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樁當前盈利模式能否爲充電樁贏得未來?

充電樁從早期的跑馬圈地瘋狂擴大市場,整個過程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幾年時間已經過去,但真正實現盈利的企業卻是鳳毛菱角,很多企業截至目前依然處於虧損狀態,甚至有些企業不得部宣佈破產。

雖說充電樁也有很多盈利模式,但真正主要盈利模式還是隻是以收取低價的電費為主,我們知道,建設一個直流充電場站,動輒就是好幾百萬,單憑收取幾毛、幾塊的充電費及服務費,想要收回一個場站的成本費,即使在理想的狀態下,也得十多年,但是很多企業卻是等不起,也耗不起。

據目前可行的辦法,充電樁有以下幾種盈利模式:樁體廣告、充電樁保險服務、提供金融產品、售車、交通工具租賃、汽車工業大數據等,但這些和直接收取電費來說還是有些區別的 。

實際上,充電樁運營商更多的是要能提供充電樁解決方案,為車主、為物業、停車場提供增值服務,在充電樁的產業鏈上,充電運營商、設備商、整體解決方案商,三者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且三者常常相互重合。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政府的政策及態度是鐵定的,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充電樁也將扮演重要角色。在國家政策持續鼓勵、新國標出臺等各種因素下,充電樁的盈利模式已逐漸勾勒,誰能笑到最後?相信也只是那一少部分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