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樹」發「新芽」 轉型路上再「給力」 看熬腦村孫興旺創新發展大蔥種植之路

“老樹”發“新芽” 轉型路上再“給力” 看熬腦村孫興旺創新發展大蔥種植之路

孫興旺駕駛新型蔥秧機進行作業

開欄語: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1978年至2018年,改革開放的40年裡,潞城歷經興盛,也曾陷入困惑,更步入了全省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前沿。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再次站在發展的十字路口,潞城人民發出宏願: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23萬人民矢志書寫潞城經濟社會發展的壯麗史詩,在二次崛起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40年的風雨歷程,使這座城市含山蘊水處處蓬勃興盛;40年的砥礪奮進,使這方熱土寫滿尚德崇仁;40年的不斷前行,使這座商周古邑呈現無限生機;40年的探索創新,使這座潞府新城變得愈加年輕。即日起,本報正式推出“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專欄,集中推出一批稿件和基層徵文,反映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偉大成就,探訪潞城市各行各業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的砥礪征程,記錄改革開放40年來的豐碩成果,讓廣大讀者能夠切身體會身邊變化,更好地銘記過去,展望未來。

“咱們鑫熬興種植有限公司去年年底剛剛成立,在合室鄉合室村流轉土地280畝,大力發展大蔥種植這一項目。這次種植大蔥和以往不同,從育苗、種植、管理、銷售等四個環節,徹底打破傳統模式,全部實現創新發展……”,說這番話的,是合室鄉熬腦村農民、57歲的共產黨員孫興旺。站在綠油油的大蔥地前,他說:“這些創新,包括打破只能在高寒地區種蔥的傳統經驗,實現平地種蔥;品種上全部引進新、特、優;田間管理實現機械化;淨蔥上市,銷售實現利益最大化等四個方面的內容。”

合室鄉熬腦村位於我市西北部的幹石山區,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匱乏、土地貧瘠的村莊,雲崖山是潞城的最高點,孫興旺就是生長在這樣一個只有80多戶人家的小村莊。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學科學、用科學、因地制宜、艱苦創業,一任接著一任幹,一任帶著一任幹,用三十多年時間,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窮村莊,打造成了全省的一村一品示範村,長治市的農業先進村,潞城的小康村、紅旗村,讓一個個美好的夢想在村民們的手中實現。

俗話說得好,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孫興旺從1986年3月至1993年10月擔任該村黨支部書記,2008年10月到2017年連續擔任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二十多年來,孫興旺憑著對黨的忠誠之心,對群眾脫貧致富的赤誠之心,對科技種田的熱愛之心,團結和帶領全體村民在黃土地上精耕細作,任勞任怨,硬是在貧瘠的土坷垃裡種出了“金圪蛋”,讓熬腦村村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打破牢籠不信“邪”

以前人們都說,熬腦村山高路遠、乾旱少雨、土地貧瘠,種啥啥不長,栽啥啥不成。可天生不服輸的熬腦人卻偏偏不信這個“邪”,他們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孫興旺帶領村民,依靠科學的力量,用實際行動一步步打破這個“牢籠”。80年代初期,村民們還是靠天吃飯,種玉米、穀子,剛剛夠自家吃。如何能讓土地發揮出最大效應,成為擺在當時支村兩委幹部面前的難題。他們從省、長治請來專家,給土地“把脈”,為農民“送寶”。學以致用,實踐檢驗。從試種耐寒小麥、玉米高密度種植試驗,從5畝、20畝,再到大面積推廣,貧瘠的土地在村民的手中幾經捯飭,開始變得肥沃。早在那個年代,孫興旺就積極組織村民在高寒山區成功引種小麥並獲得畝產800斤的好收成。但這些還遠遠不夠,如何實現由大田作物向經濟作物轉變,實現村民持續增收成為新目標。孫興旺在帶動群眾共同致富上動了不少腦筋。他一方面摸索適合當地種植的作物品種,一方面請農委等科技部門把脈,並主動走出去找市場通過反覆嘗試,有了種植大蔥的打算。有了目標,說幹就幹。孫興旺和村裡幾個年輕人一商量,就自掏腰包,帶領他們下山東章丘等種植大蔥的地方“取經”。回來後,就開始在地裡搞新品種試驗。從那時開始,熬腦大蔥的“名氣”越來越大,開始走出雲崖山,“衝”進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三五年後,隨著大蔥品種的不斷改良和種植面積的逐步擴大,熬腦大蔥在潞城、長治地區打出了品牌。在長治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紫坊批發市場,一到秋天賣蔥的時候,可以說是熬腦大蔥最“揚眉吐氣”的時候,有多少、收多少、賣多少,大有“熬腦大蔥、一蔥難求”之勢。“現在,我們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種植大蔥,大蔥種植面積有600多畝,佔到耕地面積的一半,戶均8畝左右。按照去年的行情計算,每畝產量1萬斤左右,每斤4毛錢,畝純收入都在4000元往上。”孫興旺告訴我們。同樣是這塊土地,以前是吃不飽、穿不好、沒錢花,現在是吃得好、穿得好、有積蓄;以前是傳統作物為主,現在經濟作物為主;以前是靠經驗種地,現在是靠科學引領,貧瘠的土地變成了寸土寸金。

牆內牆外一樣紅

產業化是大蔥發展的方向。在熬腦村依靠大蔥生產快速致富的同時,周邊村莊也紛紛效仿,悄無聲息地發展開來,但由於技術不成熟,產量不甚理想。孫興旺得知後,立即深入到田間地頭,毫無保留地實地進行指導。他說,僅靠熬腦村,把大蔥產業做大是不可能的,必須把周圍村的種植熱情調動起來,規模才能搞上去,市場才能打的開,產業才能作長久。在他的帶動下,合室鄉張家河、王郭莊等村以及店上鎮東部、史回鄉北部等毗鄰鄉村迅速調整產業結構,走上了依靠大蔥種植增收之路。在擴大規模的同時,他又大膽引進森龍綠食有限公司,註冊了“熬腦牌”大蔥商標,大蔥產業走上了深加加工之路。目前,潞城全市大蔥規模將近1萬餘畝。牆內開花牆外紅,牆內牆外一樣紅。隨著熬腦大蔥的走紅市場,孫興旺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不僅周邊村莊的來請他去講課,就連襄垣、武鄉、壺關、沁縣等地的單位、村莊都來請他到當地去授課講解、實踐指導。每到大蔥的農忙季節,根本找不到老孫。他不是在東家的地頭,就是在西家的圪梁,不是在這個縣的基地,就是在那個縣的試驗田,忙的是不亦樂乎。過去,老百姓種植的大蔥只能在農貿市場上銷售,產品好但賣不出好價錢,形不成產業集聚效應。隨著大蔥種植基地在各個縣的建立,通過“公司+基地十農戶”的經營模式,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將熬腦大蔥打入了河北、河南等大中城市,每根大蔥最高可賣到兩元錢,"熬腦大蔥"真正成了當地百姓的“搖錢樹”。同時,孫興旺也多次被中共潞城市委、潞城市人民政府授子“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轉型路上再出發

“剛開始,有些人不同意我這樣做,認為我把種蔥基地從山上搬到平地,根本行不通,是為了出風頭。可是人家山東就是在平原上種大蔥,還形成了大規模、快發展的優勢。我曾經多次到山東的大蔥基地學習、考察,並引進了新的品種。現在他們的思想也有了大轉變,不再認為我是胡鬧。”孫興旺告訴記者。“惠和、長寶、黑秀、華夏、長白山、偉六、偉八、藤田等這些新品種蔥苗都是從山東青島、章丘引進的,具有株距密、抗病強、耐澇扛倒等特點。原來一畝大蔥的株距大約在15000顆、產量1萬多斤,現在這些新品種株距將達到24000顆、產量也可以翻一番。從山東拉蔥苗,路上會有一部分損失,明年我就開始自己育蔥苗。”在合作社的院內和院外,記者看到,樣式最新、功能最全的旋耕機、開溝機、栽蔥機、培土機、拖拉機、鋤地機等擺放整齊。“土地多了、平整了,為了提高效率,必須實現機械化。這些機械都是今年購進的,投資近30萬元。這些新傢伙有的還不太會操作,都得現學現賣。還有就是,我們的大蔥不用化肥、不打農藥,全部用的是專用有機肥。”老孫說。“以往傳統的銷售方式就是商販到村裡,村民從地裡起蔥、扎捆、上車、過磅、付款等,不再進行細加工。市場好壞、價格高低都是由商販、經紀人來操控,農民得不到最大利益。現在我已經找好場地、簽訂了合同,準備投資100餘萬元上一套大蔥精加工和製冷設備,確保在今年收蔥的時候投入使用。原來每到收蔥的季節,太原周邊的客商訂蔥,咱就不敢答應人家。做生意必須講誠信。答應了人家、蔥送不過去,自己的名譽就會受損,更不要說更遠的地方了。精加工、製冷廠房投入使用後,不但可以有更多的銷路、賣出好價錢,還可以吸納周邊地區的大蔥,同時還可以實現反季節銷售,實現利益最大化。到時候,咱們的大蔥基地真的是有品牌、有貨源、有市場、有利益。”說道今後的發展,老孫信心滿滿。

“我就是合室村人,丈夫有病,是村裡的貧困戶。春天的時候我就來這裡上工啦,掙些錢補貼家用。”正在地裡勞作的、57歲的貧困戶靳翠娥告訴我們。“扶貧攻堅是黨的一項好政策,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更要帶頭做好扶貧工作。來這裡打工的,忙的時候30多人,平時有十幾人,這些人中和靳翠娥一樣屬於貧困戶的有7人。一年下來,每人有將近1萬元的收入。咱也是農民,也過過窮日子,現在雖然好過了些,但不能只顧自己,還要讓更多的農民、更多的貧困戶過上好日子。”

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產增效並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產生態協調的原則,促進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生產經營信息化、安全環保法治化,加快構建適應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發展要求的技術體系。沒有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富強,沒有農民安居樂業,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做好“三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從單一種植、連片種植、再到園區種植,從改革初期試水、到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引、再到進入新時代,孫興旺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和廣大農民們在這塊充滿希望的土地上,躬耕勞作、持而不息,一步步昂首前行,一個個夢想和希望在腳下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