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物流降本增效:「現代」色彩漸濃

【編者按】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聚焦我國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的突出問題,會同相關部門在加大簡政放權、減稅降費力度方面研究出臺了一系列具體舉措。與此同時,各地紮實推進各項已出臺政策落實工作,因地制宜出臺了一系列細化舉措,把物流降成本工作向縱深推進。在有關部門和各省區市共同努力下,物流降成本工作取得積極成效。2017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降至14.6%,實現“五連降”。為進一步總結推廣各地物流降成本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經驗,示範帶動更多領域挖潛降本,助力經濟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各地物流業牽頭部門進行了認真梳理總結,並組織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人民日報、經濟日報等中央媒體和中國經濟導報、中國改革報、中國發展網等委屬媒體分赴相關省市開展集中採訪報道活動。現將部分媒體報道和各地物流降成本經驗做法梳理如下,供參考。

“物流降成本進行時”之八

“加減乘除”降成本“橫聯縱通”建機制

山東物流降本增效:“現代”色彩漸濃

近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物流業發展,多次主持召開了物流業、郵政快遞業等專題會議研究產業轉型升級和降本增效有關問題。發改、經信、商務、交通等10多個部門結合自身職能,各負其責、分工合作,逐步形成了橫向聯合聯動、縱向通暢通順,合力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機制。數字是枯燥的,但卻能說明問題。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山東物流總額20.36萬億元,增長10.5%;物流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759.6億元,增長9.5%,高於全省投資增速2.2個百分點,佔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10.6%。

“我們還著重加強政府、企業、金融機構、行業協會間的溝通協調,搭建四方聯繫平臺,注重通過深入企業調研、發放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形成了良好的互動,為政策解讀、企業諮詢、降低融資成本、加強溝通服務提供了有效渠道。”山東省發展改革委經貿處處長張中英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通過完善“加、減、乘、除”綜合政策體系,做好鋪“天”蓋“地”築“鏈”的文章,山東物流業降本增效明顯,“現代”色彩越來越濃厚。

“加、減、乘、除”綜合施策

近年來,按照國家出臺的一系列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的政策措施要求,山東省結合實際,出臺了《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並形成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撐。

“加”強短板建設。針對本省物流業發展整體水平不高、物流成本高等問題,山東省發展改革委於2016年出臺《關於加強物流短板建設促進有效投資和居民消費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加強物流短板建設的目標任務,提出了多式聯運、冷鏈、供應鏈、城鄉配送和互聯網+高效物流等5大示範工程。針對山東農產品量大價低、農村流通環節成本高等短板問題,2017年該委又研究制定了《加快農村物流發展的實施意見》,圍繞農產品、農資和日用消費品物流三大重點提出構建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絡體系、打通農村流通上下行渠道的任務目標,並將及時研究編制農村物流發展規劃,開展試點示範工作。

“減”稅降費。山東省出臺了《關於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實施意見》等若干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的政策措施。比如,階段性降低城鎮土地使用稅稅額標準,將城鎮土地使用稅在2016~2018年期間稅額標準降低1元。

融資方面,山東出臺了《關於金融支持物流業發展的意見》,提出提高物流企業抵質押物財產險、貸款保證保險等覆蓋面,對合作銀行發放的物流小微企業貸款損失給予30%補償等具體措施。公路收費方面,在全面取消二級公路收費項目的基礎上,對全省達到批覆收費期限的普通公路收費站點一律停止收費,先後撤銷8處普通公路收費站點,年可減輕企業負擔2.2億元。通關方面,對進出口環節通過海關查驗的外貿企業免除吊裝移位倉儲費用,為企業降低通關成本超過1億元。實施檢驗檢疫一體化通關,每批送檢貨物提速0.5個工作日,年均減少企業成本500萬元。同時,推動關檢合作“三個一”向“三互”和“單一窗口”轉變,減少口岸查驗商品種類,對《出境商品口岸重點查驗目錄》內的出境商品口岸核查貨證比例由5%降低至2.5%,對目錄外的出境商品口岸核查貨證比例由0.5%降低至0.25%。

發揮“乘”數效應。山東省注重發揮政府投資“四兩撥千斤”作用,加大對物流樞紐、示範園區、試點城市和重點項目的資金支持力度,近年來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專項資金超過15億元重點支持冷鏈、標準化、供應鏈、多式聯運等試點示範工程項目超過150個,同時建立了現代物流三年滾動項目庫,梯次儲備重點項目有序推進。各地也主動作為,以濟南市為代表,該市提出打造區域性物流中心目標,明確列出5~100萬元獎補資金標準支持冷鏈、供應鏈、無車承運人等物流人才、培養基地、星級企業和試點示範園區單位,拉動物流及相關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額達597.1億元,同比增長27.2%。隨著物流基礎設施和網絡佈局的不斷完善,山東的倉儲、物流等費用成本逐步降低。

“除”繁就簡。近年來,山東積極推進物流行業商事制度改革,著力簡化辦理程序,加快推行“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落實“先照後證”改革,支持各市進一步放寬物流企業住所和經營場所登記條件,鼓勵物流企業網絡化經營佈局。在此基礎上,採取切實措施,加強物流行業與各相關部門的信息共享,完善物流企業及相關責任主體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

鋪“天”蓋“地”築“鏈”做文章

打造“天”網,推動互聯共享的智慧物流體系和平臺建設。鼓勵在生產、流通、倉儲等單元推廣應用感知技術,充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採集物流交易和活動信息,推動物流相關信息在區域、部門、行業以及供應鏈上下游共享,提高物流業務運作效率和服務水平。作為國家骨幹物流信息平臺試點的阿帕網絡“快託之家”,堅持物流信息化與標準化融合發展,通過接口、計價、服務、流程管理的標準化,打造開放式托盤循環共用體系,創新研發的國內首個獲得認證的數碼托盤可根據材質等屬性進行分類標識和管理,實現了“一個托盤一個身份”,全程“不倒筐”“不倒託”,同時實現數據交割、產品追溯等功能。據用戶統計分析,“快託”共享共用模式,降低物流綜合成本10%以上,其中降低庫存週轉成本29%、降低貨差貨損12%、減少托盤丟失率和破損率12%、提高裝卸貨效率50%、提高供應鏈協調作業效率10%、增加車輛週轉效率近1倍。

鋪設“地”網,完善互聯互通的物流網絡佈局。一是依託現有綜合運輸設施,完善青島、日照、煙臺等重點港口和大型綜合性物流園區集疏運鐵路、公路的配套建設,加快實施鐵路引入重要港口、公路貨站和物流園區等工程,完善樞紐集疏運系統,提升交通物流樞紐服務水平。二是加快發展國際物流大通道,打造“中歐班列”山東品牌,促進綜合保稅區及保稅物流中心建設。三是積極推進“一帶一路”青島跨境集裝箱海鐵公多式聯運、環渤海魯遼公鐵水滾裝聯運示範工程,在此基礎上形成10個左右輻射帶動效應明顯的部省級多式聯運示範項目。山東還加快推進甩掛運輸,試點企業新開通甩掛運輸線路135條。

構築供應“鏈”,促進上下游協同和產業聯動。一方面,深化物流與生產、銷售、研發設計、金融等行業的對接,推動上下游供應鏈協同和製造業流程再造。另一方面,著力加強平臺集成,推行集倉儲、貨代、運輸、交易、融資為一體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綜合物流服務模式,提供定製化、特色化的一站式物流解決方案。山東京博物流通過“京博雲商”工業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通過開展物流金融業務,利用一站式、多式聯運服務,拉長企業物流服務鏈條,為客戶提供倉儲、運輸、金融服務於一體的物流供應鏈服務,通過質押監管模式解決下游客戶資金問題,通過自身銀行授信額度,為上游中小運輸公司提供資金解決方案,通過一站式常規交易、發佈採購需求、SRM供應商管理等多種功能,滿足客戶在線下單、在線招議標、及時送貨、供應商管理等需求,實現了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商流的系統整合。以鋼鐵集採、代採為例,京博年集採量150萬噸,年節約客戶採購成本4500萬元,供應鏈金融業務為客戶節約資金成本1200萬元。

“齊魯版”現代物流業漸趨成型

總量規模持續擴大。2017年,山東物流總額增長10.5%,其中,工業品物流、外地貨物流入、再生資源物流均增長8%以上;進口物流和單位與居民物流增長20%以上。

質量效益穩步提升。2017年,山東全社會物流總費用佔GDP的14.2%,其中運輸費用佔46.5%、保管費用佔39.5%、管理費用佔14%。全省物流企業達到22000多家,其中重點物流企業836家,國家A級物流企業312家,5A級數量居全國前列。註冊資金在1000萬元以上的冷鏈物流企業超過200家,星級冷鏈物流企業13家,總數居全國首位。智慧物流快速發展,城市共同配送網絡覆蓋全省56%以上的人口和60%以上的經濟總量。

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山東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不斷優化,2017年公路通車裡程27.1萬公里,海港年吞吐量15.2億噸,鐵路運營里程超過5000公里。物流載體不斷壯大,全省物流園區超過330個,一批大型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初具規模;全省冷庫超過2200座,低溫儲存能力超過910萬噸,佔全國的19.1%,冷庫規模居全國首位。裝卸搬運、分揀包裝、加工配送等專業裝備和智能標籤、跟蹤追溯路徑優化等技術,得到了迅速推廣。“四新”經濟加快發展。山東物流業“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已經取得長足發展,青島、臨沂是國家首批現代物流創新發展試點城市,濟南蓋家溝國際物流園、青島膠州灣國際物流園、臨沂經開區現代物流園被評為國家級示範物流園區,高效甩掛物流試點有效開展,里程利用率達78%。山東還在全國率先研究制訂了電商物流園區省級標準,評選首批A級園區10家。山東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另一個突出亮點是“物流業與製造業聯動”,這一趨勢日漸明顯,濰柴動力、中國重汽、山東高速等大型企業實施流程再造和主輔分離,物流成本明顯下降。此外,以立晨、佳怡為代表的供應鏈、以膠州國際物流園為代表的多式聯運,以傳化泉勝為代表的公路港、以九州通為代表的高端醫藥物流模式等,更是受到業內推崇,得到迅速推廣。

“物流業涉及產業領域多,覆蓋產供銷服等各個環節流程。因此,降低物流成本必為一項複雜而繁重的工作,絕非一日之功。”張中英認為,發展現代物流業,必須找準痛點,狠抓難點,突出重點,打造亮點。立足國家層面和地方政府,她從三個角度提出了相關建議。

——強化試點示範。在前期開展示範園區和試點城市的基礎上,探索開展物流降本增效、供應鏈產業集群、農村物流等試點示範,同時加強對試點示範工作的跟蹤分析和中後期評估考核,對成功經驗做法加強宣傳和複製推廣,對重大工程項目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給予支持,更好地發揮試點示範的作用。“山東物流業規模大,交通網絡、產業體系較為完備,物流降本增效具備較好的基礎條件,建議國家在開展試點示範工作時給予我省更多支持”張中英直言。

——細化完善政策措施。堅持問題導向,對現有政策進行梳理和效果評估,及時調整和補充完善現有政策框架內容,使物流降成本的政策舉措更加具體和可操作,把政策真正轉化為物流企業的成本降低、效益提高和物流行業的優化提升。同時加大對物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探索設立物流產業基金,加快重點項目推進,促進物流業整體水平提升。

——建立物流統計評價體系。研究構建適應當前物流行業發展的指標評價體系,特別是設立能夠反映物流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新產業等發展方向的指標,將其納入統計體系定期發佈。“同時,要特別注意加強與地方統計評價工作的聯動,形成國家、省、市等各級共享互通的統計指標體系,更有針對性地促進物流業發展”。(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劉客 尹明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