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遇到犯錯屢教不改的學生怎麼辦?

“魯學華又在教室裡吃零食了!”同學們紛紛跑到辦公室向我“告狀”。

昨天才批評過,今天他又犯了!他這是明知故犯啊!況且我昨天批評他時,他明明已經承認了錯誤,還保證今後永不再犯的呀!我越想越生氣。

“趕走他算了!”同學們都火上澆油地說。我一氣之下真想這麼做!可冷靜一想,又覺得事出一定有因,再說班主任工作絕不能簡單粗暴。

魯學華為什麼犯錯屢教不改?我決定找他深談一次。

我又一次把魯學華叫到辦公室。只是這次我沒有立即批評他,而是先誇他有擔當,自己犯錯從不往別的同學身上推。他聽後抬頭看了我一眼——正是這一眼,讓我看到了信任的亮色。

於是我因勢利導,告訴他:“真正擁有高貴靈魂的人,或許不會向權貴低頭,但他們無一例外地遵從規則……我知道,你在教室吃零食肯定有你自己的道理,我現在只想聽聽你的解釋……”

聽我這麼一說,魯學華的眼睫毛溼潤了,眼裡噙滿淚水,這讓我很吃驚——他以前可從來沒有這樣!

抹去眼淚,魯學華告訴我:吃零食的不止他一個,可每次同學們只“舉報”他,這讓他很委屈,也很生氣……原來如此!

經過此次深談之後,魯學華再沒有在教室吃過零食,教育取得階段性成效。

反思:作為一名班主任,要深度走進學生心靈,取得他們的信任,這樣才能聽到他們心靈深處的吶喊,我們的教育也才能真正做到對症下藥。

一位威嚴不可侵犯的班主任,一位高高在上的班主任,一位令學生敬而遠之的班主任,只會關閉學生與之交流的心靈大門。這樣的班主任,也許能把班裡的紀律抓好,抑或能培養出幾個尖子生,但這些成績的取得,卻以犧牲班裡大部分學生健康成長為代價的,太沉重了!

作為班主任,我們為什麼不能蹲下來,平等地和孩子們交流對話呢?為什麼不能慢下來,沉下來,學會牽著蝸牛跳舞,靜靜地陪伴孩子們成長呢?有人說“師生是同一戰壕裡的戰友”,這句話今天看來還真的沒有過時!

其實,世界上沒有犯錯屢教不改的孩子,只有造成他們屢屢犯錯的外部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