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战》铁骑初成:1939年波兰战役时德军装甲师编制详解

《闪电战》铁骑初成:1939年波兰战役时德军装甲师编制详解

(温馨提示:本文约5100字,配图14幅,原创不易,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1919年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国拥有坦克、飞机、潜艇、毒气等新式武器,然而仅仅二十年后,当新的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时,重建的德国国防军不仅装备了昔日和约所禁止的所有武器,而且在新式武器的装备编制和作战运用上颇有创举,尤其在装甲部队的创建上领世界之先。在两次大战之间,德国陆军率先组建了诸兵种合成的装甲师,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装甲突击为核心、多兵种配合、空地协同的作战理论,也就是后人熟知的“闪电战”。这一战术在1939年9月波兰战役中首次运用就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战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装备精良、编制合理、训练有素的装甲师是德军在二战初期节节获胜的关键因素。本文就为各位介绍一下二战爆发时德军装甲师的编制和装备情况。

德军装甲兵的创建

坦克是一战时期最重要的武器发明之一,但是在战后西方军界,尽管富勒、利德尔-哈特等机械化战争的先驱者们著书立说,但主流观点依然将坦克当作一种支援武器。不过,在德国,以海因茨·古德里安为代表的职业军官们敏锐地意识到坦克的真正价值和它对旧有作战方式的颠覆性改变,并力主以坦克为中心建立新型战斗兵种——装甲兵。

《闪电战》铁骑初成:1939年波兰战役时德军装甲师编制详解

■ 1933年德军摩托化部队监察部的部分军官和职员的合影,前排左二为监察长鲁茨少将,左三为参谋长古德里安上校,他们二人是创建德军装甲兵的核心人物。

早在魏玛时代,德国国防军就筹划建立装甲部队,但在条约限制下相关探索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20世纪20年代,德军成立了摩托化部队监察部,以管理军中的汽车部队。1931年4月,奥斯瓦尔德·鲁茨上校出任摩托化部队监察长,并在同年10月任命古德里安为参谋长,这次人事变动在德军装甲兵的创建历程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鲁茨是古德里安的良师益友和伯乐,两人对机械化部队持有相同的观点,在他们的领导下摩托化部队监察部成为德军装甲兵的胚胎,他们建立装甲部队的主张也在军中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在随后两三年内,德军在秘密状态下组建了连营级装甲部队,利用汽车和坦克模型进行战术演练。

《闪电战》铁骑初成:1939年波兰战役时德军装甲师编制详解

■ 在和约限制下,德国不得生产坦克,因此在德军装甲兵的草创时期,只能利用汽车改造的假坦克进行训练。

1933年1月,纳粹党上台后,古德里安在某次武器展示活动中用半个小时向希特勒讲解了装甲部队的编制和战术,后者兴奋地喊道:“我有了我要的东西!这就是我要的东西!”在获得政府高层的支持后,德军装甲部队的扩充得到加速,1934年10月组建了第一个装甲团,1935年2月又成立了第一个装甲旅。1935年3月,希特勒宣布废弃《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德国。同年10月15日,古德里安多年的愿望得到实现,德军组建了首批三个装甲师:第1装甲师驻魏玛,师长为马克西米利安·冯·魏克斯骑兵上将;第2装甲师驻维尔茨堡,师长为海因茨·古德里安上校;第3装甲师驻柏林,师长为恩斯特·费斯曼中将。

《闪电战》铁骑初成:1939年波兰战役时德军装甲师编制详解

■ 1935年在柏林的阅兵活动中接受希特勒检阅的德军I号坦克编队,同年德国宣布废弃《凡尔赛和约》,并组建了首批三个装甲师。

在此后数年间,德军装甲师通过大量演训以及参与德奥合并、吞并苏台德等不流血征服,获取经验,改进编制和战术,提高作战能力。同时,更多的装甲团、装甲营得以组建,在此基础上德军于1938年11月新建了第4、5装甲师,同时也组建了其他新型摩托化部队,包括轻型师和摩托化步兵师。到1939年8月波兰战役前夕,在德国陆军建制内已经有5个装甲师、4个轻型师(第1~4轻型师)和4个摩托化步兵师(第2、13、19、29师),同时还组建了4个军级指挥部统辖上述摩托化部队,包括第14、15、16、19军。在波兰战役开始时,当时正在组建的第10装甲师也以一部兵力参战,主要是第8装甲团和第86摩托化步兵团。此外,德军还以第7装甲团和党卫军“德意志”团为基干临时组建了“肯普夫”装甲师。

上述摩托化部队全部投入到波兰战役中,尽管它们在德军总兵力中所占的比例很有限,但正如利德尔-哈特后来的评论,这些摩托化部队要比其他所有德军师都更有价值,因为德军将大部分坦克都集中配属给装甲师和轻型师,使之成为战场上具有决定意义的突击力量。

装甲师

古德里安关于装甲作战的基本主张可以归结为两点:首先,要在适宜的地形上以突袭的方式大量密集使用坦克;其次,坦克必须在其他兵种的支援配合下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而且各兵种都要具备与坦克相当的机动性,而他的后一种观点在装甲师的编制中得到了贯彻。德军装甲师从最初设计时就是一个以坦克为核心的诸兵种合成的战役兵团,囊括了装甲兵、步兵、炮兵、工兵、侦察、通信、后勤等诸多单位,具备很强的独立作战能力,这是德军装甲师有别于其他国家装甲部队的重要特征。

德军在二战前夕编成的装甲师在编制结构上仍带有旧式陆军师的痕迹,采用“师-旅-团-营”结构,指挥层级较多,其基本构成可以概括为“一师两旅四团十三营”,即一个装甲师下辖2个旅级指挥部,直接或间接指挥4个团级单位和13个营级单位。

《闪电战》铁骑初成:1939年波兰战役时德军装甲师编制详解

■ 1939型装甲师的编制结构图,自左向右分别是装甲旅、摩步旅、侦察营、反坦克营、炮兵团、工兵营、通信营、后勤运输部门、后勤供给部门、医疗营和宪兵排。

1939型装甲师的基本编制单位包括师部,下辖1个装甲旅和1个摩托化步兵旅;装甲旅下辖2个装甲团,每团下辖2个装甲营,共计4个装甲营;摩托化步兵旅下辖1个摩托车营和1个摩托化步兵团(辖2个营),共计3个步兵营;除装甲旅和摩步旅外,师部还直辖1个摩托化炮兵团(辖2个营)、1个侦察营、1个反坦克营、1个工兵营、1个通信营以及后勤分队。

从上述编制结构可见,1939型装甲师中装甲兵和步兵占据了13个营级单位的一半以上,装甲兵在各兵种营中所占比例最高,除了这两大兵种外,炮兵、反坦克炮兵、工兵、通信兵等其他兵种单位也相当齐全,可以应对复杂的战场形势和多变的作战任务。唯一欠缺的是防空单位,毕竟在战争初期空中掩护是德国空军的任务,在战时会将空军或陆军的营连级防空单位临时配属给各装甲师,提供防空火力。

《闪电战》铁骑初成:1939年波兰战役时德军装甲师编制详解

■ 1936年,新组建的德军装甲师首次参与陆军野战演习,当时使用的坦克还是轻巧单薄的I号坦克。

与战争中期德军装甲师的标准编制相比,1939型装甲师的主要区别有三点:首先,师建制内的装甲兵和步兵设有专门的旅级指挥部,而后来的装甲师都取消了旅级单位;其次,师建制内下辖2个装甲团,而后来每师只有1个装甲团;再次,师建制内仅有1个摩步团,而后来每师编有2个摩步团。

值得注意的是,在1939年9月德军完成组建的5个装甲师中,第1~3装甲师完全执行了上述编制,而组建稍晚的第4、5装甲师则有所不同,尚未组建步兵旅指挥部,由师直辖摩步团,第4装甲师下辖1个二营制摩步团,第5装甲师下辖2个二营制摩步团。此外这两个师都没有编设摩托车营,而且其工兵单位和反坦克单位也未达到满编。换而言之,在波兰战役打响时,5个装甲师却执行了三种编制,而各师之间也存在细节差异。

《闪电战》铁骑初成:1939年波兰战役时德军装甲师编制详解

■ 1937年在森林中进行训练的德军II号坦克。

有资料记录,在1939年9月时,德军装甲师的总兵力约11600人,装备3600余台各式车辆,包括405台装甲车辆,其中装备火炮的坦克为182辆。第1装甲师在战争前夕按照新的装甲团编制表进行了改编,因此兵力更为充实,拥有421台装甲车辆,装备火炮的坦克数量为246辆。第4装甲师因为缺编兵力仅有10680人,第5装甲师因为编有2个步兵团,兵力多达12974人。

《闪电战》铁骑初成:1939年波兰战役时德军装甲师编制详解

■ 1939年9月开进波兰领土的德军装甲纵队,近处是一辆II号坦克,其后方可见数辆I号坦克和I号指挥坦克。

除了装甲师,德军在1939年还有另外两种类型的摩托化师。轻型师实际上是装甲兵与骑兵妥协的结果,通过一定程度的摩托化改编提升旧式骑兵部队的机动性。战前共组建了4个轻型师,每师辖2个摩托化步兵团、1个侦察团、1个炮兵团、1个装甲营及其他支援单位,这种编制更接近于后来的装甲步兵师/装甲掷弹兵师。在波兰战役后,第1~4轻型师全部被改编为装甲师,即第6~9装甲师。战争初期的摩托化步兵师实质上就是初步实现摩托化机动的步兵师,其编制与普通步兵师差别不大,未编有装甲单位,下辖3个摩托化步兵团、1个摩托化炮兵团以及其他支援单位,主要任务就是跟随装甲师行动并提供支援。

装甲旅/团

装甲旅是装甲师的核心战斗单位,全师所有的坦克均配属在旅部下辖的2个装甲团内,每个装甲团下辖2个装甲营,每个营下辖3个坦克连。实际上,装甲营还编有第四个连,但其装备留在后方驻地,从事训练任务,不计入战斗力量。

按照1939年3月的编制表,装甲团下辖团部和2个装甲营。团部辖1个通信排(1辆II号、2辆III号指挥坦克)、1个轻型坦克排(1辆I号指挥坦克、2辆I号、2辆II号)及1个坦克维修连;装甲营下辖营部和3个坦克连:营部辖1个通信排(1辆III号、1辆I号指挥坦克、1辆III号指挥坦克)和1个轻型坦克排(1辆I号指挥坦克、2辆I号、2辆II号);装甲营下辖2个轻型坦克连和1个轻型坦克连(a),其编制有所区别:轻型坦克连辖连部(1辆I号指挥坦克、1辆I号、2辆II号)和4个坦克排(每排5辆坦克),其中第1~3排每排混编2辆I号和3辆II号,第4排全部为II号;轻型坦克连(a)辖连部(1辆I号指挥坦克、7辆II号)和2个坦克排,第1排辖3辆III号,第2排辖6辆IV号。此外,装甲营还下辖1个后备坦克分队,编有3辆I号、2辆II号、1辆III号和1辆IV号。

《闪电战》铁骑初成:1939年波兰战役时德军装甲师编制详解

■ 在野外列队等待进攻命令的德军装甲部队,右侧的两列纵队为II号坦克,左侧远处的纵队可以辨认出数辆IV号坦克。在1939年时,德军装甲部队仅有少量III号/IV号坦克。

根据上述编制表计算,一个装甲营共编有80辆坦克(含后备坦克,下同),包括6辆指挥坦克(1辆III号、5辆I号)、19辆I号坦克、43辆II号坦克、4辆III号坦克和7辆IV号坦克;一个装甲团编有168辆坦克,包括15辆指挥坦克(4辆III号、11辆I号)、40辆I号坦克、89辆II号坦克、10辆III号坦克和14辆IV号坦克;一个装甲旅共编有336辆坦克,包括30辆指挥坦克(8辆III号、22辆I号)、80辆I号坦克、178辆II号坦克、20辆III号坦克和28辆IV号坦克。由编制数量可见,1939型装甲师编有超过300辆坦克,数量相当可观,但其中258辆为轻型坦克,占到全师坦克数量的76.8%,而中型坦克数量仅为48辆,仅占14.3%,这与战争爆发时III号/IV号坦克数量不足有直接关系。

《闪电战》铁骑初成:1939年波兰战役时德军装甲师编制详解

■ 1939年9月波兰战役中,一辆经过伪装的I号坦克在前线警戒。

1939年8月,德军发布了新的装甲团编制表,其结构与1939年3月的旧编制表基本相同,但各型坦克的编制数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部淘汰了I号坦克,III号坦克数量大幅增加,并取代II号坦克成为主力战车,具体编制如下:装甲团团部辖1个通信排(1辆III号、2辆III号指挥坦克)、1个轻型坦克排(5辆II号)和1个坦克维修连;装甲营营部新设营部连(辖侦察排、工兵排和轻型防空排),仍辖1个通信排(1辆III号、2辆III号指挥坦克)和1个轻型坦克排(5辆II号);装甲营仍下辖3个坦克连,包括2个轻型坦克连和1个中型坦克连,轻型坦克连辖连部(2辆III号、1辆II号)、1个轻型坦克排(5辆II号)和3个坦克排(每排5辆III号),中型坦克连辖连部(2辆IV号)、1个轻型坦克排(5辆II号)和3个坦克排(每排5辆IV号);后备坦克分队编有2辆II号、3辆III号和1辆IV号。此外,轻型坦克连连部的II号坦克可以替换为III号坦克。

《闪电战》铁骑初成:1939年波兰战役时德军装甲师编制详解

■ III号B型坦克的彩绘。在战争前夕德军计划以III号坦克取代II号坦克充当装甲部队的主力战车,但由于战争爆发,未及实施。

根据新编制表,一个装甲营编有82辆坦克,包括2辆III号指挥坦克、24(22)辆II号坦克、38(40辆)III号坦克和18辆IV号坦克;一个装甲团编有172辆坦克,包括6辆III号指挥坦克、53(49)辆II号坦克、77(81)辆III号坦克和36辆IV号坦克;一个装甲旅编有344辆坦克,包括12辆III号指挥坦克、106(98)辆II号坦克、154(162)辆III号坦克和72辆IV号坦克。相比旧编制,全师的轻型坦克数量下降到98~106辆左右,而中型坦克数量增加到226~234辆,实力大幅提升。不过,由于战争临近,仅有第1装甲师的第1、2装甲团根据新编制进行了改编。由于III号坦克数量不足,该师在开赴波兰战场时仍有大量I号、II号坦克在编。

《闪电战》铁骑初成:1939年波兰战役时德军装甲师编制详解

■ 1939年9月波兰战役中沿公路开进的德军坦克纵队,其中大部分是II号坦克,注意路边的一列摩托车纵队。

除了各型坦克外,1939型装甲师的装甲旅还配备了246辆摩托车、88辆乘用车、328辆中型/重型卡车和26辆拖车。在人员编制上,装甲旅共有120名军官、22名文职人员、682名士官、2112名士兵,共计2936人;在轻武器装备上,全旅装备1801支手枪、1111支步枪、336支冲锋枪和508挺轻机枪(含坦克机枪)。

摩托化步兵旅/团

1939型装甲师的一个明显缺陷是编制内担任配合角色的摩托化步兵的数量严重不足,每师辖有1个摩托化步兵旅,但其隶属单位仅有1个摩托化步兵团和1个摩托车营,全旅官兵编制数量为3183人,其中摩步团兵力为2203人。

第1~3装甲师下辖的第1~3摩托化步兵团的编制如下:团部辖1个通信排和2个摩步营,每营辖营部和5个连,包括2个步兵连、1个摩托车连、1个机枪连和1个重武器连。每个摩步团装备的主要火器包括62挺轻机枪、28挺重机枪、6门37毫米Pak 35/36型反坦克炮、18门50毫米轻型迫击炮、12门81毫米重型迫击炮和4门75毫米轻步兵炮。

《闪电战》铁骑初成:1939年波兰战役时德军装甲师编制详解

■ 波兰战役中行进在乡间的德军摩托化纵队。装甲师编成内的摩托化步兵均乘坐机动车辆机动,速度远快于徒步的普通步兵。

第4、5装甲师下辖的第12~14摩托化步兵团的编制与第1~3摩步团有所不同。第4装甲师下辖的第12摩步团编有2个摩步营,每营辖营部、工兵排(由重武器连抽调)、3个步兵连和1个重武器连。第5装甲师下辖的第13、14摩步团编有2个摩步营,每营辖营部、工兵排、1个摩托车连、2个步兵连和1个重武器连。上述三个团的编制人数为2260人,主要火器包括108挺轻机枪、24挺重机枪、6门37毫米Pak 35/36型反坦克炮、18门50毫米轻型迫击炮、12门81毫米重型迫击炮和8门75毫米轻步兵炮。

《闪电战》铁骑初成:1939年波兰战役时德军装甲师编制详解

■ 在野外训练的德军摩托车兵。在德军装甲师内,摩托车兵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尖兵和传令兵活跃于前线和后方。

第1~3装甲师所辖摩步旅内编有1个摩托车营,利用其敏捷快速的机动性充当全旅的尖兵,承担战场侦察任务。根据1939年9月的编制,第1~3摩托车营的编制人数为959人,每营辖营部、3个摩托车连、1个摩托车机枪连和1个重武器连,装备的主要火器包括31挺轻机枪、14挺重机枪、3门37毫米Pak 35/36型反坦克炮、9门50毫米轻型迫击炮、6门81毫米重型迫击炮和2门75毫米轻步兵炮。

值得注意的是,第4、5装甲师在1939年9月时未编有摩步旅旅部及摩托车营,由师部直辖各摩步团。(未完待续)

《战舰》旋风夜袭:1942年1月巴厘巴板海战始末记

《闪电战》天火渐难防:浅谈二战德军的野战防空作战

《军人志》铁翼渡洋降惊雷:卫国战争中苏联租借的英美轰炸机

《军人志》鹰蛇乘风催烈火:卫国战争中苏联租借的英美战斗机

《战舰》樯桅如林振军威:世界海军阅兵式历史漫谈(下)

《战舰》樯桅如林振军威:世界海军阅兵式历史漫谈(上)

《闪电战》隆美尔之盾:德国非洲军反坦克/防空部队的装备与编制

《闪电战》隆美尔之剑:德国非洲军步兵/装甲部队的装备与编制

《军人志》樱与剑:日本海军军官婚事杂谈(下)

《军人志》樱与剑:日本海军军官婚事杂谈(上)

《闪电战》铁骑初成:1939年波兰战役时德军装甲师编制详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