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宜居城市?蘇州的紅與黑……

中国最宜居城市?苏州的红与黑……

“蘇州經濟” 我們的平臺 也是你的平臺

免費發佈招聘、求職等職場信息

推廣招商、買賣、租售等商業信息

商務合作等諮詢,請加微信:gegangcun

中国最宜居城市?苏州的红与黑……
中国最宜居城市?苏州的红与黑……

從老城眺望新城,蘇州的新與舊

哪座城市最宜居,這個問題就像哪個女星最漂亮、哪個男星人氣最高一樣,永遠沒有標準答案,任何時候都能引來人們無窮無盡的爭執。

今年,位列宜居城市榜單第一位的,是蘇州。

《經濟學人》智庫每年發佈的《全球宜居城市指數報告》,是全球城市宜居指數方面最具影響力的榜單。2018年8月14日,最新發布的全球百大宜居城市中,蘇州位列中國大陸第一。

話說回來,其他上榜的內地城市要麼是直轄市,比如北京、天津、上海,要麼是副省級都市,比如深圳、大連、廣州、青島。

蘇州作為唯一的地級市,能夠被評為最宜居城市,又是憑著什麼呢?

畢竟,居住是每個人來到一座城市的終極目的,宜居也就是對一座城市的至高評價

千年富庶,多面蘇州

在民謠歌手周雲蓬的一首《春歌》的後半段裡,有幾句女聲方言獨白:“繡花繡得累了吧/牛羊也下山嘍……”聲音甜美軟糯,婉轉動人,不少網友在網上詢問,這是哪裡方言,如此好聽。有人在下面驕傲地答道:“這是蘇州話啊。”

被稱為吳儂軟語的蘇州話,符合了中國人對於江南的想象。山光水色,都融進溫柔細膩的語調裡,即便一下子聽不懂,也足以領會水鄉的氣韻。

“蘇州是我記憶深刻的城市,我的祖母是蘇州人,很小的時候就吃過她做的蘇州菜,也經常聽她說蘇州話。”這是浙江人金庸,對於蘇州的記憶,每次他談起自己喜歡的城市,總不會忘掉那個溫婉的蘇州。

就連金庸一生欽慕、求之不得的夢中女神夏夢,也是祖籍蘇州的美女。

中国最宜居城市?苏州的红与黑……

金庸的夢中情人——夏夢

但如果簡單地將蘇州的城市性格歸納為溫潤,那實在是低估了這座千年古城的氣度。

蘇州同樣有凌厲的一面。

其實,蘇州也曾血性十足過:這裡曾經民風彪悍,驍勇善鬥,軍事家孫子就成名在這裡;春秋時期,三大刺客有兩人出自這裡;現今出土的春秋名劍皆出自這裡,干將、莫邪是這裡的鑄劍代表;項羽和叔叔項梁起兵就在蘇州,麾下精兵八千,全部來自於這裡。

《漢書·地理志》又說:”吳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劍,輕死易發。”吳地過去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都要進行尚武流風的“鬥力之戲”。

儘管蘇州人常將“吳”讀作“魚”,無意中透露出水鄉人的生活特點,但當年“吳”字絕對是春秋時期兵器的最大牌註冊商標,寶劍有“吳冶”“吳幹(干將)”,盔甲有“吳甲”,兵器有“吳戈”“吳鉤”等,可謂將中國的冷兵器製造提升到一定高度,據說今日的醫學柳葉刀就源於久負盛名的“吳鉤”。

到隋朝時,“科舉”初露端倪,到了唐朝時徹底放開了,

當仕途向讀書人敞開大門時,不關乎門第,不關乎戰功,蘇州文風一下子打開了,教育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從五代十國之後,蘇州進入了很長一段太平世界,有詩說“七代三百年,吳人老死不見兵革”。

到了宋朝,蘇州迎來人文的盛世。名冠天下的蘇州人范仲淹頗受皇帝重用,開啟了“吳地重教”的風氣。范仲淹還遍邀名師前來施教,蘇州籍進士人數迭創新高,直到清末,蘇州的狀元仍是有名的“地方特產”。

時間來到改革開放之後,蘇州的經濟開拓同樣一馬當先,舉世矚目。

這座地級城市,一非特區,二非計劃單列市,連十四座沿海開放城市都沒它的份,但卻一度享有“蘇老五”的稱號——GDP總量僅次於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排在全國第五。無論是人均GDP,還是收入水平,蘇州都始終位列全國十名以內。

如果要給大名鼎鼎的蘇南發展模式找一個代表,那一定是蘇州。

就如同一個網友對蘇州的評價:“比它(蘇州)有錢的,都沒它漂亮;比它漂亮的,都不如它有錢。”其實還可以再加上一句:和它年紀相當的城市,大都沒有它過得好。

中国最宜居城市?苏州的红与黑……

蘇州園林一角

如果按照年齡計算,蘇州應該是中國城市中的老前輩。

從春秋戰國一直到今天,兩千多年裡,興盛又衰落的城市不少,但像蘇州一樣能保持千年富庶的卻不多。北京、上海雖然耀眼,但論資排輩,在蘇州面前只能算後起之秀;揚州、開封同樣盛極一時,現在卻迴歸平凡。

能把美景美食、歷史文化、宜居宜業融於一身的城市,實在找不出太多了。

中国最宜居城市?苏州的红与黑……

蘇州寒山寺,每個中國人從小學課本就知道的一座寺院

蘇州經濟進入疲勞期了嗎?

這已經是一座地級城市所能做到的極限了!

”這是近年來很多人對蘇州的評價,褒貶雙重意味都巧妙包含在內,甜中帶酸,言下之意,也許蘇州未來面臨的是悄然的式微。

中國人討論城市,很喜歡拿行政等級說事,但不同的行政等級,的確在很多時候意味著不同程度的政策資源傾斜。這一點,蘇州人一定深有感觸

如果外地人第一次搭乘飛機來到蘇州,那麼他只有兩個選擇:上海虹橋機場,或者蘇南碩放機場。前者距離蘇州市區近九十公里,後一個倒是不遠,名字卻叫人摸不著頭腦:為什麼叫碩放機場呢?

中国最宜居城市?苏州的红与黑……

蘇南碩放國際機場

掏出手機一查就會發現,這座有蘇州參與投資的機場因地處碩放鎮而得名,碩放鎮的行政歸屬地,則是蘇州的鄰居無錫。這時候外地遊客多半會在心裡打一個更大的問號:全國屈指可數的經濟強市,人口超過一千萬的經濟大市,居然沒有自己的機場?

當然,對於蘇州不建機場的原因解釋有很多:比如蘇州靠近蘇南碩放機場和上海虹橋機場,搭乘飛機已經很方便,比如長三角地區空域緊張等等。但以蘇州的經濟體量,如果配上副省級城市的國家定位,機場還會遲遲不能開建嗎

90年代之後,“上海+蘇州”模式的開啟,使得蘇州的經濟增長令人震驚,經濟總量一度緊緊咬著深圳、廣州,儼然有按著喇叭超車”的跡象。

2011年,在第五城位置上坐了八年的蘇州,GDP被天津超越,不久後又被重慶甩在身後,滑到全國第七

在互聯網經濟崛起、產業轉移、外資退潮、外貿遇冷的大背景下,蘇州略顯露疲態。

而最近幾年,杭州發展是退迅猛。雖然GDP總量仍然沒有蘇州多,但“資金總量”(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已經越過蘇州

中国最宜居城市?苏州的红与黑……

蘇州的發展勢頭近幾年似乎放緩了

最近兩年,江蘇省官方“提高南京首位度

”的提法,更是給蘇州人澆了一盆冷水。

以南京為中心,是否意味著蘇南會逐漸喪失高傲的資本,目前還沒有答案。

就像對比其他同等城市,窄小的高鐵站蘇州北站何時能迎來擴建的一天,也沒人能給出確切的答案。

〢 新舊共存:一箇中國城市的樣本

2004年,一座名為東方之門的建築在蘇州奠基,後來它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秋褲樓

沒有到過蘇州的人,只記住了這座大樓誇張的形狀;而在蘇州本地人心目中,東方之門已經是蘇州最活躍的商圈之一。在它周邊,高樓林立,玻璃幕牆閃爍,幾乎看不出任何古城的痕跡——這是一塊被蘇州人叫作“園區”的地方。

中国最宜居城市?苏州的红与黑……

夕陽下的東方之門

1992年9月,李光耀訪華,此後,中新雙方圍繞合作共同建立工業園區進行考察,最終確定建在蘇州。工業園區建成後,迅速成為蘇州經濟的增長點,而在日後,也成為蘇州“雙城雙片區”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比照新加坡裕廊工業園區的經驗,工業園區成為蘇州古城旁邊拔地而起的一座新城。來到蘇州的人,幾乎沒有人不感慨:這座城市打破了拆和建、保留與發展的二元對立局面,在保持古城風貌的同時,用一片嶄新的現代化城區擁抱工業時代。

相比於某些城市一味拆舊建新,然後又返回頭來保護古建,最終造成不倫的形態,蘇州一以貫之的新舊並立實在高明太多。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有人眼裡的蘇州古意盎然,有人眼裡的蘇州活力四射。在這個層面,蘇州展現了一座城市調和新與舊的智慧。

中国最宜居城市?苏州的红与黑……

對比蘇州的歷史,眼下的起伏也只是一瞬

蘇州經歷過經濟騰飛,也面臨著現在的增速放緩,就像兩千年前,蘇州見證了吳王夫差的得而復失,也見證了越王勾踐的失而復得。

很多年前,在一篇名為《白髮蘇州》的文章裡,餘秋雨這樣寫:“窗外,古城門藤葛垂垂,虎丘塔隱入夜空。(蘇州)在清理河道,說要變成東方的威尼斯。這些河道船楫如梭的時候,威尼斯還是荒原一片。”

慣看秋月春風,焦慮是暫時的,倚在厚重歷史的懷抱裡,放眼遼闊的未來,蘇州城更多的是從容淡定的底氣。

長按二維碼 關注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