代中期。最早出土器物是於鄭州二里崗中發現。

第二,燒成溫度不同。陶器一般在600-900攝氏度,而瓷器達1200攝氏度以上,這就造成瓷器的胎體燒結緻密,吸水性大大低於陶器。


第三,陶器是素胎燒成,燒結程度差,結構疏鬆,吸水率大;而瓷器表面掛有人工配製的玻璃質釉,與胎體一起燒成,燒結程度好,結構緊密,吸水率小。


第四,從外觀而言,有兩點不同。其一,透明度不同 。陶器即使很薄也並不透明。例如龍山文化的黑陶,和蛋殼薄度相似,並不透明。而瓷器的胎體無論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徵。其二,陶器表面粗糙,而瓷器表面光滑。總的來說,陶器工藝相對而言比較粗糙稚拙。外形看起來也不甚美觀。而瓷器則工藝有所提高,多光滑而又美麗。

第五,兩者使用功能不同。在早期,陶器是作為我們生活必須品使用的。比如甘肅禮縣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的《陶塑少女頭像》的用處就是裝糧食;再如新石器時代陝西華縣出土的鷹鼎是炊煮器具。陶器是當時的不可缺失的實用器具。而瓷器作為陶器的2.0加強版,在魏晉時期逐漸取代了陶器的功用。


此外,瓷器不僅具有實用的功能,更是實用與美觀兼顧的器具。比如宋朝定窯的孩兒枕,\t古人認為瓷枕“最能明日益精,至老可讀細書”,並有清涼解暑的功效,而器形更是大方簡潔而不失典雅,是實用與裝飾兼備的典型例證。


那麼之後陶器就完全絕跡了嗎?並非如此,陶器作為明器出現,比如唐三彩、遼三彩等等,多是從墓中出土。

簡單而言,瓷器發端於陶器,是陶器的2.0加強升級版。而從陶器到瓷器的發展,也正是中華民族偉大創造與革新的表現。


參考文獻

《中國美術簡史》

《陶器與瓷器的鑑別》

《陶器與瓷器的區別》


歷史研習社


從中國陶瓷發展史來看,一般把“陶瓷”這個名詞一分為二,分為陶和瓷兩大類。通常把胎體沒有致名燒結的黏土和瓷石製品,不論是有色還是白色,統稱為陶器。

其中把燒造溫度較高、燒結程度較好的那一部分稱為“硬陶”,把施釉的一種稱為“釉陶”。

相對來說,經過高溫燒成、胎體燒結程度較為緻密、釉色品質優良的黏土或瓷石製品稱為“瓷器”。

在中國,製陶技藝的產生可追溯溯到公元月前450年至前250年,可以說,漢族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陶瓷發展史,漢族勞動人民在科學技術上的成果以及對美的追求與塑造,在許多方面都是通過陶瓷製作來體現的,並形成各時代非常典型的技術與藝術特徵。

陶器的發明是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一個重要標誌。我國已發現距今約10000年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殘陶片。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陶器的質量也逐步提高。到了商代和周代,已經出現了專門從事陶器生產的工種。在戰國時期,陶器上已經出現了各種優雅的紋飾和花鳥。這時時的陶器也開始應用鉛釉,使得陶器的表面更為光滑滑,也有了一定的色澤。

到了西漢時期,上釉陶器工藝開始廣泛流傳起來。多種色彩的種料也在漢代開始出現。東東漢以來至魏晉時製作的瓷器,人從出土的文物來看多為青瓷。這些青瓷的加工精細,胎質堅硬,不吸水錶面施有一層青色玻璃質釉。這種高水平的制瓷技木,標誌著中國瓷器生產已進入一個新時代。

有一種盛行於唐代的陶器,以黃、褐、綠為基本釉色,後來人們習慣地把這類陶器稱為“唐三彩”。唐三彩是屬於低溫釉陶瓷。

宋代瓷器為制瓷工藝的發展的重要階段,其中以景德鎮的瓷器最為佳品。

明清時期,制瓷工業發展到巔峰,工藝技術和產量均達到巔峰,而且出口量也較大。同時出現了多個著名的制瓷窯口。清朝後期,因為國家衰敗,制瓷業也走入低谷,同時也流失了一些制瓷的傳統工藝。


草原獨狼


很多時候,我們喜歡把陶器與瓷器混為一談,用陶瓷來統稱這兩類物品,雖然說這二者都是以“泥土”為原材料製造而成的,但是二者之間的區別可不僅僅體現在外表上那麼簡單的,而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

區分二者區別之前,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二者的概況,陶器的起源要遠遠早於瓷器,在距今一萬年前左右,人類的祖先就已經開始使用陶器了,那時的陶器技術雖然不及今日,但是在當時來說,絕對是高科技中的戰鬥機,一舉創下多個人類社會發展中的第一,這其中製作工作由簡單的物理變化變成了化學變化,就是了不起的創舉,陶器的發明創造也被看做新舊石器時代轉變的標誌之一。

再來說說瓷器,我們國家雖然不是最早製造陶器的國家,確實最早燒造瓷器的國家,早在先秦時期,當人的人類就已經開始燒造原始青瓷,這被看作是瓷器燒造的肇始,後來鑑於瓷器材質輕便、方便燒造,加之瓷器釉色溫潤,變化萬千,可塑性強等特點,深受貴族及文人的喜愛,而被廣泛使用,甚至瓷器的英文(china)稱為專有名詞,特指中國。

扯遠了,還是回到二者的區別上,我們先來看看用肉眼或者是簡單的操作就可以可以觀察到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在這幾個方面:第一,從造型上看,陶器的邊比較厚,底比較的薄,看上去顯得比較笨重,而瓷器的造型則顯得更為靈動,邊比較的薄,底部更厚實。第二,從顏色上分辨,陶器的顏色為白中代黃,而瓷器則是白中泛青或是白中泛黃,這也是較大的區別。第三從聲音上區別,輕輕拍打瓷器的時候,我們聽到的聲音非常的清脆,但是敲擊陶器時,聽到的聲音非常的沉濁。第四,從釉面上觀察,有些陶器是不上釉的,這就不說了,上釉的陶器右面粗糙,不平整,而瓷器的釉面非常光滑,顯得很溫潤。

第五,從坯體上看,瓷器的坯體斷面緻密,半透明,而陶器的則完全不透明,造成這些差別的原因取決於陶器和瓷器使用的原材料不同,二者煅燒的溫度也不同。

首先,從原材料上來說,陶器使用的原材料為一般的黏土,對原材料的要求不是很高,取材簡單方便,黏土摻水後,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然後根據要求製成不同的形狀。但是瓷器就不行了,瓷器的原材料要求很高

其原材料主要由陶土、長石、石英等原料配置,也有用含氧化鋁成分較高的高嶺土,我們俗稱的瓷土作為原材料。其次是煅燒的溫度不同,燒造陶器的溫度一般在800度左右就可以了,但是瓷器燒造的溫度卻至少要遭1300度左右。

正因為這二者的區別,使得陶器 燒結程度差,吸水率大,燒造過程中玻璃化程度低,機械強度低,斷面非常的粗糙而且無光澤,敲擊聲音渾濁。而瓷器燒結程度高,結構中有玻璃相,石晶體和大小不等的氣泡,機械強度也更高,敲擊時聲音清脆。雖然說瓷器的性能高於陶器,但是去取代不了陶器,因為陶器緻密性差,具有多空結構,用於保存食物非常的好,這只是其中一個優點,有些陶器,如紫砂壺就是大家非常喜愛的一種陶器,在茶道中它有著瓷器無法比擬的優勢。


愛玩的想公子


陶器與瓷器的區別在於,一使用材料;二燒成溫度,二者缺一不可。陶器可以使用包括瓷土在內的各種礦物粘土製作,燒成溫度較低,多在700—1000℃之間,胎體基本燒結,不再遇水分解,但氣孔率和吸水率較高。在顯微鏡下觀察胎體,極少存在玻璃相莫來石結晶體,換句話說就是沒有瓷化,敲擊之聲較沉悶。而瓷器使用的是氧化鋁含量較高的瓷土即高齡土燒製。瓷器的燒成溫度至少在1100℃以上,胎質基本瓷化,顯微觀察有大量莫來石結晶體存在,氣孔率和吸水率較低,敲擊之聲清脆。西方學者還將胎質內的鐵含量的多寡作為陶器與瓷器的判定標準,他們認為陶胎含鐵等金屬雜質較多,顏色較深。瓷胎含鐵量較少,顏色較白。筆者則不這樣認為,含鐵多少並不影響瓷器的性質,只是審美取向不同而已。以宋代五大名窯為例,汝、官、哥、鈞、定都曾是皇室御用瓷器。其中前四種都屬青瓷產品,胎質的鐵含量都超過了西方人所認為瓷器標準,只有定窯屬白瓷,胎質的鐵含量較低。


大瓷網


我們常說的陶瓷,不是一個東西,陶是陶器,瓷是瓷器,兩種合在一起叫陶瓷。那麼陶器和瓷器有什麼區別呢?我認為至少有三個不同。

第一個不同,原料不同,陶器用的是陶土,也就是黏土,全國都有黏土。瓷器用的是瓷土,瓷土最好的是景德鎮的高嶺土。

一組遠古陶器



第二個不同,是燒造溫度不同,陶器的燒造溫度在800到1000度。瓷器的燒造溫度要在1200度以上。

清乾隆瓷母瓶



第三個不同,是吸水性不同,陶器吸水,用淘器盛水很快就沒有了,水被吸收了。瓷器不吸水,如果用瓷器盛水,封閉好的話,可以很多年保存。

唐三彩駱駝



另外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唐三彩是陶器,不是瓷器。我們說唐三彩是瓷器,是錯誤的,因為唐三彩燒造溫度在1000度以下。


瓷器背後的故事


陶瓷本事兩種器具 一種是陶器,一種是瓷器,意在泥料不同,要根據自己的表現需求用料。大概分為三類,一類是瓷器,一類是陶器,該有一類是陶瓷結合的。兩種氣質,除了燒成的溫度不一樣,還有就是收縮率的不同。陶氣一般的燒製溫度,在700到1000攝氏度左右,瓷器的燒製溫度則在1330度左右。就密度而言,瓷器的密度遠遠高於陶瓷的密度。

——第一類瓷器
例如上圖中是屬於瓷器,一般瓷器素料燒製出來胎體是白色的在上面添加各種色釉來展現他的美形體美


上圖為早期做的一件小作品(丑牛)醜是丑時的意思哈😄

同時也可以在燒製之前畫各種手繪 如青花

就是周杰倫唱的青花瓷(上圖是個作業小稿)、粉彩等。置地硬、脆。燒製完成的可以手繪新彩


(新彩一般是在透明釉或者淺色釉上通過新彩顏料勾勒繪畫潤色再通過第二次燒製專業名詞叫烤花完成的)等。

——第二類陶器

相對瓷泥 陶泥更難塑形(上圖為燒製之前的手作瓷胚)


(上圖為燒製之前的手作陶胚),陶器置地粗糙,素胚燒製出來一般為深褐色或者深棕色,一般會用來表現一種粗獷不拘小節的意境使用。


——第三類是陶瓷結合的

一般情況下陶瓷結合由於收縮率不同,為了更好的結合會把陶泥經過過濾處理,去除其中的雜質例如沙粒等,讓它變得細膩從而增加它的密度來更好的和瓷泥結合。


以上有些小弟的拙作來做了簡單的解說,如有地方沒有說到的歡迎在評論區提出或者私信我,小弟必知無不言。

打字打的手抽筋了,希望大俠們多多點贊,多多關注!————歐克2017.12.8


歐克小賤康


①燒成溫度不同:陶器的燒成漫度一般在800℃左右,瓷器則需要1300℃的高溫才能燒成,


②使用原料不同:陶器的胎料是普通的粘土,瓷器的胎料則是瓷土,即高嶺土(因最早發現於江西景德鎮東鄉高嶺村而行名)。

③堅硬程度不同:陶器燒成溫度低,胎體未完全燒結,胎質粗疏,斷面吸水率高,敲擊時聲音發悶,胎體硬度較差;瓷器的燒成溫度高,胎體燒結,胎質堅固緻密,斷面基本不吸水,敲擊時聲音清脆如宛;

陶器和瓷器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不可能有一個物體既是陶器又是瓷器,

唐三彩

也不例外。


平常心1249771


陶器是最原始的,因其透氣漏水,人們無法正常使用,最後又在陶器的基礎上,提高溫度,鍛造出來了瓷器。我們現在用的花盆就是陶器,將其弊端改為了優勢,種花養花非常合適。我們用的餐盤,水杯等就是瓷器,溫文爾雅,非常大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