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鵬飛:中國神經介入的現狀和發展

杨鹏飞:中国神经介入的现状和发展

2018年9月8日至9日,由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BioBAY)攜手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主辦的第八屆中國醫療器械高峰論壇(DeviceChina 2018)在蘇州金雞湖畔拉開帷幕,直擊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下,聚產業創新之力,論中國醫療器械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未來。

隨著全球醫療器械行業市場需求的上升,中國醫療器械行業也將迎來高速發展的黃金生長期。本屆高峰論壇緊跟國內外局勢,以“聚產業創新之力,論國械發展之道”為主題,聚焦醫療器械行業的創新與突破。

在同期舉辦的 “心腦血管與神經外科”分論壇上,上海長海醫院副主任醫師楊鵬飛博士帶來了題為《中國神經介入的現狀和發展》的主題演講,分享了中國神經介入的發展趨勢。

以下為主題演講概要:

楊鵬飛:談及中國神經介入的發展現狀,可以用“蓬勃發展”形容。作為一個發展了20多年的學科,中國神經介入仍然是一個“青年”。

這20年的蓬勃發展主要是得益於三個方面:第一是整個神經介入技術的普及;第二是影像技術的進步,讓更多的腦血管疾病被診斷出來,從而得到更好、更安全的治療;第三是介入材料的發展,確保疾病治療更為方便、有效和安全。這三個方面使我們的神經介入走上了快車道。

神經介入的範疇是整個的腦血管,關聯三大類疾病——動脈性疾病(動脈瘤和動脈管腔的狹窄)、靜脈疾病和動靜脈畸形。腦血管領域高質量的研究很多,但是依然遠遠少於心血管。2002年美國發表了相關指南,並於2009年做了簡單的更新。2012年,得益於材料、技術的發展,該指南再一次更新。

在美國,77.8%的醫生首選介入治療動脈瘤,從2007年開始顱內動脈瘤的介入栓塞已經超過了開顱。在中國,受經濟發展、醫保政策的關聯,在東部一些發達的地區,神經介入栓塞動脈瘤成為了首選的治療方式,但是在一些西部欠發達的地區,這一選擇可能會少一些。

在長海醫院,介入動脈瘤栓塞的比例在90%以上。顱內狹窄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發病率非常高的一類疾病。2005年之後,我們認識到,顱內狹窄似乎應該更積極的做介入干預,因為再發卒中的風險高達23%。

在美國的指南中,大家也可以看到,對於中度的狹窄(70%以下的狹窄),無論怎麼發生卒中,都不建議採用介入干預。在顱內狹窄的研究中,給我們一些提示:對於神經內科的醫生,80%的醫生會選擇保守治療,而神經介入的醫生,選擇介入的醫生會顯著的下降,這個數量會有非常明顯的變化。在西方,當你碰到了一個病人藥物治療無效的時候,你會考慮對這個病人做什麼,18%的人會仍然考慮維持原來的藥物治療,82%的人會採用新的單純球囊擴張來治療。所以顱內狹窄是不是變成了一灘死水?很顯然不是,我們根據不同的病人要探索不同的策略,採用合適的介入策略。

在各國的指南中,對於症狀性的顱內狹窄,大家相對的爭議比較少,無症狀的顱內狹窄爭議非常大。對於無症狀性的顱內狹窄,很多人的建議是隻有併發症的發生率小於3%的情況下,才可以考慮做介入的干預。我們發現強化的藥物治療對於顱內狹窄的治療非常好。

那麼,強化的藥物治療對頸動脈狹窄的療效是否積極呢?美國數據顯示,整個頸動脈狹窄的治療量是下降的,我們現在的最佳藥物治療的療效有了顯著的改進。

現在最火熱的是顱內大血管的閉塞,在中國可以下沉到縣級醫院,未來的十年到二十年,顱內大血管閉塞的技術會快速發展。我們都知道從最早的1999年發表的動脈溶栓到現在已經探索了十幾年,這裡面有幾個標誌性的事件,第一個事件是2012年定義了最有效的支架型取栓器,2013年新英格蘭連發了三篇研究,採用的是第一代的取栓器械,對我們臨床的指導價值並不大,我們都在期待2012年以後採用的支架型取栓器。2015年的五個RCT研究,同時在新英格蘭發表,採用的都是第二代的支架內取栓器開通大血管,都得到了一致的臨床結果。在神經外科領域,我們認為這是一項驚天動地的技術,給我們廣大的腦卒中病人帶來了非常大的福音。

中國是世界腦卒中的“重災區”,每年新發患者是200萬,殘死率達到30%到40%。所以衛健委成立了腦防委辦公室,推動腦卒中的防治。如果現在的防控現狀不變的話,再過30年,我們腦卒中的發病率會再高發一倍。

腦卒中治療走在第一線的就是神經介入治療。中國的起步比國外晚了十年左右,但是在老前輩的帶領下,神經介入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現在有很多國際上比較著名的神經介入會議在我們中國舉辦,國內的東方腦血管會議也會通過網絡進行全球直播,這些交流平臺給了大家更多的視野和活躍的思維。

在大家的努力下,中國神經介入治療量迅猛增長,包括顱內動脈瘤、腦血管畸形、慢性缺血和急性缺血。我們預計,血管閉塞取栓將成為一個熱門領域。

我們整個神經介入的主流產品,幾乎全部來自於進口,在研發方面也是國外企業領先。當然,神經介入的產品正逐漸實現本土化。美敦力在設計產品的時候,會考慮中國人群的特異性,所以也越來越多地聽取中國專家的意見,設計適合中國人的器械。現在全球各大公司對中國市場越來越重視。中國自己的產品,市場份額很小,但是我們非常的活躍,也開始做創新的產品。

整個神經外科產業的發展,不僅要靠企業,還需要醫生的參與。中國現在的神經介入從業人員的身份背景,有神經外科、神經內科、放射介入科等。隨著取栓技術的普及,從業人員的分佈和佔比在中國發生了非常明顯的變化。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神經介入醫生參與其中。

腦卒中的救治需要多學科合作,目前這方面的協作還不強。未來三五年,國家腦卒中中心的建設會越來越好,整個神經介入會有一個指數的增長。神經介入產業的前景非常廣闊,希望大家齊心努力、共同推進。

備註:以上演講摘要,根據現場實錄整理,未經嘉賓審核。

關於BioBAY

作為本屆大會的主辦方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BioBAY)歷經十餘年發展,以“專注、聯合、創新”的態度,努力構建世界一流的生物產業生態圈。目前有460餘家企業入駐,10000餘名生物醫藥專業人才就業,其中集聚了63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形成了新藥創制、醫療器械、生物技術等特色產業集群。而在醫療器械領域,目前園內8家醫療器械企業的9個產品已經進入國家醫療器械創新產品審批“綠色通道”,佔蘇州市的82%,佔江蘇省的50%。在三類高端植介入醫療器械領域,園內企業已獲60張產品註冊證,21張產品生產許可證。預計隨著研發投入的不斷增加、臨床試驗的加快推進和新品的逐步上市銷售,企業經濟效益將實現持續提升,近年園區生物醫藥產業將呈現爆發式成長態勢。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臺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